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经筋刺法,对照组30例予传统针刺法,疗程共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面部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5例,... 相似文献
2.
邵霞萍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9,(2):149-149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面瘫患者,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了三月的恢复期治疗后,仍无法痊愈,也就是说进入了面瘫治疗的后遗症期,患者出现了眼睑上抬乏力,流泪,口角歪斜,或有倒错现象,给病人带来了不少的痛苦,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2005年起至今在临床运用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巨刺法、分期巨刺法和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巨刺法组)33例、B组(分期巨刺法组)33例、C组(患侧针刺组)32例,3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取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A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B组急性期(发病1~7 d)面部取健侧穴位,静止期和恢复期(发病8 d以后)面部取患侧穴位;C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7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A组(60.606%)和B组(66.667%)痊愈率均优于C组(46.875%)(P<0.05);A组痊愈时间(20.55±4.763) d和B组(18.35±4.460) d优于C组(23.53±3.175) d(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A组和B组H-B评分均优于C组(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 相似文献
5.
不同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随机设观察组 116例采用透穴刺法 ,对照组4 2例采用常规刺法 ,并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 81.8%,对照组痊愈率 6 6 .7%(P <0 .0 5 )。观察组总有效率 96 .5 %,对照组部有效率 88.1%(P <0 .0 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与疗效的比较 ,以观察组为优 (P <0 .0 5 )。结论 :透穴刺法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疗程短 ,提示本法疗效优于常规刺法。 相似文献
6.
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我科自1993年4月~1997年2月采用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并设对照组40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00例全部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治疗前均已排除脑血管意外及其他因素所致之中枢性面瘫,并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平均37.5岁;病位左侧39例,右侧21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2个月。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9岁,平均35.8岁;病位左侧22例,右侧18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2个月。两组各项内容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2 治疗方法2.1 观察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巨刺法与常规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巨刺组(19例)、患侧组(21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穴取风池、阳白透鱼腰、睛明、承泣、下关、颊车透地仓、合谷、足三里,巨刺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患侧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3次,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巨刺组与患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巨刺组痊愈率为68.4%(13/19),优于患侧组的47.6%(10/21,P0.05);巨刺组于治疗第7天、第14天H-B评分优于患侧组(均P0.05);巨刺组痊愈患者治疗天数明显少于患侧组((23.95±4.30)天vs(29.14±5.43)天,P0.01)。结论: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恢复,并明显缩短疗程,疗效优于针刺面部患侧穴。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面部口眼歪斜,患侧面部的感知觉障碍,肌肉的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近2 a来笔者采用透刺法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经》刺法中的毛刺、远道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等刺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326例,痊愈273例,好转4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88例,痊愈32例,好转5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3%。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面部口眼歪斜,患侧面部的感知觉障碍,肌肉的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近2a来笔者采用透刺法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口眼歪斜"、"卒口噼"等范畴.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透刺法加电针疏密波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45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14周,最长1年.所有病例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12.
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进针方法均用常规进针法,针入皮肤后卧针,针尖指向止穴,慢慢推进,不可提插或捻转,最佳者是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部位不宜过深。根据两穴的距离选针。所选穴位为患侧:水沟透地仓,地仓透颊车、丝竹空透太阳、阳白透鱼腰;地仓透巨 、丝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1)
<正>周围性面瘫是因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以病侧眼裂变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针灸作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干预方法,临床疗效确切,尤其是透刺法相对于单纯刺 相似文献
14.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3)
目的:观察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昭通市镇雄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57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理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浅刺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情况、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及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透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20例明确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施行透刺疗法。结果:20例患者治愈15例,占75%;显效3例,占15%;好转1例,占5%;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95%。提示:透刺疗法为临床治愈周围性面瘫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巨刺法联合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巨刺法联合腹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4周 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Portmann简易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的变化情况,FDI量表分为躯体功能指数量表(FDIP)与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两个部分。【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6.67%(26/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ortmann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评分与FDI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DIP评分与FDI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 FDIP 评分与 FDIS 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巨刺法联合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Bell氏面瘫)属临床常见病之一,常以突然发生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多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炎症所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近年来,笔者采用"经筋刺法"配合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筋刺法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Bell氏面瘫)属临床常见病之一,常以突然发生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多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炎症所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近年来,笔者采用“经筋刺法”配合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拔河对刺、补泻兼施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其中痰瘀阻络型62例,气虚血瘀型58例,取患侧阳白、皱眉穴、眼肌穴、攒竹与上迎香、地仓与口禾髎、地仓与颊车、风池、合谷等,并依据辨证配穴,采用"拔河对刺、补泻兼施法",并于患侧面部加闪罐,每天1次,6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种证型患者功能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痰瘀阻络证有效率为85.5%(53/62),气虚血瘀证有效率为86.2%(50/58)。结论:"拔河对刺、补泻兼施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中医》2017,(8)
目的:比较巨刺法与常规西药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治疗组取双侧风池、健侧攒竹、睛明、四白、上关、下关、耳门、听宫、颊车透地仓、合谷、阳陵泉,每周7次,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第14天治疗组H-B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