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肾通窍针刺法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脑病针灸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肺部感染后治疗天数、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肺部感染率针刺组为9.52%,对照组为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窍针刺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补肾针刺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针刺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基础治疗及吞咽康复策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及吞咽康复策略治疗。连续治疗28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床旁吞咽评估量表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床旁吞咽评估量表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针刺法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困难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吞咽困难评价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吞咽困难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益肾通窍针刺法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9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过程中针刺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列入统计8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予以益肾通窍针刺法,治疗4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针刺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01)。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均较治疗前提高(P0.001),针刺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01)。结论益肾通窍针刺法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神经和肌肉电刺激理疗仪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梗塞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神经和肌肉电刺激理疗仪,同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困难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吞咽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针刺结合神经和肌肉电刺激理疗仪的治疗方法相比于单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具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和对照组2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训练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临床疗效评价等方法评定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是一种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钟杭科 《新中医》2018,50(3):53-56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加用活血通窍饮Ⅰ号方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后的效果,用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新中医》2018,(3)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加用活血通窍饮Ⅰ号方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后的效果,用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比较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功能评分(SS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2周时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均降低(P0.05)。与治疗1周比较,治疗2周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俞国尧 《新中医》2018,50(9):199-20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吞咽困难亚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 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和吞咽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刘勇  罗瑞 《中国针灸》2020,(2):115-118
目的:比较针刺患侧与针刺双侧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33例,最后每组各有1例脱落。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和电项针治疗的基础上,单侧组针刺患侧的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双侧组针刺双侧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每天1次,每周连续针刺6 d,休息1 d,治疗21 d后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吞咽困难分级量表、洼田饮水试验和GRBAS分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和构音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两组患者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均提高(均P<0.01),且单侧组改善程度大于双侧组(P<0.01);两组患者GRBAS分级、洼田饮水试验情况均改善(均P<0.01),且单侧组改善程度大于双侧组(P<0.05,P<0.01)。结论:针刺患侧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较针刺双侧咽部腧穴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窍醒脑针刺治疗中风后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醒脑针刺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8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藤导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藤导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9%(P0.05)。结论通窍醒脑针刺辅助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廉泉穴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互动式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对60例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分组治疗,用洼田饮水试验法评分,以对比两者疗效差异。结果与结论: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林月开  姜明春 《新中医》2019,51(6):253-25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应用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开窍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有助于改善吞咽障碍症状及吞咽功能,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舌三针联合翳风透喉结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的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针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舌三针+翳风透喉结疗法,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吞咽困难评分、吞咽障碍程度评分(VGF)及洼田吞咽能力。结果:针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56/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45/63)(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吞咽困难及VG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吞咽困难及VGF评分评分显著增大(P 0.05),且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针疗组,吞咽困难及VGF评分明显低于针疗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洼田吞咽能力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吞咽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且针疗组患者洼田吞咽能力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舌三针联合翳风透喉结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及吞咽障碍,提高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中医》2018,(5)
目的:观察整体观念取穴法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整体观念取穴法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愈显率7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愈显率2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观念取穴法结合吞咽仪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在基础疾病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火针疗法,对照组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等级、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及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75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2)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5%、75.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吞咽能力的改善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4)组间治疗后比较,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误吸的改善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5)组间治疗后比较,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满意,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减少饮食饮水中的误吸情况。  相似文献   

19.
毛珍莹  郑娟芬  许美飞 《新中医》2022,54(19):192-195
目的:观察行气散瘀针刺法联合Vitalstim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 的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PS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Vitalstim 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气散瘀针刺法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AA) 评分]、表面肌电图(sEMG)、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AA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2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EMG 最大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EMG 最大波幅高于对照组,吞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3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散瘀针刺法联合Vitalstim 电刺激能有效促进PSD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表面肌电图,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张倩  伊天爽 《光明中医》2022,(15):2800-2802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传统针刺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66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3例)和联合组(33例),分别应用传统针刺手法单用和传统针刺法和腹针联用治疗;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等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5.76%;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分别为(3.54±0.672)分、(3.60±0.483)分,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分别为(3.81±0.825)分、(2.48±1.245)分;腹针联用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 腹针联合传统针刺手法对症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