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胆汤最早见于《集验方》,《三因方》之温胆汤较《集验方》之温胆汤组成稍有变化,病机由"胆虚寒"扩展为胆郁痰阻,其主治病证由"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扩展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诸证。目前温胆汤是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笔者抓住痰气阻滞,郁而化热,痰热内扰病机,加减运用治疗汗症,失眠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哮喘发生为宿痰伏于肺,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拥塞气道,引发气喘。"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急性发作主要病机,不仅外风侵袭可致哮病,内生肝风,夹痰犯肺,风摇金鸣,哮病亦作。支气管哮喘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中药治疗使人的身体进行系统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能够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风哮理论的形成,风邪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哮病发作的主要病机,祛风解痉是治疗哮病的根本大法等方面,阐述了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哮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从风痰调治哮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新  潘丰满 《四川中医》2005,23(12):13-15
本文从风邪犯肺、风痰伏肺、哮病治风治痰等方面论述了风、痰与哮病的发病观及治疗特点.认为风、痰与哮病发病相关.外风伤肺,内风扰肺,外风引动内风、痰浊,是哮病发作的根本.治疗当以疏风解痉,祛风降气化痰与调理脏腑并重.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06-708
宋代医学家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主治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脾胃不和所致胆郁痰扰证。万远铁教授遵"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旨,临证治疗各类疑难杂症时常从治痰着眼,善用温胆汤灵活化裁,治疗各类以"痰"为基本病机的疾患,疗效甚佳。文章选取万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痰证之精神分裂症、美尼尔氏综合征、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的几个典型案例以论之。  相似文献   

6.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烈教授从事教学、临床30余载,经验丰富。尤善治疑难杂症,对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匠心独运,疗效显著。今有幸随师学习,所见哮喘病儿近千人,而对哮作频频,痛苦不堪者更是药到哮平,独具特色,兹介绍如下。1 尊古溯源 哮以痰蕴为本 小儿哮喘其作尤甚,古往今来,言哮喘发病为内有痰饮宿积,外有六淫之邪引动。据此王老曾对千余例哮喘小儿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析,指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种生理上的稚嫩状态,抵御疾病能力薄弱,乃是病发原因之一。而能致小儿产生哮喘发作的那种体态虚胖、面(白光)、肉松、易感或发育较差、体质异常酿成“痰蕴状态”是不可忽略之根本,并认为这种特殊变化是哮喘发病的内因所在。如受外邪所扰急暴哮喘发作,故称为哮喘发作期。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余小萍教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对支气管哮喘有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余师提出本病夙根是痰瘀阻肺,病因病机以痰瘀阻肺为要、脏腑虚损为本。治疗上注重古方化裁、分期论治,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急性发作时注重化痰祛瘀、平喘定哮;缓解期扶正固本断夙根。此外,特别强调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8.
张丽秀  王檀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11-1212
王檀教授结合东北严寒之地特点,突破传统中医对哮病从“伏痰”论治的理论,根据“哮病主于火”及“五脏皆令人哮”的新理论,将哮病发作期分为:心经火热、脾经伏火、胆胃郁热、肝经风热、肾虚火炎5个证型.通过中医药治疗,从“火”论治哮病,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患者对外界环境,如:冷热变化、异味、花粉等的适应能力,从根本上控制并减少哮喘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是一种以个体发作性痰鸣、气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肺系疾病,中医临床多以中药治疗为主。现主要通过阐述肾脏、肺脏功能与哮喘之间的联系,哮喘补肾疏风法临床治疗原理以及方法,对补肾疏风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改善体质入手,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完善哮病缓解期中医治疗的内容,以期从根本上防治哮病。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与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和过敏有关[1].临床表现为喘憋哮鸣,呼吸困难,喘息不得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等症状[2].该病属中医哮病范畴,发于肺、脾、肾三脏,且哮鸣多有"宿根",即过敏原与过敏史,其病机与痰饮、瘀血、气滞,火郁、本虚密切相关.中医哮喘病治疗素有"喘分虚实、哮分寒热"之说.治疗方面,《丹溪心法·哮喘》指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并总结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证治规律,标本缓急,各适其所.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多以"哮病"论治,辨证主要分为"寒哮"和"热哮"两个证型。以"常"与"变"的思路辨别哮喘发作期之寒热,便于初学者掌握和运用。在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过程中,简单地把支气管哮喘和哮病划等号,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支气管哮喘寒热难辨的症结所在。寒哮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常证"、热哮是"变证",主张临床中只要没有明显的热象表现,一般应从寒哮论治,用药不避温。  相似文献   

12.
导师王檀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呼吸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总结其临床实践经验,阐明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火"为根本,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指导临床实践。结合北方地区寒冷气候,认为厥寒之下必有伏火,同时考虑到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土壅木郁,胆为阳木,胆腑失于通降,胆腑内藏少阳,郁而化为胆火,火性炎上,熏灼腠理,肺管暴急,肺气奔迫而出,哮病发作。  相似文献   

13.
孙恩泽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因其易反复发作治疗上颇为棘手,孙恩泽主任医师业医30余年,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兹介绍如下:1 首要治肺 须分寒热 哮病的主要原因是:“伏痰”为患。哮病的临床症状除呼吸急促外其特征为喉间有哮鸣,胸闷、暗痰不爽等现象,哮病复发必有诱因,每因外邪触动内饮,痰阻气道,从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哮,为此治哮必先祛痰,祛痰首当宣肺达邪,使邪去痰消。本病发于肺,波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祖国传统医学称为"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是由于宿痰内伏,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是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消除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峰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06-207
俞长春是嘉兴市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数十载,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呼吸系统、脾胃疾病.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情长且病情缠绵,患者年龄各不同,笔者有幸跟随俞老学习,现将俞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简述如下.1善用经方中医认为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将本病称为"上气",不仅具体描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了治疗方药,而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堪称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渊薮.  相似文献   

16.
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哮病的学术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风哮理论的形成,风邪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哮病发作的主要病机,祛风解痉是治疗哮病的根本大法等方面,阐述了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哮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哮喘治验     
哮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呼吸急促,伴喉间哮鸣声。喘则发作时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为主症。哮必兼喘,临床上多相提并论。元代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主张发作时攻邪为主,不发作时扶正为主的治疗原则,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不离其旨。笔者以前按扶正、化痰、止喘的原则来治疗,  相似文献   

18.
哮病发作专主于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气机不畅所致。而气机逆乱,又会引动伏痰,诱发哮喘发作。哮病发作的核心在于气机不利,病位之责在于肺、脾、肾、肝。“治痰先治气”的实质在于治理脏腑、调畅气机。通过探讨其机理,结合古籍,现代研究分析,阐明治气在哮病的实际应用,以加深对该理论的认识,更好的辨治哮病。  相似文献   

19.
方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7):300-302
支气管哮喘是以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中哮鸣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哮病 ,由于哮必兼喘 ,故又称哮喘 ,亦有称哮吼和喘。哮病临床一般辨治首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又分冷哮与热哮两型。冷哮多为痰积日久 ,痰从寒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寒 ,外有表寒、内伏寒痰之候 ,方选射干麻黄汤 ;若反复发作者 ,不但肺实 ,更有肾虚 ,宜加配真武汤温肾益阳 ,化气行水 ,杜绝寒饮再生 ,寒饮不生 ,寒痰从何而来。热哮多为积痰日久 ,痰从热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热 ,外有表热 ,内伏痰火 ,上焦热盛 ,肺气壅阻之候。如新病暴发主责于肺 ,次及于胃 ,勿须…  相似文献   

20.
姚雯  严季澜 《吉林中医药》2010,30(11):1006-1007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古代又有哮、哮喘、哮吼、哮嗽、哮拔、天哮、水哮、久哮、喘鸣、喘呼、喘喝、喘吼、齁(鼻合)、齁鼾、齁喘、(鼻叚)齁、呷咳、呷嗽、呴嗽等多个相关称谓,各称谓含义从文字角度看虽略有差别,却均能体现哮病发作时的症状特点——气喘且喉中有痰鸣声,因此,均为哮病的相关病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