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均接受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并记录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①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24h尿总蛋白、高血压病史及脑梗死史,以及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P<0.05。②多因素分析提示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841(95%CI:1.117,3.033)和2.409(95%CI:1.659,3.497)。结论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其预测冠心病能力较传统危险因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3例,合并高血压者20例,糖尿病30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颈部动脉内壁粗糙,血管壁内-中膜厚度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几率较高,特别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最为严重。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明显、血流速度减低、血管阻力增高与病变轻重有关,彩超对预测,评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危险性,可临床预防及治疗血管病变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中层厚度(IMT)与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及101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的颈动脉IMT,对两组间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DM+CI组的年龄、高血压病比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单纯DM组明显升高,DM+CI组的平均IMT比单纯DM组明显增厚,随着颈动脉IMT的增厚CI发生危险性增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是D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与脑梗死有明显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省直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35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内35例未合并颈动脉血管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患者在年龄、病程、高血压及吸烟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A1c、TC、LDL-C比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C、C肽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及吸烟程度、高血脂、低C肽值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进展性脑梗死与稳定性脑梗死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1例进展性脑梗死(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32例稳定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2组患者脑梗死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合并血管狭窄15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19例、高脂血症16例,对照组合并血管狭窄4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症5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包括脑血管狭窄、基础疾病及高脂血症等,临床在对此类患者开展诊治时,要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重视,并给予针对性较强的对症治疗,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6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脑梗死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有关。脑梗死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血管并发症。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心、脑梗死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通过使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心、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检测,同时对颈动脉IMT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死性疾病患者,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对于非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死患者要厚的多,同时伴随更多的斑块数量。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所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2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期95例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者比较,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女性患者较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者比例较高,冠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较常见。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多支血管病变常见。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对4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塞(SBI)及44例非糖尿病的SB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脑血流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SBI的脑血流变化及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2011年8月到2013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2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与多因素分析,同时给予积极的降糖与抗结核治疗。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逐步回归法果显示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粉尘接触史是导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值恢复正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19例,阴转率为95.0%。结论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粉尘接触史是导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治疗中要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作对比研究。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68例(DM组),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70例(非DM组),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左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血脂及血压异常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左室射血分数低,均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血脂及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显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严重、弥漫、心功能差。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三酰甘油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寻找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经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特征;并对其中32例不稳定斑块患者查相关的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压等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76例脑缺血住院患者中超声检出不稳定斑块32例。32例中高血压29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14例,三酰甘油增高9例,糖尿病8例。32例中23例有硬斑及不稳定斑块形成,9例单纯有不稳定斑块形成。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居多,其中不稳定斑块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高三酰甘油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在斑块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血管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的测量,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的关系以及评价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组的患者颈动脉血管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程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的患者斑块好发部位以内-中膜部及颈动脉分叉处居多.结论: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的病变程度,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以及对临床治疗血管病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多支病变,且病变血管弥漫,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差;临床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对减轻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10例体检者经超声检查颈动脉,进行常规体检,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长期吸烟等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210例体检者,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105例,其中血脂异常组24例,高血压组20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组26例,糖尿病组14例,吸烟组16例,对照组5例。结论血脂异常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及高血压两者同时存在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需提高对颈动脉硬化的认识,及时干预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47例,随机分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实验组)23例、糖尿病无脑梗死组(对照组)24例两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评判其影响程度及采取的对策。结果本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能够增加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很多的生活因素和疾病因素相关,且预后不良,患者病残率高、致死率高,了解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治疗及患者愈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527-527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颈部血管病变的研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部血管检查。结果①56例糖尿病患者中51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发生率91%。②单纯糖尿病者31例,单侧颈动脉斑块形成者15例,占48.3%。双侧病变者16例,占51.1%。有20例患者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等,其中双侧颈部多部位病变者15例,占7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常合并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闭塞性疾病,这种疾病病变较重,范围很大。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对已发生血管病变患者确定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无症状患者的检测也可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患者尤其伴有2型糖尿病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05例住院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颈动脉IMT将其分为3组:A组:IMT正常组(IMT〈0.9mm)、B组:IMT增厚组(1.0mm-1.2mm)、C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组(IMT〉1.2mm或者有斑块形成),比较三组人群临床特点差异,并对其中129例伴有2糖尿病患者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A组,同时SBP,BMI,FBG和TG水平亦明显增高于A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FBG(95%CI:1.03-1.98,OR=1.23,P=0.04)和尿酸水平(95%CI:1.01-2.68,OR=1.57,P=0.02)与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明显相关。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者心脑血管高危因素患病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FBG和尿酸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及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林杰  李利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13-26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多种相关因素。方法:将211例患者按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颈动脉无明显改变者(对照组),比较两者在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等临床资料方面的关系。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显着性,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密切,对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有助于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致脑梗死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有效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再发提供依据。方法107例再发脑梗死患者(A组)和121例初发脑梗死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50%,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4%, B组优于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显著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预防脑梗死再发应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突破口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