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军宏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 40多年 ,善用中医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肝病血瘀证 ,现将支教授部分临床心得整理如下。肝病血瘀的机理 肝主疏泄 ,具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是维持血液在经脉中正常运行的重要脏器 ;肝属木 ,性喜条达 ,湿热、情志、劳倦等因素均可致肝郁气滞 ,血行  相似文献   

2.
正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涵盖多种疾病,多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后循环缺血等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可见颈椎病、梅尼埃综合征、前庭神经障碍等病。临床上现代医学予控制血压、改善脑供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但很多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常不明显,中医药治疗在眩晕病的临床治疗中,有很大的优势,运用中医药治疗,患者的症状常可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中医认为,眩晕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及病后体虚,导致气血肾精亏虚,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生与生活饮食、情志劳逸、先天体质等多种因素相关,中医药降压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改善不良预后。临床上以肝阳上亢证为主的高血压病占据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大部分,治疗上多以平肝潜阳为法。近年各医家关于平肝潜阳治法的研究创新较多。文章收集整理近年来运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文献,总结了关于平肝潜阳治法的研究进展。最终发现近年关于平肝潜阳治法的创新多将其分为论治标实之平肝法与论治本虚之潜阳法以及标实兼治之平肝潜阳法,临床上也多兼用理血、熄风、化浊、健脾等法,降压疗效确切。文章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中医治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万云莉 《吉林中医药》2004,24(10):59-61
高血压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也是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它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 ,有效地防治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医生的研究热点 ,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高血压病在中医文献中没有独立病名 ,近代医家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 ,其病因十分复杂 ,多与年龄、七情、劳倦、饮食等密切相关 ;病机多以阴阳失调 ,肝阳独亢为主 ,近年来 ,又认为瘀血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病位多以肝肾为主。1 1 病因…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着丰富的临证经验,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从肝论治高血压病是目前国内中医专家的广泛共识,根据这一思路,周波教授结合临床经验自拟平肝调压汤,对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从中医学脏腑理论之肝与高血压病的病机到现代研究,以及高血压病从肝辨证施治和组方的药理学研究结果等做了一些探索,以期对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刘中勇教授在治疗眩晕疾病中重视速祛外邪,认为外感是疾病的一个重要来源,当断其来源,疾病才有治愈的可能;重视调肝,认为肝内寄相火,易生风化火,故调肝是关键,在治疗用药上认为肝是主疏泄而为体阴用阳之脏,不能过度的重镇抑肝伐肝,当以疏肝、清肝、凉肝、养肝、柔肝、滋肝、平肝等治疗为主;重视祛邪的同时给予醒脾理气治疗,认为脾健则水谷得以运化,气行则水、血行;重视虚中有实,认为虚实夹杂为多,治疗当通补兼施;重视久病入络多虚,痰瘀交阻,认为此时病深难去,治疗当不离补虚化痰祛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7.
刘中勇教授认为老年性高血压病与肝密切相关,在治疗时应重视调肝,并独创调肝活血稳压饮,临床颇具疗效,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文介绍了刘中勇教授运用调肝活血稳压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万永生 《中医杂志》2007,48(8):687-687,690
导师卢太坤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男科诸疾。临床上男性患者或因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多病体虚;或长期思虑劳倦,饮食不节,损伤心脾;或纵欲过度,房事不节等原因,多出现气血虚弱,气不能行血,可致血行减慢而瘀滞不畅。正如王清任在《  相似文献   

9.
《新中医》2017,(12)
<正>沈英森为暨南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广东省名老中医,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肿瘤、老年病、肝胆、脾胃等方面疾病,临床用药不拘泥于常量,凡疾病所需必重剂量予之。笔者总结沈教授从肝论治疾病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1理论依据肝为气血调节之枢,既能疏泄无形之气,又能储藏有形之血~([1])。肝脏维持人体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生理功能以及生  相似文献   

10.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脏疾患的体会林超明(广州市中医院510130)关键词心脏疾患,中医药治疗心脏疾患临床上常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则以气虚为主,标实则以血瘀为常见。本人根据祖国医学的“心主血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这一理论,运用益气活血祛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