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Merr.)和海杧果(Cerbera odollam Gaertn.)均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期以来,已知两植物的种仁具有强烈毒性。近年来,对黄花夹竹桃引起了很大的注意,从其种仁中分离得一种新强心甙黄夹次甙甲(Peruvoside),该甙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本文总结了两植物所含强心甙的化学、药理及临床方面的情况。两植物所分离得的强心甙均属强心不饱和内酯(Cardenolide)类。种仁中富含这类化合物,在黄花夹竹桃的根皮、茎皮和叶中的含量则低。该类化合物可概分为极性甙(三糖甙)和次级甙(一糖甙)。所有甙与Kedde试剂呈阳性反应,与Keller-Kiliani试剂呈阴性反应。丁烯内酯环的红外和紫外特征吸收  相似文献   

2.
强心灵又名黄夹甙,为我国首先研制成功并已生产的新强心药。它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Merr,)果仁中提得的强心甙混合物,其中主要为黄花夹竹桃次甙甲、黄花夹竹桃次甙乙、单乙酰黄花夹竹桃次甙乙三种单糖甙,另外还含有1~3种微量的其他强心甙。  相似文献   

3.
本品是从国产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Merr.)果仁中制备的一种混合强心甙。主要为黄花夹竹桃次甙甲(Peruvoside,C_(30)H_(44)O_9)、黄花夹竹桃次甙乙(Neriifolin,C_(30)H_(46)O_8)和单乙酰黄花夹竹桃次甙乙(Cerberin,C_(32)H_(48)O_9)三种亲脂性甙。〔作用特点〕本品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作用出现迅速,蓄积作用和副作用较低,注射时与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口服可代替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7,(7):922-924
目的研究黄花油点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硅胶、葡聚糖凝胶,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花油点草中共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3-甲氧基槲皮素(2)、山柰酚(3)、β-谷甾醇(4)、棕榈酸(5)、对羟基苯甲酸(6)、阿魏酸(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黄花油点草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从黄花夹竹桃果仁中提出的黄夹甙为一混合强心甙,主要含有黄花夹竹桃次甙甲、黄花夹竹桃次甙乙、单乙酰黄花夹竹桃次甙乙及2~3种微量的其它强心甙。本文报道了用碱性苦味酸钠试剂比色测定其总甙含量及用高压液相层析分别测定各个组分含量的方法。高压液相层析是用YWG-CH填充柱(25cm×7.9mm i.d.),70%甲醇作流动相,几个组分能完全分离。若样品为果仁的强心甙提取物则需经硅胶柱净化后,再用高压液相层析测定。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曾用本法测定了一些不同来源的黄夹甙样品,并与生物检定结果比较,二者一致。  相似文献   

6.
强心甙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强心甙,皆有治疗宽度狭窄和不易控制的缺点。扩大治疗宽度和提高控制程度是强心甙今后研究的方向,而以已知强心甙在植物中分布情况为线索,继续寻找新的强心甙是其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沿阶草等7种中草药进行初筛,兹将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花倒水莲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泽宇  王炜 《药品评价》2004,1(3):217-218,223
黄花倒水莲(PolygalaaureocaudaDunn.)又名黄花远志、黄花参、吊吊黄等,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或全草,分布于陕西、华东、湖北、西南省区,是瑶、苗、壮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民间药物,具有补益、强壮、祛湿、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痛,跌打损伤[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花倒水莲的药用价值比较重视,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一论述。1化学成分1.1苷类:皂苷类成分被认为是黄花倒水莲中主要活性成分,据资料报道:从其地上部分分离出豆甾醇-3-O-葡萄糖苷[2];从根中分离出九种新三萜皂甙远志苷(po…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印度产的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Merr.)植物的种子仁中分离得的一种新的强心甙—黄花次甲甙(Peruvoside),已在临床上显示有效。对植物各部位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报道果皮和花的检测结果。果皮:新鲜果皮用甲醇提取后浓缩,所得液体浓缩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石油醚提取物在硅胶上层析,获得二个五环三萜化合物X和Y。  相似文献   

9.
<正> 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药用根、根茎或带根全草.中药大辞典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之功效.近代研究证明具有镇静催眠、抑菌、抗癌及抑制乙肝病毒DNA多聚酶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幼儿腹泻、慢性盆腔炎及阑尾脓肿和结肠炎等.目前,国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研究较深入,国内学者仅对其总皂甙含量和挥发油进行过研究,证实总皂甙含量为14%,甙元主要是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甙元.迄今为至,从该植物中分得香豆素,环烯醚萜,皂甙、甾醇及其甙等近30个成分,现将化学成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lutescensY.T.ChangetJ.Y.Liang)枝条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黄花三宝木枝条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黄花三宝木中分离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松脂醇(1)、丁香脂素(2)、ergosterolperoxide(3)、5-羟基-6,7-Z.甲氧基香豆素(4)、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5)、丁香醛(6)、棕榈酸(7)和β-谷甾醇(8)。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aureus)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龙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属植物中含有环烯醚萜和裂环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及(口山)酮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抗炎、抗氧化、抗抑郁、抗肿瘤、肝脏保护、降血压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现查阅和整理龙胆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文献资料,综述其研究现状,为该属植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花乌头茎叶中一个新的Hetisine型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花乌头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各种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花乌头茎叶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dehydro-1β-acetyl-2α,6β-dihydroxyhetisine (I)和关附庚素(II)。结论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湖南产青蒿和黄花蒿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湖南产菊科植物青蒿和黄花蒿的挥发油。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类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在青蒿中共鉴定出24个化合物,黄花蒿中鉴定出28个化合物。结论对比两者的异同点,为其在医药、化工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蒿(Sweet Annie,Sweet Wormwood)是一种中国传统草药,原植物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 L.,由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能有效地治疗疟疾而闻名。青蒿在传统中药中用于治疗热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写明青蒿用于疟疾寒热。青蒿素于1972年首次被中  相似文献   

15.
对植物化学上已深入研究的玄参科洋地黄属的植物分类至今尚有分歧,较多人是按Werner的分类,即考虑个别的种变异较大,所以把该属分为19个洋地黄种,划出三个种作为另外的属(Isoplexis)。由于从洋地黄属植物中发现了强心甙,有些品种已作详细研究。1935年就已知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和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 Ehrh含有强心甙成分,1956至1970年间对许多其它的种进行了研究,但对亚高山洋地黄Digitalis subalpina Br.-B1.和阿特拉斯洋地黄Digitalis atlantica Pomel在化学上至今尚未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壳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山核桃壳分别用冷、热水、乙醇、石油醚提取后,经三种系统预试法:试管预试法,纸层析(PPC)和薄层层析(TLC)初步确定山核桃壳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氨基酸,多糖、皂甙、黄酮、挥发油、强心甙、香豆素类。  相似文献   

17.
狗脊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秉智  高增平 《药品评价》2004,1(5):383-384,382
乌毛蕨科(Blechnaceae)狗脊属(WoodwardiaSmith)植物共有12种,分布于亚、欧、美洲的温热带地区。我国有5种,产于长江以南各地,向西至喜马拉雅山脉[1]。国外报道单芽狗脊蕨(Woodwardiau鄄nigemmmata)的甲醇提取物对HIV-1蛋白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东方狗脊蕨(Woodwardiaorientalis)对HSV-1型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使该属植物具有更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本文综述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1化学成分迄今为止从狗脊属植物中分得了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  相似文献   

18.
糙苏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离鉴定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95%工业EtOH浸提,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用IR,MS,UV,1HNMR,13CNMR等方法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分别为糙苏苷(umbroside),4-羟甲基-2-糠醛(4-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和一已知B-seco-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黄花香茶菜素A(sculponeatin A)。结论:糙苏苷(umbroside),4-羟甲基-2-糠醛(4-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为两个新化合物,黄花香茶菜素A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并首次系统归属其1H和13CNMR谱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中南药学》2018,(3):355-362
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化学成分复杂,含有皂苷、黄酮、木脂素、挥发油、生物碱、甾醇、大环、白头翁素类等多种结构类型。该属植物在民间主要用于风湿风寒、疼痛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对近6年来国内外关于铁线莲属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总结,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铁线莲属植物药用价值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桂竹糖芥与黄花夹竹桃及福寿草药理临床研究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作用等方面对桂竹糖芥,黄花夹竹桃和福寿草三种含有强心甙民分的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桂竹糖芥,黄花夹竹桃是两种速效强心药物,福寿草中效强心药物,在本文中提出了桂竹糖芥有望代替毒毛K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