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L-plastin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Tm-shifting(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结合融解温度曲线分析法)分析方法,对82例前列腺癌人群和94例对照人群的L-plastin启动子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L-plastin启动子TT、CT、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C在汉族前列腺癌患者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前列腺癌组内不同病理分级中,中、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TT、CT、C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前列腺癌组内不同临床分期中,与TT纯合子相比,CC纯合子前列腺癌Ⅳ期的风险增加至5.0倍(P<0.05).结论 L-plastin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前列腺癌无相关,但该启动子多态性可能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前列腺癌中L-p lastin启动子的非甾体激素类顺式作用元件序列,并鉴定其相应的转录因子与调控途径。方法:在切除L-p lastin启动子中甾体类激素受体位点并建立相应的荧光素酶重组子的基础上,利用外切酶行巢式切除法分段切除L-p lastin启动子基因序列,并建立相应的荧光素酶重组子,检测切除各启动子序列片段后有雄激素刺激组和无雄激素刺激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寻找调控L-p lastin表达的非甾体激素类启动子基因序列所在位置,通过Transfect软件分析寻找对应的转录因子,再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切除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并进一步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从而获得调控L-p lastin表达的非甾体激素类途径。结果:成功分段切除了L-p lastin启动子,并建立了相应的荧光素酶重组子,转染细胞后在有及无双氢睾酮刺激下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发现在-206~1片段存在明显的非甾体激素受体类的调控途径,通过软件分析发现AP-4和SP-1可以与该片段结合。切除AP-4和SP-1位点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以AP-4尤为明显。结论:在L-p lastin启动子中,除了甾体类激素受体途径,仍然存在其他非甾体类调控途径,该调控途径的结合位点主要在-206~1之间,可能是通过AP-4和SP-1与该片段的启动子基因序列结合来上调L-p lastin基因表达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鉴定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肌动蛋白结合蛋白L-plastin启动子-1751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合的转录因子,并研究-1751C/T单核苷酸多态性导致与转录因子结合活性的改变.方法 应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和凝胶迁移实验分析是否有转录因子结合于L-plastin启动子的-1751C/T位点.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L-plastin启动子-1751位点可能的结合蛋白,并应用凝胶迁移超滞后实验证实.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在正常前列腺上皮及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有一个抑制性转录因子结合于L-plastin启动子的-1751T序列上.生物信息学预测L-plastin启动子-1751位点可能的结合蛋白有5个可能,凝胶迁移超滞后实验证实为NKX3.1.NKX3.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过表达,与L-plastin启动子-1751T序列较-1751C序列有更高的亲和力结论 L-plastin启动子-1751C/T单核苷酸多态性导致与NKX3.1结合活性改变,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甾体类激素受体AR、ER对前列腺癌中L-plastin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甾体类激素受体AR、ER对前列腺癌L-Plastin基因的调控作用,确定甾体类激素对前列腺癌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L-plastin启动子于含荧光素酶的pGL3质粒,利用PCR定点突变法依次构建切除ARE1、ARE2、ARE3、ERE序列的pGL3重组子,将重组子转染到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检测荧光素酶强度,以了解ARE1、ARE2、ARE3、ER调控L-plastin表达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L-plastin启动子的荧光素酶pGL3重组子以及切除ARE1、ARE2、ARE3、ERE位点的重组子,将这些重组子转染细胞后其荧光素酶强度有明显改变,切除ARE1位点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1/3;切除ARE2后,荧光素酶活性与单纯切除ARE1相比下降1/2;切除ARE3后荧光素酶活性升高1倍;切除ERE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约4/5。结论在L-plastin启动子转录活性中ARE1、ARE2、ARE3、ERE在前列腺癌中对其下游基因L-plastin起到调控作用,ARE1、ARE2、ERE起促进作用,ARE3起抑制作用。而且,L-plastin启动子上存在其他受甾体类激素调控的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YP1 7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生危险性的关系。 方法 提取 1 2 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 1 5 8例对照组的血DNA标本 ,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包括基因多态位点的片段 ,用限制性内切酶MspA1Ⅰ进行酶切 ,产物在 2 %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确定出CYP1 7基因的 3种基因型 ,即A1 /A1、A1 /A2、A2 /A2 ,并经测序证实。 结果 基因型A1 /A2、A2 /A2频数与A1 /A1基因型进行比较 ,A1 /A2和A2 /A2在前列腺癌中的频数与对照组相比 ,其OR值分别为 1 .1 9和 1 .2 8,P值分别为 0 .5 7和 0 .4 5 ;但年龄 >6 9岁的病例中 ,其OR值分别为 3.97和 3.2 1 ,P值分别为 0 .0 0 7和 0 .0 2 3;对照组的血fPSA、tPSA水平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A1 /A2、A2 /A2基因型未增加汉族人群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性 ,基因型间血PS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支持这一观点。年龄 >6 9岁的人群中 ,A1 /A2、A2 /A2基因型显著增加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性 ,提示CYP1 7基因可能与老年男性前列腺癌发生危险性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CYP1A1与GSTM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对 8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 115例正常对照的中国汉族人群基因组DNA进行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分析。 结果 GSTM1基因缺失型前列腺癌组占 5 7.8% ,对照组 4 1.7%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4 .99,P =0 .0 2 5 ) ,GSTM1null基因型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度增加 1.9倍 ( 95 %CI=1.10~ 1.34)。GSTM1基因缺失型前列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 [( 6 8.1± 8.3)岁 ]低于GSTM1未缺失的患者[( 71.9± 7.4 )岁 ,P =0 .0 31]。前列腺癌组CYP1A1基因的两个多态位点m1、m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GSTM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 ,可能是增加前列腺癌危险和发病年龄早的因素之一。CYP1A1基因m1和m2的基因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1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CD14)启动子区-2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影响前列腺癌预后因索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PCR-LDR)分析168例前列腺癌患者CD14基因-260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PC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提取259例PCa、301例非肿瘤非前列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基因组DNA,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IF基因-173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PCa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家族史的关系.结果 PCa患者中携带*C等位基因比例为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携带MIF-173*C等位基因的个体PCa发病风险为G/G基因型的2.96倍(OR=2.96,95%CI:1.92~4.57);年龄>70岁、浅吸烟、有肿瘤家族史人群携带MIF-173*C等位基因的个体PCa发病风险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校正OR值分别为3.66(95%CI:2.02~6.62),2.83(95%CI:1.07~7.45)和3.26(95%CI:1.24~8.55).结论 MIF-173*C等位基因可能与PCa发生有关,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家族史是PCa发病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PC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提取259例PCa、301例非肿瘤非前列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基因组DNA,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IF基因-173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PCa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家族史的关系.结果 PCa患者中携带*C等位基因比例为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携带MIF-173*C等位基因的个体PCa发病风险为G/G基因型的2.96倍(OR=2.96,95%CI:1.92~4.57);年龄>70岁、浅吸烟、有肿瘤家族史人群携带MIF-173*C等位基因的个体PCa发病风险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校正OR值分别为3.66(95%CI:2.02~6.62),2.83(95%CI:1.07~7.45)和3.26(95%CI:1.24~8.55).结论 MIF-173*C等位基因可能与PCa发生有关,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家族史是PCa发病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PC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提取259例PCa、301例非肿瘤非前列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基因组DNA,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IF基因-173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PCa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家族史的关系.结果 PCa患者中携带*C等位基因比例为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携带MIF-173*C等位基因的个体PCa发病风险为G/G基因型的2.96倍(OR=2.96,95%CI:1.92~4.57);年龄>70岁、浅吸烟、有肿瘤家族史人群携带MIF-173*C等位基因的个体PCa发病风险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校正OR值分别为3.66(95%CI:2.02~6.62),2.83(95%CI:1.07~7.45)和3.26(95%CI:1.24~8.55).结论 MIF-173*C等位基因可能与PCa发生有关,年龄、吸烟情况、肿瘤家族史是PCa发病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第3代遗传标记,有许多显著的特性。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检测SNP的研究方法,如TaqM an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微测序技术等。SNP作为遗传标记在人类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与前列腺癌(PCa)相关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应答元件、酶类、激素及其受体、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维生素等基因的SNP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E-cadherin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粘附因子Ecadherin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2 例前列腺癌标本Ecadherin 的表达。 结果 40 .5 % 表达阳性,42 .8 % 表达不同程度下降,16.7 % 表达阴性。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表达异常所占比率越高。确诊时即已发现肿瘤转移和随访中相继出现转移的患者Ecadherin 表达下降比率均高于全组,分别为83 .3 % 和77 .7% 。 结论 Ecadherin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异常的比率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而增加,Ecadherin 的表达状况对前列腺癌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与前列腺癌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端粒酶(TE)与前列腺癌(PCa)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法,检测39例PCa组织,15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的TE活性,并比较TE活性水平与PCa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转移情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hTRT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hTR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47例前列腺癌(PCa)、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0例正常前列醇(NP)组织中微粒酶hTRT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hTRT表达水平与PCa分化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端粒酶hTRT基因在PCa中表达阳性率为93.6%,表达强度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未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癌旁组织中hTRT基因表达率为8.5%,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强中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端粒酶hTRT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布定位一致,NP组织及BPH组织中端粒酶hTRT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原位杂交检测端粒酶hTRT基因对PCa细胞水平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端粒酶hTRT有可能成为PCa诊断有新标志物及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重组免疫毒素scFv psm ETA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制备具有良好器官特异性的免疫毒素scFv psm ETA,从抗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单抗杂交瘤细胞中克隆抗PSM单抗重、轻链可变区基因,与切去细胞结合区的ETA基因相连,构建成表达scFv psm ETA的质粒pSW200 psm,转化E.coli株CC118,表达有生物活性的融合蛋白scFv psm ETA,经M1FLAG柱纯化,检测其体外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杀伤活性和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抑瘤作用。 结果 制备的scFv psm ETA免疫毒素能特异性地与PSM高表达的LNCaP细胞结合,在浓度为100 ng/ml时对80%的LNCaP细胞有体外细胞毒杀伤作用;荷LNCaP前列腺癌裸鼠治疗组及对照组肿瘤大小分别为153mm3 及272mm3 (P<0. 01),显示scFv psm ETA对荷瘤裸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结论 重组免疫毒素scFv psm ETA对PSM高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LNCaP有体外细胞毒杀伤及体内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PCR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分析及PCR直接测序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的前列腺穿刺组织及内分泌治疗后复发的手术切除标本中不同部位随机取材的肿瘤组织进行P53基因第5,6外显子及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发现在第6外显子的第208密码子存在碱基插入突变(GAC→GA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未发现P53蛋白的过量表达。前列腺癌中尚未见有此种P53基因突变的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