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ao LH  Yang ZB  Zhou GX  Chen Y  Fan LY  Zhang YY  Liu H  Liu ST 《中国针灸》2011,31(7):591-594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MI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电针组以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结合辨证分型选穴,予电针治疗;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心率、血压、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优于药物组75.0%(15/20,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1,P<0.05),电针组较药物组降低明显(均P<0.05);24 h动态心电图示,两组治疗后SMI段压低持续时间和ST段压低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P<0.05),且电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对SMI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减低心率和体循环动脉血压、减轻左室后负荷,优于口服复方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 ilentmyocard ial ischem ia,SM 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SM 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针刺组: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辨证分型选穴;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TC、TG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LDL-C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针刺组与药物组血脂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和组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变化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刺内关穴具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出针、药及针药结合三者的最佳治疗方法,并为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等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肌耗氧量和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进行客观疗效比较。结果3种不同治疗方法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P<0.01),缓解心绞痛,减轻临床症状,降低临床症状积分(P<0.01),提高疗效;3组比较,针药组>电针组>药物组。结论单纯运用电针和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针药结合运用效果更好。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和CGRP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等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CGRP进行疗效比较,找出最佳中医治疗方法,并为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提供临床治疗依据.结果:3种不同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ET,升高CGRP,尤以针药结合组显著,各组之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 or P<0.01).结论:1.单纯运用电针和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电针与药物结合运用效果更好.2.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关穴在心系疾病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从心包络与心关系、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阴心经关系、手厥阴心包经病候及内关穴主治特点4个方面探讨了内关治疗心系疾病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针刺手厥阴经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40min ,心电图 (ECG)监测 ,再电针穴位 2 0min ,松扎 ,恢复灌流 60min,摘取心脏 ,制成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模型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 ,凋亡率明显升高 ,针刺心包经穴组的凋亡率有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心包经为主结合汤药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心包经为主结合汤药治疗,对照组针选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传统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心律失常恢复情况,疗效优于传统组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关穴功能及临床应用揽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关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篇:“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临床常用的要穴,现将内关穴的功能及其在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归纳如下。1益气养心安神,疏通心脉镇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联系三焦,通于任脉,交会阴维,《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具益气养心、疏通心脉、镇静止痛的功效,擅治心脏血脉诸疾。1.1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甲乙经》曰:“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刁利红[1]以内关为主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与山海丹胶囊治疗30例作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针灸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相关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王曼丽[2]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显效13例(占42.5%),好转17例(占53.1%),无效2例(占7.2%),总有效率为93%。黄洁等[3]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并设对照组服用丹参滴丸治疗结果表明电针内关穴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型改变、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片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内关”“郄门”穴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和针刺“支沟”对照组。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 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 min,松扎,恢复灌流60 min,摘取心脏,取心室肌制成心肌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06个/mL,用DMSO溶解荧光染料,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a2+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高,荧光分布多,强度高。针刺心包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减轻损伤的程度,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心包经组27例、Sham组27例。心包经组电针心包经穴(天泉、曲泽、内关、大陵),Sham组电针同节段非经非穴点,以电针前后大脑各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心包经组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较电针前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在改善MCA的Vp方面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Vp、Vm、Vd、PI、RI及S/D各指标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心包经穴可促进MCA的血流速度,改善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