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20多年来,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高度自动化、常规的应用分析手段,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种软离子化技术,特别是电喷雾(ESP)离子喷雾(ISP)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的引入,使LC-MS对高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具独特优势,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简化了样品(特别是结合型代谢物)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色谱、质谱两者的优点,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鉴别特点相结合,组成了较完美的现代分析技术。本文介绍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药物研究的分离与鉴定,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体内浓度分布、代谢物分析等,展示了它的发展前景。随着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技术的不断完善,液质联用技术将在药物分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该项技术是一种快速、微量、专属、准确的分析和鉴定代谢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快速获得化合物的大量信息,已成为药物代谢及新药研究的重要工具。结论:该项技术在高通量快速筛选、寻找先导化合物以及新药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相色谱-谱联用(LC-S)技术在体内药物代谢分析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文献,综述液质联用技术在体内药物代谢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结果随着各种软离子化技术,特别是电喷雾、离子喷雾、大气压化学电离的引入,LC-S技术对高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具独特优势,在药物代谢分析研究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气质联用技术,简化了样品(特别是结合型代谢物)的处理过程。结论LC-S技术在中药、抗菌药物、呼吸系统及抗变态反应药、循环系统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检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已是现代药物发现中药物代谢产物筛查和鉴定最强大的分析手段,可以从品种繁多的样品中得到丰富的信息。本文关注这些技术在体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筛查和鉴定生物转化形成的化学稳定代谢产物或反应性代谢产物方面的应用。为满足指定检测任务需审慎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在代谢产物筛查中飞行时间质谱和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检测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质谱。 相似文献
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广泛应用于直接拆分或定量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手性药物.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因其在质谱兼容和分析速度方面优于液相色谱,使得SFC-MS/MS成为一种新的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定量测定技术.本文综述了LC-MS/MS法和SFC-MS/MS法在生物样品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药物检测新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药物代谢的研究 ,包括药物及其在各种样品基质 (全血、血浆、尿、胆汁及生物组织 )中代谢物的分离、结构鉴定以及痕量分析测定。以往由于检测手段的灵敏度/精密度达不到要求 ,而使药物代谢的研究受到很大限制。近十几年来 ,涌现出如串联质谱、核磁共振、稳定同位素等新技术 ,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应用广泛,现综述如下。1串联质谱技术1.1MS/MS基本原理选择一定质量的离子通过一级质谱 (MS1) ,使其进入碰撞室 ,并与室内充有的碰撞气体 (常用气体为He、Ar、Xe、CH4等 )进行碰撞和诱导裂解 (Collision -Induc… 相似文献
1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应用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和较强的专属性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串联质谱法比单极质谱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得到更多的结构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串联质谱基本原理、常见质谱质量分析器及其特点、串联质谱的连接方式和数据采集方法等。然后将其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主要应用作简要介绍,主要包括利用串联质谱测定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利用几种串联质谱应用方式对药物代谢物的结构进行鉴定,概括了每种方式的优劣,总结了串联质谱在药物代谢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其在药物代谢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班布特罗: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班布特罗浓度,研究中国受试者口服该药的动力学特点。方法 血浆样品经液 液萃取后,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以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班布特罗的线性范围为0.05 - 4.0ng·mL-1 ,最低定量浓度为0.05ng·mL-1 ,该法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小于8% ,准确度(RE)在±9%范围内。18名中国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班布特罗10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 T1/2和AUC0-t分别为(2.3±1.3)h ,(3.95±2.20 )ng·mL-1 ,(11.4±6.1)h和(26.85±11.77)ng·h·mL-1 。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分析血浆中特布他林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建立快速、高灵敏度(50pg·mL-1 )分析血浆中特布他林浓度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方法 以沙丁胺醇为内标,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后,进行色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四极串联质谱检测,采用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m/z 226→151(特布他林)和m/z 240→148(沙丁胺醇,内标)。结果 特布他林的线性范围为0.05 - 8.0ng·mL-1 ;以质控样品(0.1,0.4和4.0ng·mL-1 )计算,该法的批间精密度(RSD)为2.5% - 7.1% ,准确度(RE)为- 3.1% - 5.7% ;批内精密度为4.2% - 6.6% ;每个样品测试时间仅3.8min。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可检测出受试者单剂量口服10mg盐酸班布特罗6 0h后特布他林的血浆浓度,适用于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微渗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1 前言微渗析 (microdialysis)是一种在体取样技术 (invivosamplingtechnique) ,是在线渗析技术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美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1] 。他们的构思是在动物组织内植入一个“人工毛细血管” ,用生理溶液 (灌注液 ,perfusate)对其进行灌注 ,组织细胞间液中的分子则可以通过管壁进入渗析液 (dialysate) ,然后通过对渗析液中的物质进行分析来反映组织液中物质组成。这一技术自 80年代初逐步发展成熟起来 ,首先成为实验精神药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一个有力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氨氯地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氨氯地平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乙腈-水-甲酸(75∶35∶1)为流动相,采用ZorbaxC8柱分离,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四极串联质谱,以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二级碎片离子分别为m/z238(氨氯地平)和m/z116(内标4′-羟基普罗帕酮)。结果 线性范围为0.4-16.0ng·mL-1,最低定量浓度为0.4ng·mL-1,每个样品测试时间仅3.7min。在氨氯地平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项目中,应用此法可在两周内测试1500多个血浆样品。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进行色谱分离,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在正离子条件下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 284.8→m/z 269.5(汉黄芩素)和m/z 254.7→m/z 198.5(葛根黄豆苷元,内标)。结果线性范围为0.25~20 ng·mL-1,最低定量浓度为0.25 ng·mL-1。以质控样品(QC)计算,在各浓度水平下,此法的批内精密度(RSD)为2.2%~13.1%,批间精密度为5.9%~7.3%;准确度(RE)为-0.3%~1.3%。结论 此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浓度测定及临床前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TOF2)鉴定重组人FKBP1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最新的生物质谱技术-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TOF2)鉴定重组蛋白质rhFKBP12.方法通过ESI-MS测定rhFKBP12分子量及ESI-MS/MS测定其胰蛋白酶酶切后肽段的序列和数据库查寻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rhFKBP12的测定分子量为11 820.38,与理论值相比测定误差为0.007%.ESI-MS/MS测定出的两个肽段的部分序列分别为QVETMS和EEGVAQMSV,用这两段序列查寻数据库的结果表明rhFKBP12的结构正确.结论 ESI-MS/MS是鉴定蛋白质的灵敏、快速和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质谱在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0 0多年前德国著名科学家E .Fischer开始了糖的研究 ,192 3年M .Heidelber和T .Oswald提出细菌的抗原部分是多糖而不是蛋白质 ,因此 ,糖类的生命科学几乎与蛋白质的生命科学同时诞生。但是 ,糖类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蛋白质和核酸研究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认为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能量资源 ,例如动物体内储存的糖元和植物体内储存的淀粉 ,或者是作为结构材料 ,例如植物细胞的纤维素等 ,而且 ,糖类的纯化处理和结构鉴定都较为困难。近来 ,由于对糖类的生物学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例如糖结合物在细胞识别、细胞… 相似文献
19.
20.
地非三唑的RP-HPLC法测定及其体外代谢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为研究抗早孕新药地非三唑(DL111-IT)的代谢作用机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建立其体外代谢的RP-HPLC测定法。方法以Lichrospher ODS-C18为色谱柱,甲醇-pH 7.5磷酸盐缓冲液(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1,地西泮为内标,对鼠肝微粒体孵育液中DL111-IT的RP-HPLC法进行方法学研究。应用建立的方法对DL111-IT在不同来源的鼠肝微粒体中的体外代谢进行试验。结果DL111-IT浓度在1.01~101.0 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不同浓度下测得平均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2±4)%和(100.3±1.9)%(N=5);DL111-IT在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 β-萘黄酮组明显快于其他组。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DL111-IT的体外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