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癫痫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癫痫门诊收治的65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老年癫痫患者占所有就诊癫痫患者的2.8%。70.8%为部分性发作,24.6%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6%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发病原因:40.0%为脑血管病,其余主要为脑外伤、脑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缺氧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低血糖等,20.0%原因不明。常规脑电图异常率44_4%,动态脑电图异常率84.2%。80.0%患者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及托吡酯,73.1%为单药治疗,治疗后88.5%发作减少,9.6%未再出现发作,1.9%发作加重。结论老年癫痫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癫痫,有明确的病因,部分性发作比例高。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因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且病情复杂,抗癫痫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小剂量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老年癫痫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癫痫门诊收治的65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老年癫痫患者占所有就诊癫痫患者的2.8%。70.8%为部分性发作,24.6%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6%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发病原因:40.0%为脑血管病,其余主要为脑外伤、脑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缺氧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低血糖等,20.0%原因不明。常规脑电图异常率44_4%,动态脑电图异常率84.2%。80.0%患者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及托吡酯,73.1%为单药治疗,治疗后88.5%发作减少,9.6%未再出现发作,1.9%发作加重。结论老年癫痫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癫痫,有明确的病因,部分性发作比例高。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因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且病情复杂,抗癫痫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小剂量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停药前行录像脑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停药前脑电图异常率。方法对58例无发作癫痫患者在拟停药前应用尼高力癫痫监测系统实施录像脑电图监测。结果58例患者中,发现19例异常,异常率为32.8%,其中出现在睡眠中12例,占63.2%,病史12个月以上者11例,三药联合治疗者13例,占68.4%,全面性发作者8例,占42.1%。结论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停药前实施录像脑电图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恢复者。国际抗癫痫协会认为:“反复频繁或持续的发作所致固定而持续的癫痫状态”即为癫痫持续状态。持续状态的病死率为4.2%~44%。临床上,寻找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对降低癫痫病人致残和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5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继发性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癫痫与卒中部位的关系、脑电图特征及治疗结局。结果早发性癫痫30例,占66.7%;迟发性癫痫15例,占33.3%。单纯部分性发作1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病变部位多位于脑皮质,包括额叶13例、颞叶6例、顶叶4例、顶枕叶3例、顶颞叶3例、基底节16例。23例接受脑电图检查,正常12例、异常11例(包括广泛性异常伴尖棘波7例、棘慢波4例)。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控制癫痫后,随访1年,22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3例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癫痫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性癫痫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脑皮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控制癫痫发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BECCT98例的脑电图分析。大多数病者在入睡后30分钟至60分钟发作,少数于晨间觉醒前发作。虽多为典型的局限性发作,而合并全身发作占17.3%。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其既往史及家庭史有少部分阳性。大多数患者脑电背景活动正常。异常脑电图以一侧中央—中聂区高幅棘波或棘慢波居多。清醒状态下脑电图未见异常37的,再行睡眠诱发全部获得阳性结果。BECCT临床和脑电图的表现特征以及良好转归和传统的颞叶癫痫、部分性癫痫截然不同。本文结合文献有关脑电图对BECCT的诊断、表现形式及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37例出现影像学异常,异常率为80%。癫痫发作类型: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19例(41.3%)、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13.04%)、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15.22%)、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8例(17.39%)、持续状态6例(13.04%)。脑电图表现:呈边缘脑电图4例(8.7%)、轻度异常8例(17.39%)、中度异常20例(43.48%)、重度异常14例(30.43%)、首次脑电图检测出现癫痫波(尖波、棘波、棘一慢波综合)14例(30.43%)。结论:病毒性脑炎易继发癫痫,MRI提示额、颞叶、皮层、海马等部位受累以及EEG提示中、重度异常与癫痫明确相关。  相似文献   

8.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及脑电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具有中央一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方法 对78例BECC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3-14a,其中5~10a发病者62例(80%);发作频度变异大,以短期发作数次者及偶发者为主,占67%(67/78);72例(92.3%)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部分性发作63例(80.8%),其中继发全身性发作者24例,发现时即为全身性发作15例(19.2%);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见一侧或双侧中央和/或中颞区有尖波或棘波发放,清醒脑电图阳性率55.4%,睡眠脑电图阳性率92%;绝大多数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疗效满意,占93.2%(69/74),但发作停止≥1年者复查EEG仅部分恢复正常。结论 BECCT是一种与睡眠密切有关的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部分患儿可伴有全身泛化,脑电图为中央、颞区局灶发电,脑电图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脑电图辅助诊断的阳性率。本病预后良好,早期诊断有助于对患儿的良好预后尽早做出判断,从而减轻患儿及家庭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癫痫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铅山县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5例癫痫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脑电图及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癫痫的痫样放电率及非特异性异常率,同时分析所有癫痫患者经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的痫样放电发作时间。结果 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的总异常率高于常规脑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65例癫痫患者中,仅在清醒时发生痫样放电5例,仅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痫样放电21例,在睡眠及清醒状态下均发生痫样放电13例。结论癫痫患者经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不仅可提高痫样放电及非特异性异常检出率,而且可初步确定癫痫发作时间,为临床制定干预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时对患者脑电图癫痫样波和背景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54例难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进行托吡酯添加治疗,并在基础期、托吡酯加量期及稳定期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 加用托吡酯后,19%的患者发作停止,总有效率达65%;48%的患者出现轻-中度副反应。在治疗有效的患者(发作减少≥50%)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显著减少或消失,但有9.3%的患者癫痫样放电反而增多;托吡酯所致EEC背景活动异常(38.9%)表现为0活动和δ活动增多,α活动减少。结论 托吡酯是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有效辅助治疗药物,癫痫样脑电活动的减少平行于发作频率的减少;托吡酯必须在脑电图的监测下缓慢增加剂量以及早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与此相关的EEC变化为慢活动增多。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痫性发作常见,卒中后痫性发作与卒中的类型、病灶的部位、大小及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等有关,临床上大部分卒中后痫性发作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部分患者发展为癫痫的持续状态,根据卒中的病史、痫性发作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部CT或MRX等诊断不难,卒中后痫性发作者应给予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卒中患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脑电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医院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的60例卒中患者资料,依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对照组(卒中后无癫痫发作),每组30例。收集两组资料,分析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观察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表现。结果 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卒中病灶位置为皮质下、病灶范围大(梗死直径>3.0 cm)、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电解质紊乱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5分是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P <0.05);两组60例卒中患者中,癫痫发作占比50.00%(30/60),其中早发型癫痫占比56.67%(17/30),迟发型癫痫占比43.33%(13/30);试验组尖波出现频率、慢波出现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均异常,轻度异常占比33.33%(10/30),中度异常占比60.00%(18/30),重度异常占比6.67%(2/30)。结论 卒中患者癫痫发生率较高,发作类型以早...  相似文献   

13.
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总结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为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结果枕叶癫痫的视觉症状表现为8例视物模糊,发作性盲点或视物变形,发作过程不伴意识障碍,可对答问题,属于简单部分性发作。1例出现视幻觉后有恶心、呕吐发作;4例出现视觉症状后头痛剧烈,1例不能回忆整个过程,属于复杂部分性发作。运动症状表现为继发全身泛化28例,偏转发作12例;肌阵挛发作4例;自动症2例;偏身抽搐2例。脑电图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枕叶的癫痫样放电。结论枕叶癫痫是一组有特征性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掌握其临床发作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常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为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362例儿童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普通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2例患者中,普通脑电图检查正常的患者278例,占76.80%,异常的患者84例,占23.20%,异常者符合癫痫的脑电图改变;24小时脑电图检查大致正常的34例,占9.39%,异常的患者328例,占90.61%,异常者均符合癫痫的脑电图改变;24小时脑电图对癫痫患者的检出率较普通脑电图更高(χ2=330.68,P<0.05)。结论儿童精神障碍患者脑电图异常符合癫痫患者的脑电图改变,儿童精神障碍为癫痫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脑电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7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行持续脑电监护4 ̄24小时(利用长程视频脑电监护系统)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270例病人中,有脑电图异常者60例,占22.2%,其中7例出现癫痫大发作。结论 持续脑电监护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有癫痫发作倾向的病人,为预防和治疗癫痫发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脑电图检查对于癫痫来说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在发作间歇期有40-45%显示正常脑电图。为设法提高癫痫病人的阳性率,我们采用了美解眠诱发试验脑电图,。设癫痫组及对照组(均为正常脑电图共74例),两组对照观察有非常显差异(x^2=25.65,P<0.01),提示:美解眠诱发试验脑电图显提高了癫痫病人的脑电图阳性诊断率及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鞠琴 《工企医刊》2002,15(6):12-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652例住院确诊的首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652例脑梗死患者中继发癫痫56例(8.59%),其中2周内发生率为26例(46.43%),2周后发生率为30例(53.57%)。脑梗死后癫痫发生在脑叶梗死者占82.1%,以颞叶最多,可见其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单纯部分性发作29例(51.8%)。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与皮层梗死密切相关,以部分性发作为多见,大面积脑梗死易继发癫痫持续状态,死亡率高。癫痫发生的机理,多与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儿童患者中不明原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癫痫相关基因突变的比例及类别,并分析其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就诊的85例不明原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资料,回顾性分析癫痫患儿相关基因检查结果及发病特点.结果 不明原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患儿中癫痫相关基因突变占比为54.12%(46/85);癫痫相关突变基因主要为SCN1A基因,所占比例为47.83%(22/46),其次为SCN9A、GRIN2A、CNCNA1A和KCNQ2基因突变,所占比例依次为15.22%(7/46)、6.52%(3/46)、6.52%(3/46)和4.35%(2/46),其余占比均为2.17%(1/46);基因突变患者和未发生基因突变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Z=-3.497)、生长发育情况(χ2=5.6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明原因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中癫痫相关基因突变在病因中占较大比例,基因突变导致的儿童患者发病年龄早于其他病因,且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癫痫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频率与受伤部位、外伤程度以及受伤时间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二便失禁,苏醒后常伴有头痛健忘、精神疲惫等症状。癫痫发作频繁.持续不断.两次发作之间无清醒状态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可致脑缺氧,使病情加重,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颅脑损伤病人癫痫的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24h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诊断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24h动态脑电图在小儿癫痫和非癫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在常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与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查。另外再选取同期住院的非癫痫小儿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同样给予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动态脑电图的痫样波检出率为88.93%,常规脑电图的痫样波检出率为29.4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的痫性放电率为65.2%,非癫痫组的痫性放电率为8.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癫痫患者的痫样放电时相为觉醒期、睡眠期以及睡眠期和觉醒期,各占11.6%、48.2%和40.2%。结论:24h动态脑电图在d,JL癫痫疾病诊断中痫样波检出率比较高,诊断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