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随访率90.6%,随访时间为11-88个月。结果:全组死亡47例,生存113例。浸润性导管癌占全部患者的79.4%。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占56.3%。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74.1%和56.3%。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TNM分期、激素受体、HER2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激素受体和HER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激素受体和HER2受体。  相似文献   

2.
老年乳腺癌140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周权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04-1506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观察140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40例老年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4.9%。90%的患者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中位就诊时间为4个月,60%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78.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占73%。全组患者5总生存率为69.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分期、脉管瘤栓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和脉管瘤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手术和内分泌治疗是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淋巴结状态和脉管瘤栓。  相似文献   

3.
16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16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筛选预后不良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病理切片相关指标,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3年生存率为87.0%,5年生存率为77.0%;3年局部复发率为7.1%,3年远处转移率为21.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情况、PR、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绝经情况、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乳腺癌分为4种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和三阴型,分析各亚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全组Luminal A型63例(36.6%),Luminal B型61例(35.5%),HER-2型14例(8.1%),三阴型34例(19.8%)。Luminal A型患者的原发肿瘤较小,病理分期较早,较好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亚型(P<0.05)。全组有完整随访资料者157例,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四种分子亚型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94.7%、93%、84.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Luminal型所占比例较高,Luminal A型患者有最高的生存率,三阴型患者的生存情况最差,分子分型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为老年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利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特异性死亡和非乳腺癌死亡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SEER数据库中2006年至2010年期间年龄≥7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利用R统计软件中的“cmprsk”包进行竞争风险模型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共纳入31 8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13 075例在随访中死亡,其中,3 735例因乳腺癌死亡,9 340例因非乳腺癌死亡。患者1年、3年及5年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分别为1.47%、5.39%及8.71%,非乳腺癌死亡率分别为2.17%、8.49%和15.7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单身状态、黑种人、雌激素受体阳性、低分化、较晚T和N分期及未接受放疗是影响老年患者乳腺癌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高龄、单身状态、雌激素受体阳性、较晚的T分期等是影响老年患者非乳腺癌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更多因非乳腺癌死亡而不是乳腺癌,其接受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特异性死亡和非乳腺癌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首诊的441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全组乳腺癌分型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及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1%、18.2%、19%和13.8%.随访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61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无病生存期与分子分型、淋巴结状态、ER及PR状态有关;多因素分析示ER、HER2-2及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能够准确反映乳腺癌的预后,Luminal型预后最好,而HER-2型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研究177例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规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7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年龄、绝经状况、淋巴结清扫、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初发到治疗的时间、术式、病理类型、手术地点等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随访率为82.49%,其中仅53例患者(29.94%)接受了规范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规范组与非规范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11%和93.58%,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6%和61.57%,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与Ⅱ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的独立因素还包括绝经状况、HER-2状态(P<0.05),而年龄、淋巴结清扫个数、TNM分期、初发到治疗时间、病理类型不能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后规范辅助治疗、绝经状况及HER-2与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保乳治疗的20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状况、Ki-67指数、HER-2表达状况、神经脉管浸润情况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月经状态、淋巴结状态、Ki-67指数及神经脉管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月经状态、淋巴结状态及Ki-67指数与保乳治疗的预后具有相关性(P <0. 05)。结论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与预后无相关性。绝经、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是影响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东 《河北医学》2013,19(10):1501-150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可能病因学以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6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根治性手术组、姑息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并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根治性手术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49.8%,27.9%;姑息手术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5%,1.3%,0%;保守治疗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0%。三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单发或多发、门静脉、淋巴结、腹膜转移、手术方式等影响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肝内复发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组织学分化程度、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涛  陈晓品 《重庆医学》2007,36(19):1955-1957
目的 分析13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自1996年5月1日~1997年12月31日本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38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绝经情况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据SPSS15.0软件多元回归分析患者10年总生存率与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及PR均显著相关.而与ER、绝经情况和年龄无明显关系;患者10年远处转移发生率、10年局部复发率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结论 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PR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乳腺癌是有价值的、独立的预后因素.没有证据证明年龄及绝经情况是有意义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耐药蛋白HER-2、MGMT、GST-π、P—gP、Top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与ER、PR状态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MGMT、GST-π、P—gP、TopⅡ的表达,同时取10例良性乳腺疾病及10例癌旁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52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MGMT、GST-π、P-gP和Top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率分别为36.5%、61.5%、44.2%、38.5%和51.9%。HER.2的表达与原发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它的表达与ER、PR水平呈负相关(r=-0.67,P〈0.05)。GST-π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但与ER,PR水平呈负相关(r=-0.36,P〈0.05);P—gP与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Ⅱ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在不同年龄、不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各处理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ER、PR状态无关。结论联合检测HER-2、MGMT、GST-π、P—gp、TopⅡ、ER和PR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7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ET方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及疗效评估,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术前临床疗效评价CR 21例,PR42例,SD15例,PD 0例,有效率为80.77%(63/78)。pCR15例(19.23%)。组织学分级与临床有效无关(P>0.05),但与pCR有关(P<0.05),肿瘤分级、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与临床有效及pCR有关(P<0.05)。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组织学疗效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较高,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以及p5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这些分子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2.9%,ER,PR,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76.2%,73.0%和55.6%,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CK5/6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理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CK5/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75例乳腺癌组织中CK5/6(+)表达为17.7%,CK5/6(-)表达为82.3%.②CK5/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CK5/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5/6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R( -)、PR(-)的患者中,CK5/6的表达阳性率高;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以及HER2(+)与HER2(++)、HER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K5/6在26例ER、PR和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65.2%,在13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11.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CK5/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CK5/6在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CK5/6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CK5/6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④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柴小兰  韩渊 《海南医学》2009,20(7):7-10
目的研究乳腺癌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nm23和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浸润性乳腺癌C—erbB-2、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1)C—erbB-2表达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肿瘤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2)mn2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3)C—erbB-2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与PR表达无统计学意义;nm23表达与ER、PR表达呈无显著性正相关,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erbB-2、nm23、ER及PR的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4
目的研究术前CEA、CA153水平在早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7年1月在泰安市肿瘤防治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232例。利用生存曲线分析术前CEA、CA153水平与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同时,对术前CEA与CA153水平、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ER、PR、HER-2状态进行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血清标志物CEA、CA153水平、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PR、HER-2状态为独立的预后因素,而ER虽然在单因素分析中与DFS相关,但是并非独立的预后因素。年龄与DFS不相关。结论术前CEA、CA153水平是早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标志物CEA、CA153水平较高者DFS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7.
青年期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莲 《河北医学》2009,15(9):1036-1038
目的:探讨青年期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青年期乳腺癌的发生率、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分布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预后。结果:青年期乳腺癌占同期全部乳腺癌的8.6%(153/1789),1990年以前和以后分别占6.1%及9.8%,浸润性癌占98.6%,淋巴结转移者占80.4%,ER阳性率64.8%,青年期乳腺癌的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仅41.3%(33/80)。以上因素与中老年乳腺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青年期乳腺癌有多项不同于中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EGFR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例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42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表达百分率为4.8%,EGFR(-)或(±)表达百分率为95.2%.②EGFR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和组织学分级Ⅱ与Ⅲ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织学分级Ⅰ与Ⅱ,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GFR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R(-)、PR(-)的患者中,EGFR的表达阳性率低;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 HER2(++)、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EGFR的表达与ER、PR表达状况无关联性.EGFR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EGFR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黄贵  邰亦成  王磊  张磊 《重庆医学》2017,(35):4966-4968
目的 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BCT)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于该院行BCT的患者3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肿瘤TNM分期、病理类型、切缘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Ki-67.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行BCT后局部复发率为10.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型和ER/PR比值均对年轻患者BCT后局部复发无影响(P>0.05);淋巴结转移、切缘状态、Her-2和Ki-67均可影响年轻患者BCT后的局部复发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Her-2和切缘状态为年轻患者BCT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淋巴转移、Her-2阳性和切缘状态是年轻乳腺癌患者行BCT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16、p21和cyclinD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上p16、p2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比较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p16、p2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58.3%、41.7%,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p16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相关。p2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ER相关(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p21、cyclinD1蛋白表达不相关(P>0.05)。p21蛋白表达与cyclinD1蛋白表达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有: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和p16、p21、cyclinD1蛋白(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状态和p16、cyclinD1蛋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p16、p21蛋白的失表达和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p16、p21蛋白是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客观指标,cyclinD1蛋白表达与ER有关。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以及p16、p21、cyclinD1蛋白表达可能是判断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有效指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