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是体外检测人体细胞免疫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人体血液T——淋巴细胞表面有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的E受体,在体外可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结,利用这一特点来测定人体血液T——淋巴细胞的含量.以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白血病患者机体免疫状况的检测,尤其是动态的检测,这对判断患者病情的转归,免疫能力,药物疗效,甚至对药物的筛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有关机体免疫的检测方法较多,此不赘述。最近我们采用耳垂血,对收住我院内科血液病房的急性白  相似文献   

3.
关于 E 玫瑰花结形成试验,在国内外已见有很多报导。但由于操作手续繁杂和试剂来源不易,故影响了此项试验的开展。我室在工作中改进摸索了较为简易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试剂和设备,适于基层临床单位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E—玫瑰花结试验的观察结果,目前多采用高倍镜检法,该法出报告快,但不能保存标本,故影响复查。至于E—玫瑰花结的染色标本,以往多采用瑞氏—姬姆莎氏染色,在这种染色标本中,绵羊红细胞与人淋巴细胞对比,颜色不够鲜明,以致影响判断结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比较理想的染色方法,即美兰—沙黄(MBS)染色法。现介绍于下: 方法与结果一、试剂配制: 1.美兰稀释液:按常规法配制。2.0.5%沙黄液:用蒸馏水配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重视了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认识到细胞免疫及免疫功能失调对肝炎发病有着重要意义。1977年以来我们应用E一玫瑰花结形成试验(E—RFT)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观察了各型肝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状况。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人体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吸附绵羊红血球的受体,两者相遇时羊血球可粘附在淋巴细胞周围,形成玫瑰花样细胞团,故名为非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反应,也有称自发性玫瑰花结形成反应,或E玫瑰花结形成反应,简称为E、R、F、C。这种现象与担负细胞免疫功能的“T”细胞有关,当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E、R、F、C也低下,故E、R、F、C为人体外测定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腐植酸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关于其疗效的作用机理有种种探讨,其中之一就是对免疫的影响作用。但腐植酸对机体免疫的功能究竟有何作用,大家的看法尚不一致。有人认为泥炭腐植酸制剂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河南医科所对巩县黄腐酸的抑瘤作用,试图用增强免疫来解释,但在稍后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合作的研究中,未能证实这一点。而医科院肿瘤所对吐鲁番和湛江腐植  相似文献   

8.
玫瑰花结试验是测定人体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这一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了解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兔疫状态,常用于  相似文献   

9.
在免疫学教学实验中,人们习惯采用人淋巴细胞及绵羊红细胞做E花环试验,但材料来源不易,为此笔者采用豚鼠淋巴细胞和家兔红细胞代替人淋巴细胞和绵羊红细胞做试验,取得同样满意效果,克服了取材难的问题,为教学实验改革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药敏试验初步观察王明训,傅承彬,时昊,马建军鉴于个体间对同一化疗药物效应有较大差异,因此用药敏试验指导个体化疗,对提高疗效,减轻患者负担均有重要意义.最近我们用白血病细胞密闭式体外培养系统和核仁形成中心区嗜银蛋白(AgNOR)检测技术,对10例...  相似文献   

11.
小白鼠红细胞玫瑰花结试验(MRFC试验)是一种B淋巴细胞的玫瑰花结试验。该方法既简便又灵敏,在国内未见临床应用的报告。本文报导健康人群的正常值,并探讨在慢性鼻炎诊断上的应用。经9例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测定,健康人MRFC的百分率是5.5~10%,平均7.7%,SD=1.32,慢性鼻炎患者是7.5~13.5%,平均10.8%,SD=2.33。这结果显示,慢性鼻炎患者MRFC的含量较之健康人为高。经t测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RFC试验对慢性鼻炎的诊断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免疫学的日益深入发展,了解免疫在现代医学理论,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免疫学理论方面的报导文献浩瀚,免疫学的应用技术繁多。本室为配合教学,科研以及临床观察,了解人体细胞  相似文献   

13.
现已确认,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是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机体细胞免疫状况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不能及时消除突变细胞所致。我们在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解病人细胞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用玫瑰花结反应法测定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比值,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急白M_4型),较为少见,发病急,病程短、预后差。为探讨本型的免疫状态,我们对附院一例急白M_4型患者进行了E玖瑰花及ME玖瑰花试验。病例报告及检查结果患者赛某,女性,28岁,哈族牧工,以发热一月,于84年3月5日入院。入院检查:T38℃,P130次/分,BP90/40mmHg,皮肤粘膜有出血斑点,下肢可凹性浮肿,全身浅在淋巴结肿大,两肺有干湿性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及肺動脉瓣区SMⅢ,肝肋下4cm,脾肋下5 cm,均有触痛。Hb2.5g、  相似文献   

15.
E玫瑰花形成及其临床应用是观察淋巴细胞受体的方法。建立玫瑰花试验的方法很多:如观察B细胞SmIg受体、C_3受体和抗原抗体复合物受体的EA、EBV和HuBLA玫瑰花试验,观察B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的AEC、EA—OX和AgG—IgG玫瑰花试验,观察T细胞的绵羊红细胞受体和人类T细胞抗原的抗体受体的E和HuTLA玫瑰花试  相似文献   

16.
1975年10月我们以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检测了慢性肝炎病人67例,其中住院21例,门诊46例,并与正常人组(大部分为输血员,小部分为健康职工)29例对照。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转移因子注射液用于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转移因子是猪、牛等动物脾脏产生的一簇多肽或蛋白质激素,具有促使淋巴于细胞分化及产生有细胞免疫活性的T细胞亚群的功能。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血红细胞(SRBC)受体,即E受体。将分离的T淋巴细胞与SRBC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与SRBC结合形成E玫瑰花环。T淋巴细胞经45℃加热1h处理可脱去E受体,转移因子町使T淋巴细胞的E受体恢复。本文采用脱E受体的E玫瑰花环试验测定转移因子的活性并对E玫瑰花结、淋巴细胞及脱E受体淋巴细胞稳定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细胞介质、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的比例,环境温度、离心速度及戊二醛固定等对E_α瑰花的影响,提出了适宜实验条件的建议,并对造成E_α玫瑰花实验不稳定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刘士廉等报告了用山羊血代替绵羊血作 E 玫瑰花环(ERFC)试验,提出了山羊血可作 ERFC 试验的理论依据。为了探讨与两种羊红细胞形成 ERFC 的受体是否都为 E 受体,我们作了一些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上用两种羊红细胞作了70例正常值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头针疗法是针刺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对应头皮部位,是治疗脑源性疾病和皮层内脏相关的疾病为主的一种新疗法。我院从1970~1975年9月份先后用头针治疗了脑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脑出血及其后遗症、高血压病、舞蹈病、巴金森氏病、小儿夜尿等,现初步总结分析如下: 头针的操作方法及选区 (一)针的选择一般用2.5~3寸的26~28号针。 (二)体位坐位或平卧、侧卧均可。 (三)操作方法进针方法,选好刺针局部,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快速将针刺入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