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先天性发育不良的血管畸形,个别报道还认为其与遗传、辐射、外伤、妊娠有关[1-5]。然而发生于外伤后的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SECH)比较少见。现报告本院2017年10月收治的1例外伤后胸椎SECH,并对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近10年来已报道的国内外该类型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着重探讨SECH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CH)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1月18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椎管内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Aminoff-Logue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患者脊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8例患者术前均有相应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术前均行脊柱MRI检查,其中6例术前MRI检查有典型的CH表现,其MRI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17例为单发,1例L2~L3和S1节段各1个肿瘤,10例肿瘤累及2~3个节段。手术均经后正中入路,3例急性发病患者在出血急性期急诊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在发现肿瘤早期(1周内)行肿瘤切除术,17例单发病例均行肿瘤全切除,另1例患者仅切除引起症状的L2~L3节段肿瘤,无症状的较小的S1节段肿瘤未行手术切除;手术时间170±20min,术中出血量280±40ml,术中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CH。术前Aminoff-Logue评分3~11分,平均6.0±2.8分;术后0~11分,平均4.2±3.8分,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脊髓功能Aminoff-Logue分级12例较术前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2例恶化,无死亡病例。随访2个月~5年,平均30个月,8例门诊随访患者影像学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其余患者电话随访,症状较术前改善7例,无明显变化3例。结论:MRI检查有典型的CH表现时对椎管内CH有诊断价值;对于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椎管内CH患者,应积极、早期行肿瘤切除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62岁,因"胸背痛5年,双下肢走路不稳4年,加重半年"于2014年9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不能独立行走,双侧乳头以下部位痛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Ⅲ级左右,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活跃,双足趾深感觉减退(定位模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上肢查体正常。MRI提示:上胸段(T3~5)椎管内硬脊膜背侧条索状占位病变。T2WI呈  相似文献   

4.
椎管内原发性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然而,原发于椎管内的血管瘤并不多见。MRI与CT等检查手段的出现,对椎管内原发性血管瘤在诊断上又有了新的认识[1]。我院自1987年至1995年,共收治椎管内原发性血管瘤7例,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病人的3.1%。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为45.86岁(23~64岁)。均为慢性发病,平均病史2.3年(1~5年)。首发症状为双下肢乏力、麻木等5例,双上肢麻木、疼痛1例,腰痛1例。入院查体发现病人均有明显的感觉障碍,肌力下降4例,Babinski氏征阳性5例,踝阵挛阳性4例。肿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6岁.因"颈肩部酸痛伴双下肢麻木1个月,胸部以下感觉、活动及大小便功能丧失14h"入院.入院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弯,颈软,无抵抗,C7-T2棘突间压痛、叩击痛阳性,局部无肿胀,颈部活动稍受限,乳头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四肢无畸形,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各对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跟腱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 46岁 干部 病案号111075左侧腰腿痛三年,加剧八个月于1989.9.11入院。患者于86年初出现下腰部酸痛逐渐发展到左下肢疼痛,三年来经常性发作并缓慢加重。89年元月以来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夜间尤甚、不能平卧、休息亦无改善。疼痛从左侧腰臀部及大腿后内侧为主向  相似文献   

7.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变的血管仅覆盖单层内皮细胞。由于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其诊断多因超声、CT或剖腹探查而确立;少数病人可有腹痛、饱胀感或发现腹部包块;极少数病人可由于血小板的积聚及破坏,出现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卡-梅综合症Kasabach-MerrittSyndrome)及巨大血肿。多数患者无需外科治疗,但需行定期超声波或CT检查。当患者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如肿瘤破裂或诊断不明时,可行手术治疗。1987~1997年的十年间,共有2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4例为女性,2例男性,平均年龄(47.5±12.4)岁,瘤直径为2…  相似文献   

8.
海绵状血管瘤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海绵状血管瘤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海绵状血管瘤所在部位,瘤体大小,瘤腔内血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皮下较表浅又不累及神经、肌腱等重要功能组织的血管瘤采用高频电毁损,瘤腔内血流速度缓慢易于硬化剂停留者使用硬化剂注射,瘤腔交通支发达,血流速度较快不利于硬化剂停留者应用铜针留置,这三种方法再结合手术切除,畸形整形复,结果:治疗24例都取得较好效果,外形良好,血管瘤无复发。结论:根据不同部位及血流速度,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是更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高.而发生于妊娠分娩期的脑血管病直接影响母子两代.海绵状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属于血管错构的出血性病变。妊娠合并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临床上少见,笔者报告1例典型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2岁。5年前开始发生反复发作的腹部阵发性绞痛。近2年定位于右上腹,疼痛向背部放散。进油食使症状加重。超声波及造影检查,均报告胆囊浓缩功能差。按慢性胆囊炎治疗无效。因发作逐渐频繁,常需杜冷丁止痛,查体仅见胆囊区有压痛,决定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灰白色,可压缩,底部有一黄豆粒大硬块。剪开胆囊仅见内壁血管显露,呈放射状。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肌层内海绵状血管瘤,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1.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告了1985 ̄1995年收治的8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除12例因其它合并症未行手术治疗外,余73例均行手术治疗,并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分别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满意,其症状,体症均不同程度消失或改善,肿瘤直径缩小,随访0.5 ̄6年未见再增大。作者体会到,治疗时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和栓塞材料,文中还阐述了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新观念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46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8月余来本院就诊。患者8月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每次疼痛发作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心慌气短及返酸、嗳气等不适。自认为胃病,服  相似文献   

13.
病人 女 ,72岁。咳嗽、咳痰反复发作 2 0个月。初为干咳 ,后咳少许白粘痰。偶有发热 ,伴夜间盗汗 ,无胸痛、胸闷。查体无明显异常。X线胸片示右上肺尖前段肺不张 ,密度不匀 ,右上肺纹理稍聚拢 ,水平裂上移明显。CT片示右上肺及前段致密影 ,肺门淋巴结不大。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上肺尖、前段开口狭窄 ,后段开口下可见一新生物。组织学检查见支气管粘膜呈慢性炎症改变 ,刷片未找到抗酸杆菌。多次痰检未发现结核杆菌。术前诊断为右上肺良性肿瘤。2 0 0 2年 2月在全麻下剖胸手术。术中见该肿块位于右肺上叶尖前段 3cm× 2cm× 2cm大小 …  相似文献   

14.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自1991年3月以来,对3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经1~3次介入治疗,28例痊愈,8例病灶区缩小50%、3例缩小30%,全组自觉症状消失,取得满意的近期效果。本文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诊断、栓塞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血管造影有助于肝脏肿瘤良恶性判别,经导管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9岁,间断性右上腹隐痛1周.超声示胆囊占位性病变,于2007年6月18日收入院治疗.除觉右上腹隐痛外无其他不适,体检一般状况良好.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上腹无压痛,未及肿块,肝、脾、双肾未触及.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出现腰部及左下肢疼痛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胀痛,并逐渐出现左臀部及左下肢针刺样疼痛,以体位变化、平卧或行走时疼痛明显。近1周症状逐渐加重。病程中无突发腰背部剧烈疼痛史,无大小便障碍。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腰骶部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下肢肌力Ⅲ~Ⅳ级,肌张力稍低,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左下肢前分痛觉减退,鞍区感觉无异常,肛门括约肌无松弛,无脑膜刺激征。腰骶段MRI显示,在L2~3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脊膜下偏左侧见一类圆形占位病变,约20 mm×20 mm,病变大部分呈…  相似文献   

17.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由于影像技术的普及与提高,该病的发现率和报道也日趋增多.目前对该病的起因及来源尚存在许多疑问,治疗标准也各有不同,因此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常有分歧:对于体积较小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长期随访固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但在如何判断瘤体是否会增大以及选择大血管周围血管瘤合适的手术时机,以避免更大手术创伤和风险时,却十分困难,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8岁。1年前胸部X线检查诊断为右肺中叶肿物。以后曾数次复查胸部X线片,肿物无明显增大。经系统的抗结核和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于1997年10月收入院。查体:未发现异常体征。胸部X线片示右肺中叶近肺门处有一肿物约2cm×2cm,类圆形,边缘...  相似文献   

19.
20.
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治体会许国平,王永惜,蔡教誉,洪建文,文锡荣,杨深泉,余锡坤,潘岳芝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高分辨率超声仪和CT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的肝血管瘤越来越多[1]。我科自1980年9月至1993年5月共收治肝海绵状血管瘤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