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刚  曹怀焱  贺检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78-179,18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4例(8.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3例(2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迅速恢复髋关节的正常位置,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肢疼痛及功能障碍,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死亡率,是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蒋荣刚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190-319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诊断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情况及1年后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指标均优于研究组(P<0.05);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更为显著,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科进行治疗的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和股骨头置换组,其中髋关节置换组55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组5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 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等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第1年2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差异不显著(P〉0.05);第3年及第5年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明显优于股骨头置换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均显著,但在远期疗效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组各34例,分别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疼痛率低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组 Harris 评分优良率为88.24%,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为76.4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程度和优良率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5.
李龙 《河北医学》2013,19(4):498-500
目的:讨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28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组2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失血量、总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2年疼痛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总时间明显长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失血量、总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全髋置换的患者(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短期疗效无明显区别,但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7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0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105例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住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愈合时间、手术耗时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同时愈合时间、手术耗时较长,住院费用高。两者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权衡利弊后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各35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2.0%,对照组优良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于半髋置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髓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半髓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追踪5年,研究组患者远期疗效(优良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追踪5年,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骸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半髋关节置换术更好的远期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振青  朱东海  葛武 《安徽医学》2013,34(5):606-607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34例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24 h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对近/远期的优良率进行分析。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24 h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随访1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术后随访2年、3年的优良率明显优于B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恢复快,出血量也比较少,但是从远期效果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讨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接受人工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关节功能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观察组,其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良率达62.5%,观察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各具有优缺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围手术期有很大优势,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Ⅰ组)及全髋关节置换术(Ⅱ组)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34例,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远期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Ⅱ组患者,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血量明显少于Ⅱ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88%,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5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Ⅱ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Ⅰ组,术后5年Ⅱ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各具有优缺点,近期效果基本相同,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65.0%,观察组优良率为91.7%;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5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术后1年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4 h引流量,并对比两组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3 a优良率分别为90.7%、62.6%、50.0%,观察组为90.6%、37.5%、28.2%,两组术后1 a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3 a优良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相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略优。  相似文献   

15.
卫林亭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17-141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上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19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24 h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在术后3年、5年的评分情况及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等优点,前者的远期疗效更加突出,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3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7.72%)高于对照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7%)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术后优良率高,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21例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B组12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结果:B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而两组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相对少的优点,临床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评估,选用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即全髋组和半髋组,每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为41例。全髋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半髋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明显多于半髋组患者(P<0.05),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全髋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半髋组患者(P<0.05)。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决定,身体状况较好者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年龄相对较大伴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邹岩山 《中外医疗》2012,31(30):2-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临床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液引流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具优点与缺点,总体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同意手术选择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全部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组)治疗,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HA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评价术后关节功能情况及随访术后治愈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失血量较多,平均住院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达Ⅰ期愈合。随访患者2—3年,只有实验组发生1例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无并发症发生,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实验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5±3分,对照组为9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均取得良好效果,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一般情况较半髋关节置换术略有不足,损伤程度略重,因此,推荐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