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麻疹病史及麻疹疫苗接种史对孕妇静脉血麻疹病毒(MV)IgG抗体水平的影响,为预测母传抗体对其婴幼儿的保护作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1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孕妇静脉血中MV IgG抗体水平。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的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高于阳性值同时均低于有效保护值,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的MV IgG抗体的阳性率与保护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MV疫苗接种史的孕妇其血清MV IgG抗体的GMC明显低于有MV病史的孕妇其血清MV IgG抗体的GMC,且两组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疫苗接种史组的保护率(37.9%)明显低于MV病史组的保护率(8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对孕妇体内MV IgG抗体无显著影响;不论是具有麻疹病史或麻疹疫苗接种史,其孕妇静脉血麻疹IgG抗体GMC对婴儿的保护率低,建议育龄妇女孕前再次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2.
王文思  安晓慧  朱丽君  赵玲  韩立新  方兴  王艳 《疾病监测》2022,37(10):1290-1293
目的 了解辽宁省扩大免疫规划实施10年后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为及时发现免疫薄弱人群,采取针对性免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采集辽宁省3个地市6个县(区)共计498名健康人群血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 本次监测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78%,GMC为851.10 m IU/m 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7.15%,GMC为40.90 IU/m L;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90.16%,GMC为330.93 U/mL。不同地区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和GM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麻疹GMC水平、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和GM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和GM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辽宁省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较高,风疹IgG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免疫薄弱人群及疾病传播流行存在的隐患,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采集360名健康人群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 结果 昌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22%,GMC达1 109.59 mIU/ml。 1 ~ 4岁与5 ~ 9岁年龄组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4,P>0.05)。 不同性别、户籍和免疫剂次人群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后,<1、1 ~ 4、5 ~ 8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昌平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本市成年人及重点年龄组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的MCV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山西和河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方法对采集的血清标本按1:10,1:20,1:40,1:80四个稀释度稀释后进行乙脑病毒中和试验,结果判定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方法并结合ELISA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测标本中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以临猗县最高(87.6%),其次是栾川县(58.2%)和万荣县(51.4%)。经χ2检验,临猗县与万荣县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2,P=0.000),临猗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高于万荣县,栾川县与万荣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6,P=0.226)。两个年龄组(≤40岁和40岁)中和抗体保护率比较显示,临猗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811),万荣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5,P=0.019),栾川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9,P=0.145)。结论三个县健康人群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不同,这可能与当地乙脑的流行状况以及疫苗的接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为制定消除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的要求,按健康人群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人体麻疹IgG抗体。结果 采集血清标本751份,麻疹IgG抗体阳性数699份,阳性率、保护率均为93.08%。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阳性率、抗体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地区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不同,应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基础免疫的质量,加强补充免疫,提高人群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萍乡铁路地区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萍乡铁路地区健康儿童麻疹免疫水平。方法 :按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萍乡铁路地区 1~ 14岁健康儿童 4 81人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4 81名健康儿童中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0 0 % (4 81/ 4 81) ,保护率为 6 1.75 % (2 97/ 4 81)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986 .0。不同年龄组及性别儿童的抗体保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在一定年限内麻疹疫苗 (Measlesvaccine,MV)的再免疫只能起到补漏而起不到加强作用 ,故规范接种 ,提高接种质量 ,提高麻疹疫苗有效覆盖率是确保有效免疫 ,控制疾病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陕西省铜川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麻疹疫苗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4区(县)随机抽取9个年龄组366份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2013年铜川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27%,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794.05 mIU/ml。不同区(县)、城市与农村间平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岁平均GMC显著低于1~、3~和15岁组。与2007年相比,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 铜川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近期不会出现麻疹流行。但4区(县)计划免疫工作发展不平衡,应加强农村和薄弱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建议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适时对7~岁重点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及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江门市麻疹疫苗(MV)基础免疫的效果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方法(1)对应该接受基础免疫的健康儿童按常规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内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麻疹抗体检测;(2)对江门市部分健康人群抽取外周血进行麻疹抗体检测。结果(1)2001~2003年基础免疫前健康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05%、17.57%和24.05%,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3.38、2.93和3.06;基础免疫后一个月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26%、97.30%和96.20%,GMRT分别为465.59、803.53和578.10;(2)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47%,GMRT为687.07,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江门市麻疹整体初免抗体水平较高,基础免疫是预防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20~40岁女性麻疹抗体水平,为8月龄以内(简称小月龄)婴儿的麻疹免疫策略和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20年大理州20~40岁女性4 908名,检测所有对象的麻疹IgG抗体,计算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收集所有调查对象所在行政地区、民族、年龄、区域(城区、农村)、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麻疹史。将麻疹IgG抗体≥250 mIU为麻疹抗体阳性,以麻疹Ig G抗体≥800 mIU定义为麻疹抗体有保护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麻疹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4 908名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4%,保护率为63.1%,麻疹抗体GMC为1 010.25 mIU/mL。各年份之间、不同行政地区之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MCV免疫史的女性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区域的女性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女性之间麻疹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10.
刘彦君  何左  徐然  管芳 《疾病监测》2019,34(7):630-633
目的了解2012 — 201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决策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每年采集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共28 459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结果不同年度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6年最低(89.6%),2013年最高(97.3%),其余年份均>90%。 不同年龄组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 17月龄和25 ~ 34岁年龄组阳性率较低;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不同剂次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3剂次的GMC最高,可达到1 921.1 mIU/ml。结论大理州基本形成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发生麻疹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但要警惕成年人麻疹发病的潜在风险;加强成年人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种或强化免疫等工作,提高抗体水平,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胡莹  陆培善  邓秀英  郭宏雄 《疾病监测》2022,37(10):1299-1303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18—2020年江苏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情况,对其麻疹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并结合近年麻疹发病情况,为麻疹消除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2020年江苏省7个市/县的健康人群,按年龄分为0~7月龄、8月龄至4岁、5~14岁、15~24岁、25~39岁、40~60岁共6个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并进行定量换算,计算其抗体阳性率、高浓度抗体率、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 共检测标本3 132份,抽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为79.25%,GMC为491.02 mIU/mL,高浓度抗体样品1 267份,占40.45%。具有1~4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中,IgG抗体阳性率为90.34%,GMC为741.31 mIU/mL。各年龄组之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192, P<0.001;F=174.734, P<0.001)。不同地区麻疹IgG抗体以及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45,P<0.001;F=19.946,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2016—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11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 杭州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9.48%(1 488/1 663),GMC为851.94 mIU/mL。各年龄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在58.28%(<1岁组)~98.01%(3~4岁组)(χ2=198.70,P<0.001),GMC在573.44 mIU/mL(<1岁组)~1 682.98 mIU/mL(1岁组)(F=23.12,P<0.01)。0、1、≥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不详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26%、89.19%、93.32%、91.00%(χ2=155.21,P<0.01),GMC分别为418.20、1 536.88、966.59、735.17 mIU/mL(F=21.68,P<0.001)。在有MCV免疫史人群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金华市本地人群与外来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乡镇或居委会为单位,分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本地人群每个年龄组抽取90人,共630人;外来人群每个年龄组抽取30人,共210人。以此840人为监测对象,采集合格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同时调查麻疹患病史、麻疹疫苗免疫史及基本情况。结果本地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92.54%、78.73%和1774.19 mIU/ml;外来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分别为66.67%、40.95%和269.90 mIU/ml。本地人群的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均明显高于外来人群(P=0.000)。本地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为82.38%(519/630),显著高于外来人群的12.86%(27/210)(χ2=333.75,P=0.000)。结论金华市本地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较高,外来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麻疹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本地人群。必须采取"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开展应急接种、给外来新生和新员工接种麻苗"等综合措施,来全面提高外来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铜川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陕西省铜川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铜川市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统计分析,采集腮腺炎患者唾液标本分离病毒,并在铜川市随机抽取健康人群采集静脉血检测腮腺炎IgG抗体。 结果 铜川市2004-2009年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155例,年均发病率为22.87/10万,发病呈现两个季节高峰,以5~15岁儿童发病为主,职业分布上以中、小学生为多;共采集健康人群血样452份,腮腺炎抗体阳性率74.7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830.51 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及GMC均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抗体阳性率7~10岁最高为100%,GMC 5~6岁最高为1923.14 U/ml,以后随年龄增加抗体阳性率及GMC均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近年来铜川市腮腺炎发病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铜川市腮腺炎流行是由腮腺炎病毒F基因型引起,今后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的重点人群是7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人群W135、Y群脑膜炎奈瑟菌人群免疫抗体水平,了解自然感染情况,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采集浙江省诸暨市0~74岁人群血清108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流脑W135、Y群多糖抗体IgG含量。 结果 1084名调查对象流脑W135群抗体阳性率为25.65%,人群保护性抗体比例为11.81%,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49 g/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973,P0.01),阳性率以30~39岁组为最高(39.66%);流脑Y群抗体阳性率为10.98%,人群保护性抗体比例为6.55%,人群抗体GMC为1.32 g/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832,P0.01),阳性率以20~29岁组为最高(17.21%)。 结论 人群对流脑W135、Y群普遍易感,应加强对脑膜炎奈瑟菌的监测,严防流脑W135、Y群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奉化市健康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奉化市健康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效果,为免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取8月龄儿童在接种MV前后血清标本,分别取1.5~2周岁儿童在复种MV前后血清标本各78与31份,用酶联吸附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抗体浓度(GMC)200 IU/ml判断为阳性.结果 初免前阳性率为2.94%(1/34),GMC为54 IU/ml,免后阳性率为100.00%(34/34),GMC为1352 IU/ml,为接种前的25倍;复种前阳性率为100.00%(78/78),其中低、中、高水平抗体阳性率分别占11.54%、78.21%和10.25%,GMC为1578 IU/ml,复种后阳性率为100.00%(31/31),中、高水平抗体阳性率达100.00%,GMC为2333 IU/ml,为复种前的1.48倍.结论 在保持高MV接种率的前提下,免疫成功率的高低是控制麻疹发生的关键;初免后儿童应于1.5~2周岁进行复种,可进一步提高儿童的麻疹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