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方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989-990
目的通过提高纤支镜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改善患者接受检查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11月198例纤支镜受检者采取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结果 198例纤支镜受检者中有1例难以忍受检查时的窒息感主动放弃检查,其余197例顺利完成纤支镜检查及治疗,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纤支镜引起的并发症的认识,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加强纤支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和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40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痛纤支镜组(Ⅰ组20例)和常规纤支镜组(Ⅱ组20例)。Ⅰ组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1μg/kg和丙泊酚2-3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Ⅱ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分别观察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麻醉后患者能在无知觉和无痛苦中接受检查,出现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很少,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变化不明显。Ⅱ组上述不良反应程度重,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鼻纤支镜气管检查治疗中患者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等镇静麻醉效果,探讨经鼻纤支镜气管检查治疗中使用镇静麻醉药物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需经鼻纤支镜气管检查治疗的尘肺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仅术前均予2%利多卡因和1%丁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B组术前均予2%利多卡因和1%丁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后应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进行镇静麻醉。结果 A组各年龄段患者术后收缩压升高明显高于B组(P均<0.01);A组术中术后收缩压升高率为56.00%;B组术中术后收缩压升高率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1,P<0.001)。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对患者血压升高有明显改善,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方便患者配合术者操作,明显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简单易行,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安全性。方法:纤支镜下配套活检钳摘除声带良性病变。结果:59例患者均成功摘除声带病变。结论:纤支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少,安全可靠,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就是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应用一定量的静脉镇静、镇痛药或吸入麻醉药使患者进入短暂睡眠过程,检查完毕后患者能迅速清醒,对整个过程无记忆,无痛苦,减少了常规纤支镜检查时患者应激反应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使检查得以顺利完成,有助提高检查效果与复查率。传统的纤支镜检查方法是采用局部表面麻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检查,易导致患者出现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使得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由于肺部疾病的复杂化,纤支镜的  相似文献   

6.
内镜技术在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应用已十分普遍。部分患者对纤支镜检查存在恐惧,害怕痛苦以及精神紧张,检查的不良刺激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诱发心血管等疾病。目前包括北京天坛医院等很多三甲医院开展了无痛气管镜术,麻醉的目的是便于检查顺利进行,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但大多数基层医院仍沿用传统的麻醉方法,即在咽部作局部表面麻醉,致使部分患者无法行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8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痛纤支镜组(Ⅰ组35例)和常规纤支镜组(Ⅱ组33例)。Ⅰ组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1μg/kg和丙泊酚2~3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Ⅱ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麻醉后患者能在无知觉和无痛苦中接受检查,出现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很少,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变化不明显。Ⅱ组上述不良反应程度较重,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3种不同麻醉方法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目前诊治肺部疾病的常用手段,而术前麻醉是确保检查顺利实施及检查效果的关键。我室自1991年9月至2007年5月共开展纤支镜检查术1 500例。为了探索方法简单且效果佳的纤支镜检查麻醉方法,减少麻醉的不良反应,我们借鉴其他医院经验,对过去的纤支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病人在最佳的麻醉状态行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 ,减轻患者的痛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超声雾化器作气溶雾化以吸入局部麻醉药加麻醉润滑霜含服作为麻醉方法。结果 :4 95例患者麻醉效果判断 :优 4 0 8例、良 73例、可 11例、差 3例 ,优良率达 97 1%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纤支镜检查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加麻醉润滑霜含服作为术前麻醉 ,此方法麻醉效果好 ,简便易行 ,检查成功率高 ,副作用小 ,患者容易耐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痛苦经喉罩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ICU危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ICU危重患者68例,随机分为Ⅰ组(普通组)和Ⅱ组(喉罩组),Ⅰ组直接经鼻腔至气管行纤支镜检查,Ⅱ组经喉罩至气管行纤支镜检查。连续监测患者检查前、麻醉插入喉罩后、检查时、撤机前、撤机拔除喉罩后的ECG、BP、HR、SPO2以及检查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aO2、PCO2、pH),同时记录检查时间。结果:两组共行68例纤支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包括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吸痰、支气管灌洗等,Ⅰ组患者检查治疗时表情痛苦,体动反应强烈,检查治疗时间延长。Ⅱ组患者检查治疗时生命体征平稳,检查时间明显缩短,检查治疗充分,无明显并发症,患者乐于接受。结论:无痛苦经喉罩纤支镜在ICU患者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在临床操作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根据受检者的意愿分为无痛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54例)。无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和呼吸变化及耐受性。结果无痛治疗组36例受检患者血压轻度下降、心率轻度增快、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顺利完成相应检查及治疗,无明显不适应感,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完全清醒后平均20min离开检查室。常规治疗组54例受检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检查后均感痛苦及精神创伤。结论局部麻醉+(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下行支气管镜检查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舒适度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49月我院呼吸科开展的全麻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132例,设为A组,同时抽取2012年10月9月我院呼吸科开展的全麻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132例,设为A组,同时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我科开展的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94例,设为B组。A组术前依次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02013年3月我科开展的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94例,设为B组。A组术前依次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01.5 mg/kg,术中静脉泵入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术前用2%利多卡因鼻腔、咽喉部、气管局部麻醉。结果:B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波动,术中出血躁动、术后不良记忆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比较,经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优点较多,副作用少,病人能很好耐受,效果满意,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其误诊、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36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334例,无麻下经支气管镜20例,经气管切开6例,开胸8例。结果静脉复合麻醉及无麻下呼吸道异物取出1365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1345例,2次6例;术后并发喉水肿25例,窒息死亡3例,死亡率0.21%。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静脉复合麻醉配合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尽量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但有些行气管切开及开胸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成人气管支气管病变诊治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20例大气道疾病患者(8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进行26次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全身麻醉后置入成人通用硬镜,经硬镜腔内置入纤支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酌情选用消融、冷冻、切除、取出及支架放置等操作。结果 全部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硬镜,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中气道创面大量出血,在硬镜下控制出血后,为完整切除肿块而转开胸手术。术中主要并发症为低氧血症(3例,11.5%),均为一过性症状;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咽喉疼痛(7例,26.9%),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 硬质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成人大气道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麻醉科医生使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应用OlympusXP260F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对38例肺不张、慢性咳嗽、反复、难治性喘息等的患儿进行纤维电子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治疗。观察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异丙酚静脉复舍麻醉麻醉起效快,术后清醒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捡术中采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解决了患儿不舍作,操作更顺利,减少并发症,增加了安全性,特别适用婴幼儿。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反复、难治性喘息病因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MO白星技术冷超声乳化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55例(67眼)白内障患者用AMO白星技术冷超声乳化仪,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观察术中超声乳化能量、超声乳化时间、术后反应、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67眼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平均超声能量5.13%,平均超声时间64″.术后随访3月,最佳视力≥1.0的术眼为18眼26.86%,95%可信区间16%~38%、最佳视力在0.5~1.0间的为41眼61.19%,95%可信区间49%~73%,最佳视力〈0.5的为8眼11.94%,95%可信区间4%~20%.主要并发症:角膜水肿4眼(5.97%),虹膜反应3眼(4.47%).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均无切口热损伤.结论白星技术冷超声乳化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具有更好、更精确的能量控制,极大地降低了无效能量的使用和减少热量的产生,提高前房稳定性,平静而有效的超声能量使手术效果更为完善,提高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宫颈LEEP刀手术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LEEP刀术后宫颈部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LEEP刀术后涂龙胆紫治疗。结果:宫颈LEEP刀术后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后,阴道排液量减少,排液持续时间缩短,脱痂期宫颈大量出血减少,下腹隐痛不适减轻,愈合期缩短,感染率低。结论:宫颈LEEP刀手术后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宫颈治疗,能改善宫颈手术后的并发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滤过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规律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分别进行HD196次和HDF98次后同时作自身对照,分别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对B2-M的清除率的对比。结果:HD疗效低于HDF。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够加强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减少并发症,而且具有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结合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将拟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复合麻醉组,40例)和试验组(静脉复合麻醉+正压通气组,4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的舒适性评价指标。结果对照组中有3例中断检查,试验组无中断检查病例。对照组呛咳和躁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率均为100%,舒适性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通气结合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简单易行,改善了患者的舒适性而且安全性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吴强  刘民强  林静  王艳丽  玄鹏  王松  何仁亮 《广东医学》2021,42(9):1048-1051
目的 观察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静脉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择期行纤支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HFNC组(H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C组采用普通鼻导管吸氧,H组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期间的氧合情况、生命体征、麻醉药物总用量、苏醒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记录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轻度缺氧和重度缺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01)。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可有效改善静脉全麻下行纤支镜检查术患者的氧合情况,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