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经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43%,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采取角膜溃疡清创术、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9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参照组47例单纯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实验组4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视力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视力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取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性药物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角膜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行角膜清创术)和观察组(角膜清创术+氟康唑)各31例,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和67.4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3.407,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638,P<0.05);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5,P<0.05).结论 角膜清创术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视力和改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角膜基质层注射伏立康唑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来院就诊的6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簿将患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行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于角膜基质层注射伏立康唑,常规组应用氟康唑滴眼液滴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视力改善情况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视力恢复情况、创口愈合时间、手术次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采用角膜溃疡清创术与角膜基质层伏立康唑注射联合治疗,可减少手术次数,加快溃疡愈合,提高视力,强化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氟康唑粉剂联合托百士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纳入考察范围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角膜溃疡面清创术及5%碘酊烧灼,后将氟康唑粉刺置于烧灼过的角膜溃疡面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托百士滴眼液.结果 两组治愈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氟康唑粉剂联合托百士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仇雪艳  袁瑛 《中外医疗》2012,31(18):97-97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2010年收治的1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氟康唑、伊曲康唑联合那他霉素治疗,并与同期收治、行单纯氟康唑治疗的1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角膜溃疡清创术结合抗真菌药物实行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治疗中,分析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此文实行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入后实施治疗的6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60只患眼),参考患者治疗方式差异性实行分组,每组纳入30例(30只患眼),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用于参照组患者,角膜溃疡清创术结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用于实验组患者,计算及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总统计率、视力状况、不良反应总统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总统计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对应数据值,P0.05,有数据检测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视力小于0.05例数、视力0.05-0.3例数、视力0.3-0.5例数对比于参照组患者对应数据值有差异,P0.05,有数据检测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视力大于0.5例数对比于参照组患者对应数据值,P0.05,无数据检测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统计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对应数据值,P0.05,有数据检测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治疗中开展角膜溃疡清创术结合抗真菌药物显示出良好临床效果,呈现出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体现进一步推广使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7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眼。对照组:碘酊烧灼角膜溃疡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及氟康唑眼膏包眼。实验组: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于角膜溃疡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及氟康唑眼膏包眼。观察和对比碘酊烧灼和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所有溃疡愈合,病程缩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涌 《四川医学》2011,32(9):1422-1423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组采取氟康唑药物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A组氟康唑治疗基础上加用CsA治疗。结果 B组在视力恢复、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A组,无效率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sA联合氟康唑能明显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一线局部抗真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中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0例;轻度:0.2-0.5%氟康唑或1%纳他霉素滴眼,每30-60min 1次;中度:除氟康唑及纳他霉素滴眼外,增加每日1-2次氟康唑(5-10mg)结膜下注射,对病灶进行清创术,创面涂伊曲康唑粉剂,必要时伊曲康唑200mg睡前服;重度:0.5%氟康唑联合5%纳他霉素交替滴眼,每30-60min 1次,联合溃疡面涂伊曲康唑粉剂,伊曲康唑300mg睡前服或氟康唑静滴,每日2次,每次100-200mg。中度、重度病例视患者病情进行辨证,并给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中药口服。结果20例患者中,14例治愈(70%);3例角膜溃疡愈合(15%);2例行角膜板层移植(10%);1例行眼球摘除(5%)。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中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好,作用快,治疗方便,痛苦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角膜溃疡清创、碘酊烧灼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液和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收集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180例,将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75例)、B组(70例)及C组(35例)。所有病人均先行角膜溃疡清创、碘酊烧灼,然后A组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和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点眼,B组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C组采用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比较3组病人治愈率、治愈病例的治愈时间和视力变化。结果 A、B组的治愈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4、6.285,P〈0.05);3组治愈病例的治愈时间分别为(25±4)、(26±5)、(30±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病人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角膜溃疡清创、碘酊烧灼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液及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板栗刺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溃疡形态、致病菌属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例(14眼)板栗刺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溃疡形态分上皮型、基质脓肿型、内皮或前房型,真菌培养获取病原学结果,并根据溃疡类型采用那他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三联抗真菌药物治疗联合溃疡板层清创、两性霉素B角膜基质注射、平衡盐液前房冲洗及两性霉素B前房注射等手术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中10例真菌培养结果阳性,链格霉菌及镰刀霉菌各4例,青霉菌及曲霉菌各1例;溃疡分型:上皮型7例,基质脓肿型2例,内皮或前房型5例;上皮型对三联抗真菌药物治疗敏感,联合溃疡板层清创术治疗后有效率为100%(7/7);基质脓肿型、内皮或前房型对单纯三联抗真菌药物治疗基本无效,联合两性霉素B基质注射或前房冲洗及两性霉素B前房注射后治疗有效率为85.7%(6/7)。14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板栗刺所致真菌性角膜炎在溃疡形态上具有多样性,致病菌属以链格霉菌和镰刀霉菌为主,临床上根据溃疡类型采取抗真菌药物治疗联合恰当的手术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40例(40眼),行患眼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28例28眼1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6例6眼1次手术,1周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继续用药10天~2个月角膜溃疡治愈;4例4眼1次手术,1周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经2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2例2眼1次手术,1周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治疗过程中角膜溃疡穿孔,眼内容物脱出.而行眼内容物剜出术。40例40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总治愈38例38眼,治愈率95%。结论: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可以尽可能挽救眼球,保留残存视力,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角膜浅基质层针刺术联合绷带式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76例(91眼)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表面麻醉后刮除丝状物,间距0.5mm密集针刺病灶3 mm范围内上皮层至浅基质层,术毕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表面麻醉后刮除丝状物,不予针刺及戴镜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滴眼液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38例(46眼)治愈39眼,好转7眼,有效率100.0%;对照组38例(45眼)治愈23眼,好转14眼,有效率8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浅基质层针刺联合绷带式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人97例(98眼),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53例(53眼),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组44例(45眼)。两组均行角膜溃疡清创术并给予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组病人在接受上述处理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羊膜覆盖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平均视力和平均疗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62,PdO.05)。两组术后平均矫正视力及平均疗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7、2.19,P〈O.05)。结论药物联合羊膜覆盖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内注射脂质体性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并常规抗真菌治疗2周无效的患者12例(12眼)。于病灶处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10μg(0.05 ml)。术后继续使用局部、全身药物治疗,观察术前、术后角膜情况、前房反应以及晶状体情况。根据病情可于1周后重复注射。结果:6例患者1次注射后1周内病灶明显缩小,均于辅助局部药物治疗后1个月内病灶痊愈;其余6例患者1周后行2次注射,有3例患者病灶缩小,于辅助局部药物治疗后1个月内病灶痊愈,3例患者2次注射后病情仍发展,其中2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均有效控制感染。术后随访3~6个月,未发现角膜内皮损伤、虹膜萎缩及继发青光眼。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脂质体性两性霉素B可作为辅助手段治疗难治性真菌性角膜炎,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治疗安全,短期观察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闫林  朱华丽  江文 《四川医学》2011,32(12):1886-1888
目的探讨应用眼睑缝合术联合球后放射治疗严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7年6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45例暂不能行眼眶减压术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的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渍疡患者,其中19例行暂时性内、外侧眼睑缝合术、26例行暂时性全眼睑缝合术,术后配合球后放射治疗。根据眼部炎性反应的不同程度,口服泼尼松60mg/d,7d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其中3例患者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未使用)。患者术后1-6个月剪开缝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6个月逐渐剪开眼睑缝合后,眼睑闭合完全,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痊愈,视力从术前手动至0.6提高到术后0.1—1.0,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缝合术配合球后放疗是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睑闭合不全引起的暴露性角膜炎和角膜溃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4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的烧灼法结合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