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吴晓翔  张凤玲  刘秀平  朱萍 《重庆医学》2018,(18):2504-2506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36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盆底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Valsalva动作时,观察组患者子宫脱垂和直肠膨出发生率、尿道转移角度、膀胱膨出距离和子宫脱垂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静息时和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周长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结构变化较大,经会阴部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用于其诊断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28-1730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子宫脱垂女性肛提肌裂孔的变化,探讨盆底肌群的解剖及功能改变与子宫脱垂的相关性。方法:经会阴三维超声对72例子宫脱垂女性进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三维重建处理后获得盆底横断面声像图,观察肛提肌裂孔在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和Valsalva动作三种状态的形态改变并测量肛提肌裂孔周长及面积,比较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后,子宫脱垂女性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三种状态相比较,缩肛动作盆底整体向头腹侧移动,Valsalva动作盆底整体向背尾侧移动,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静息状态,也大于缩肛动作,静息状态与缩肛动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患者肌肉收缩与舒张功能均下降,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能评估子宫脱垂患者肛提肌裂孔的解剖及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vs(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vs(16.1±3...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 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孑L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孑L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 vs(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 vs(16.1±3.0)mm](P<0.01).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妇女产褥早期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大小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妇女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孑L明显增大;产钳分娩妇女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较其他分娩方式的妇女明显增大,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在女性尿失禁(UI)及膀胱脱垂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UI及膀胱脱垂女性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体检盆底功能正常的60例女性纳入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经会阴盆底二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与肛提肌厚度,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对照组、UI及膀胱脱垂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静息、张力、缩肛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均大,肛提肌厚度小(P<0.05);与会阴盆底二维超声对比,实时三维超声对UI及膀胱脱垂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UI及膀胱脱垂的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功能正常女性: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距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为12.6 mm,膀胱尿道后角为134.25°,尿道倾斜角为28.15°。UI超声图像特征:Valsalva动作之后,膀胱颈距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为-15.1 mm,膀胱尿道后角为16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妇女盆膈裂孔的大小及耻骨内脏肌的厚度。方法:对43例产后SUI妇女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并与48例无SUI症状的产妇作对照观察。测量两组产妇在静息、张力(Va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时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及耻骨内脏肌厚度。结果:在静息、张力及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SUI组盆隔裂孔前后径、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张力状态时,SUI组盆膈裂孔横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张力状态及缩肛动作时,SUI组耻骨内脏肌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SUI患者盆膈裂孔增大,耻骨内脏肌厚度减小。经会阴三维超声是对产后SUI患者进行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期间9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5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观察组A,3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观察组B,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经三维会阴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相关参数。结果:会阴三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肛提肌裂孔结构,观察组A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缩肛、Valsalva状态及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是观察女性盆底结构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有巨大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7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体检50位健康妇女作对照,分别对健康妇女、PFD患者于治疗前后行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受检者盆膈裂孔前后径、面积、耻骨直肠肌厚度在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盆膈裂孔前后径、面积在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直肠肌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膈裂孔前后径、面积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直肠肌厚度指标术后高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可准确、清晰显示女性盆底复杂解剖结构,提供盆膈裂孔前后径、面积等相关数据,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与评估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英姿  高枫  俞波  蒋伟红  宗珍 《浙江医学》2011,33(9):1300-1303,1319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未育和已育女性盆膈裂孔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经产妇盆底解剖结构的改变.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未生育女性(对照组)、选择性剖宫产组、经阴道顺产组各50例.使用三维容积探头对受检者经会阴部进行探查,分别在静息状态和深吸气后屏气时(Valsalva状态)获得盆膈裂孔三维超声声像图,测量不同状态时盆膈裂孔的大小、面积、耻骨内脏肌的厚度,比较3组间各指标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⑴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时,盆膈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均是阴道顺产组最大,对照组最小,阴道顺产组与另外两组进行比较,3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选择性剖宫产组和对照组比较,静息状态时左右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状态时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3组在Valsalva状态时,盆膈裂孔的3个指标均大于静息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alsalva状态时左右两侧的耻骨内脏肌厚度均小于静息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⑶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Valsalva状态,3组间左右两侧的耻骨内脏肌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内左侧的耻骨内脏肌厚度均大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⑷不同组别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左右径与前后径均无相关关系(均P >0.05),左右径和前后径两个指标均与面积存在相关关系(均P<0.01).不同组别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时耻骨内脏肌左侧与右侧厚度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妊娠及经阴道分娩均对盆底结构造成损伤,经阴道顺产者较选择性剖宫产造成的损伤更大.因此无论是阴道顺产还是选择性剖宫产的女性,产后均应及时进行盆底肌的康复锻炼,以防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POP患者作为POP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75名未妊娠成年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2组在静息、缩肛及Valsalva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横径(LHW)、前后径(LHL)及面积(LHA),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三维盆底超声诊断POP的效能。结果 在静息、缩肛及Valsalva状态下,POP组LHW、前后径及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盆底超声诊断POP敏感度为92%(74/80),特异度为91%(68/75),准确率为92%(142/155);三维盆底超声诊断POP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32,P<0.05)。结论 产后POP患者的LHW、前后径及面积增大,采用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可对盆底组织结构及形态进行观察,有利于筛查产后POP,为临床诊断及制定POP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与正常对照患者在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和用力状态下盆底功能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压力尿失禁患者30例为尿失禁组,同期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不同状态下进行盆底容积扫描及多断面成像,比较两组尿道长度、尿道角、膀胱颈与耻骨联合的距离、盆膈裂空孔大小等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良好配合,顺利完成检查,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息状态下两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及水平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状态下尿失禁组与对照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尿道近端长度、尿道角、尿道膝部到X轴距离、内脏肌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状态下尿失禁组与对照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尿道膝部到X轴距离、内脏肌厚度、盆膈裂孔前后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内膀胱颈和尿道支持结构的异常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主要机制,经会阴三维超声可良好评价不同状态下上述支持结构的改变,可用于治疗术前治疗方案的评估和术后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竞宇  陈艳  张恩荣  何连 《西部医学》2013,(12):1869-1871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门诊、住院的病例103例(其中75例自然或选择性剖腹产后6~12周).于患者自觉尿意时,取膀胱截石位,在静息状态下,经腔内、会阴常规检查盆腔脏器、盆底结构;测量并计算膀胱残余尿,计算公式:残余尿(ml)=X×Y×5.9-14.9(X、Y是两个彼此垂直的最大径,乘以常数5.9,减去常数14.9).Valsalva动作后观察、采集图像,记录盆腔脏器脱垂及膀胱颈移动度情况,进行分析测量.结果 103例患者中,最大年龄76岁,最小20岁,平均30岁;产妇98例,其他5例,阳性80例,检出阳性率为78.0%(80/103例);98例产妇中顺产56例,阳性52例,阳性率92.8%(52/56例);剖腹产42例,阳性病例23例,阳性率54.8%(23/42例);80例阳性病例中,单纯前、中、后盆腔膨出27例;膀胱膨出合并子宫脱垂42例;膀胱膨出合并直肠膨出1例;子宫脱垂合并直肠膨出1例;膀胱膨出合并子宫脱垂及直肠膨出9例.80例阳性患者中合并尿失禁23例,占29.0%(23/80例).结论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宜在基层医院超声检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2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21例,阴道自然分娩11例,同期选择健康未生育妇女13例为对照组。前两组均在产后12周选择3种不同状态下(静态、Valsalva动作时及肛提肌最大收缩状态),采用会阴三维超声检测生殖裂孔的直径(LHD)、前后径(LHAP)、横径(LHLR)、周长(LHC)及尿道中点至肛提肌的距离(LUG),计算肛提肌弹性econt,阴道指诊评估肛提肌收缩时的肌力。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阴道自然分娩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生殖裂孔各径线超声检测结果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肌力和肛提肌弹性小于对照组(均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与阴道自然分娩组比较,会阴超声检测生殖裂孔的LHD、LHAP、LHLR、LHC、LUG,肛提肌弹性等差异3组均无统计学(P〉0.05),但肛提肌肌力等级较阴道自然分娩组高(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自然分娩者产后均存在生殖裂孔形态学变化,提示妊娠及分娩均存肛提肌损伤,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保护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会阴超声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分娩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盆底肌锻炼治疗,并通过会阴超声观察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下降度,尿道膀胱后角,盆膈裂孔面积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膀胱颈下降度、尿道膀胱后角及盆膈裂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会阴超声(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压力性尿失禁成像清晰,操作简便,可重复检查,经济实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垦利县人民医院2012年1~3月收治的150例住院足月妊娠产后6周的产妇进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盆底康复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力评估和电刺激治疗一个疗程加盆底肌训练(也称Kegel运动);观察组采用普通产后康复教育。通过盆腔肌肉电生理诊断、压力性尿失禁、POP-Q诊断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指标。两组分别于产后6周、6个月、12个月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6个月、12个月盆底肌肉张力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50%(2/80)和12.8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75%(3/80)和14.29%(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POP-QⅠ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6.25%(21/80)和42.86%(3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康复治疗加Kegel运动,可有效加强盆底肌肉支持功能,减少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王春秀 《中外医疗》2010,29(13):1-3
目的探讨2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8例产妇,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26例)和经阴道顺产组(32例)。分别于产后6~8周行问卷调查,采用女性尿失禁症状、子宫脱垂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同时行POP-Q评分、尿垫试验、超声检测残余尿以及会阴超声检查,比较2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率及膀胱颈移动度情况,并采用盆底肌力检测法进行评价盆底肌力。结果产后6~8周时,SUI发生率选择性剖宫产组为3.85%(1/26),顺产组18.75%(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发生率选择性剖宫产组为19.23%(5/26),较顺产组的46.88%(15/3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超声结果显示,选择性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80.32±8.06)°与顺产组(94.11±12.73)°比较,及膀胱颈旋转角度(16.72±7.19)°与(26.63±1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检测法结果显示选择性剖宫产组分别为≤3分19.2%(5/26),≥4分80.8%(21/26);阴道分娩组≤3分50%(16/32),≥4分50%(16/32)。2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可降低产后早期POP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发生SU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Ⅲ型胶原代谢与POP的发病关系。方法:收集本院POP患者和因子宫良性病变行手术治疗的非POP患者各13例,术中取主韧带及阴道前壁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Ⅲ型胶原含量,ELISA法测定Ⅲ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含量?结果:POP组主韧带及阴道前壁组织的Ⅲ型胶原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PⅢN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OP患者韧带和盆底筋膜组织Ⅲ型胶原含量减少可能是由于胶原降解的增加,影响盆底支持组织的强度和弹性,导致POP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珂  刘勋姣  魏勇  卿荣珍  谢秋群 《广西医学》2014,(10):1408-1410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9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干预组(48例)。干预组术后进行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术后按常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盆底肌力改善程度及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盆底肌力、SUI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干预组盆底肌力、SUI分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12个月两组POP程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明显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肌力,减轻SU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盆底二维超声技术诊断前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检查的120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生育情况及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未生育组、产后未脱垂组及产后脱垂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盆底二维超声技术对患者前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影像学分析,分析前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超声影像学特点,并将影像学分析结果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评价法进行比较,对不同方法在前盆腔脏器脱垂诊断方面的相关性.结果 产后脱垂组患者与正常未生育组及产后未脱垂组女性比较,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中轴线的夹角及膀胱颈下降度均明显升高,膀胱后壁与站立位垂直线夹角及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未生育组与产后未脱垂组超声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超声测量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评价法在评价前盆腔脏器脱垂方面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839.结论 盆底二维超声技术能够有效提供患者盆腔脏器的解剖结构,可用于盆腔脏器脱垂的程度的初步评价,该方法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量化评价系统相关性良好,可为盆腔脏器脱垂的诊断、手术方案的确定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