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比色法对213例病毒性肝炎患及30例正常对照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正常对照组TBA为11.11±3.64umol/L。病毒性肝炎组急性期(或活动期)的TB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P<0.01)各组中急性期(或活动)与恢复期相比差异亦具有显性(P<0.01),在恢复期组中,慢性肝炎中度及肝硬变组与急性黄疸期比较差异具有显性(P<0.05)。结论 血清TBA的含量与肝病的病变相关,对肝炎的诊断,预后判断及辅助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在临床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120例(其中急性肝炎30例,肝硬化50例,肝癌40例)和4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TB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含量,分别比较各组指标的浓度变化。结果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以及肝癌组和健康组相比,血清TBA、ALT、AST、GGT和ALP水平明显偏高;急性肝炎组TBA水平最高,肝硬化组、肝癌组TBA水平均低于急性肝炎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与肝功能酶学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对了解和诊断肝脏疾病有着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并动态监测其变化。结果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异常率高达83.6%,急性重型肝炎血清AFP异常率显著低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均P〈0.01);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高水平组存活率显著高于AFP正常组及AFP低水平组(P〈0.01~0.05);重型病毒性肝炎存活者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P〈0.01)。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测定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患者血清AFP呈高水平,说明其肝细胞再生活跃,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血清Ⅳ型胶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微  曹立森 《江苏医药》1997,23(6):412-412
本文检测了14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CN)的含量,以探讨血清CIV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一、对象住院病人146例,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肝硬化(LC)ZI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55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26例,急性黄疽型肝炎(AIH)44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二、方法全部受检者于晨空腹抽血。血清CN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结果一、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CIV含量变化见表1表1各型肝炎M清CIV含量(】土s,ng/ml)二、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Cw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20例肝病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分析正常对照组与不同肝病组TBA水平变化.结果:各类肝病的血清TBA均明显升高,其中以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TBA测定是判断肝脏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对于观察病情进展和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过程中,经常遇到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最终转化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我们仅依靠重型肝炎的主要诊断指标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等来作出病情判断的话,难免会延误治疗时机,并且不利于医患沟通。血清前白蛋白(PA)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较短生物半衰期的血浆蛋白,可比ALB、PT、TBIL更早地提示病情变化,在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我们回顾性总结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探讨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变化及其在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2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的水平。结果 sIL-2R的水平在急性病毒性肝炎(AH)、慢性迁延型肝炎(CPH)、慢性活动型肝炎(CAH)、肝炎后肝硬化(HC)和重型肝炎(SH)中分别为643.5±232.6u/ml、452.8±234.3u/ml、632.5±243.3u/ml、693.5±267.3u/ml和901.4±304.8u/ml。病例组 sIL-2R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活动期均明显(P<0.05),各型肝炎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人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都明显增高,其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0名健康体检者和134例门诊及住院肝炎患者,测定血清TBA水平观察急慢肝脏炎、肝硬化、肝癌症程度分级。结果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肝病组血清TBA的含量均高于体检组。结论测定血清TBA水平对肝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以及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院对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在临床检测重要生化指标的同时,检测了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发现AFP均有升高,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94年以来,收治重型病毒性肝炎85例,经检测病毒血清学指标,均为乙型肝炎,无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4例,慢性重型肝炎51例。年龄19~61岁,男女比例为8:1。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经治疗死亡19例,病死率为22.4%,好转率为77.6%。1.2 检验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对乙肝判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30例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进行测定. 结果 各组肝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BA、ALT、AST、TBIL都呈显著性增高(P〈0.01),慢性肝炎随着病情的加重,其TBA也在逐步的增高;重型肝炎的TBA以及TBIL与其他肝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BA、ALT、AST、TBIL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损坏程度的敏感指标,对乙型肝炎的病情的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验中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结果。方法6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6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CHO)、总胆汁酸水平(TBA)、白蛋白水平(ALB)、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可通过肝功能不同指标,充分了解肝组织受损程度,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本地区急性肝炎病原学的构成,为临床决策与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检测入选患者血清各型肝炎病毒的标记物,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与肝脏有关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其他相关指标,结合临床资料,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3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56例(36.60%),药物性肝炎47例(30.72%),胆源性肝损21例(13.72%),自身免疫性肝病12例(7.84%);非酒精性脂肪肝10例(6.54%);肿瘤5例(3.27%);酒精性肝炎2例(1.31%);药物性肝炎中老年组19例(44.19%),非老年组为28例(25.45%),病毒性肝炎中老年组9例(20.93%),非老年组为47例(42.73%)。结论非老年组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老年组以药物性肝炎为主,其中又以中药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为常见,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3.
任松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111-113
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急重症传染病,并发症多,治疗困难,预后不良,病死率高[1]。为探讨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若干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123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指导临床医师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及治疗进行判断,有利于提高生存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2007年5月在我科确诊住院的123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7例(78.9%),女26例(21.1%),平均(38.5±6.3)岁。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10例(8.1%),亚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对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肝硬化患者和6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取循环酶速率法以及比色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TBIL、ALB、TBA、ChE。结果三组的TBIL、ALB、TBA、ChE均不同,具有差异性(P<0.05),肝硬化组和病毒性肝炎组的白蛋白(ALB)以及胆碱酯酶(ChE)均比对照组水平低,总胆红素(TBIL)以及总胆酸(TBA)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肝炎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肝炎组的白蛋白(ALB)以及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总胆红素(TBIL)以及总胆酸(TBA)对比无差异性(P>0.05);肝硬化患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胆酸(TBA)、胆碱酯酶(ChE)阳性率也明显不同,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中TBIL、ALB、TBA、ChE的浓度与肝损伤程度相关性较大,可作为病症的检测标准,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和凝血四项等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80例肝病患者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4组,连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和凝血四项测定。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四项和胆碱酯酶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度)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炎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患者中PT、APTT、TT时间逐渐延长,而FIB含量和胆碱酯酶活性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和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意义(附28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本院281例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血清TBA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81例肝病患者及100例体检正常的成人血清TBA、ALT、AST、GGT的浓度。结果急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血清TBA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异常率达86.0%以上;除急性肝炎ALT指标外.TBA在各肝病组的异常率均高于常规肝功能指标。结论TBA敏感性较高,可作为肝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慧春  徐元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49-165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度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另外选择正常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联合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F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结果 慢性肝炎组、重度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的PLT、MPV和Fbg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W、P-LCR、PT、TT、APTT)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观察病毒性肝炎的病程进展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菁 《北方药学》2012,(11):46-46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血清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12月来本院门诊部以及住院部收治的560例病毒性肝炎进行血清PA的含量检测。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肝炎轻度者比较,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各组之间比较,以及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比较,血清PA值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是判断肝功能是否受到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检测血清PA的动态变化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胆碱酯酶(ChE)、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以及165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中ChE、ALB、PTA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组以及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类型肝病组血浆ChE、ALB、PTA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水平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组依次下降。结论:血浆ChE、ALB、PTA各指标水平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下降,提示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病变程度的指标及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嘉 《天津医药》2002,30(11):665-667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前白蛋白(PA)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RBP和PA水平,设健康献血员20例作对照。结果:血清RBP和PA水平与肝脏受损害程度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逐步加重RBP和PA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均以重型肝炎水平最低,血清RBP和PA呈正直线相关,两者相关系数r为0.83。结论:血清RBP和PA的水平与肝脏功能的损害相关,随着肝病的加重两者水平逐渐下降,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指标,且RBP的半衰期明显短于PA,比PA更敏感,能够更加早期地预测急剧发生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