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处理品是脂质代谢变化及其在胆石成因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检测161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及94例非结石病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结果:胆石组甘油三酯(TG)和载脂蛋白CⅡ(ApoCⅡ)及载脂蛋白CⅢ(ApoC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载脂蛋白AⅡ(ApoAⅡ),载脂蛋白B100(Apo B100)及载脂蛋白E(ApoE)比对照组升, 脂蛋白AI(ApoAI)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G:APO,CⅡ及Apo CⅢ水平的升高和TC,LDL-c,HDL-c及其亚组分水平的降低,是胆固醇结石患者脂质代谢的重要特征,也可能是胆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重型胰腺炎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肺泡巨噬细胞计数、活性、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功能变化及药物对其影响。方法:制备大鼠重型胰腺炎模型,采取肺泡巨噬细胞做各项指标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病理表现为明显的肺损伤,大承气汤治疗效果最显著。模型组肺泡巨噬细胞计数、活性、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01) ,善得定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作用最强,大承气汤抑制巨噬细胞数量较显著。结论:肺泡巨噬细胞过度活化,过度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是重型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药能控制过度的炎性反应状态,对受损伤的肺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铁  刘玲  聂赛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0):1579-158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E基因型与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将患者入院后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2.3 mmol/L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入选标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15例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poE基因型.并根据空腹血清TG水平分为TG轻度升高组:2.3 mmol/L≤TG<5.5 mmol/L;TG中度升高组:5.5mmol/L≤TG<11.3 mmol/L;TG极度升高组:TG≥11.3 mmol/L.结果 TG极度升高组中因胆道疾病、饮食不当和酒精性因素而复发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TG轻度升高组和TG中度升高组(P<0.05);而既往具有中度以上高甘油三酯血症史(≥5.5 mmol/L)的患者占75% ,显著高于另两组(P<0.01).TG极度升高组的E3/4、E3/2、E2/4、E2/2基因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TG中度升高组的E3/2基因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riG轻度升高组(P<0.05).TG极度升高组的等位基因ε2、ε4的频率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TG中度升高组的等位基因ε2的频率高于TG轻度升高组(P<0.05).结论 Apoε2和ε4等位基因可能与伴有中度以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有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11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轻症96例,重症16例,其中死亡4例)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结果轻症胰腺炎时28.1%HDL-C和33.3%apoA1的起始值轻度降低。重症胰腺炎时这两项指标起始值分别有81.3%和75%降低,随后检查全部病例均降低。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HDL-C和apoA1起始值比有显著差异(P<0.01)。apoB在轻症胰腺炎中31.3%异常,其中27.1%轻度升高。重症胰腺炎中有25%升高。T-CHO在轻症胰腺炎时变化不明显,在重症胰腺炎12.5%明显升高,56.3%明显降低,18.8%开始正常随后明显降低。Trig在轻症胰腺炎有6.3%轻度升高,在重症胰腺炎18.1%明显升高(>6 mmol/L)。LDL-C和Lp(a)在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无明显变化。结论HDL-C和apoA1的起始值和(或)随后明显减少提示胰腺炎病情严重。T-CHO的显著变化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rig显著升高的胰腺炎可能为重症。LDL-C、Lp(a)及apoB对判别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29例急性胰腺炎血浆内皮素(ET-1)水平变化并与手术结果对比,发现重症胰腺炎血浆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与病情变化相一致,提示ET-1可能为导致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坏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探讨急性胰腺炎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时的病情改变进行了研究。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收集 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 16 9例 ,其中男 98例 ,女 71例 ;年龄 16~83岁。重症急性胰腺炎 42例 (APACHEⅡ评分≥ 8分 ) ,男女之比为 1 5∶1,平均年龄 47岁 ,死亡 15例 ,死亡率为 36 % ;轻型急性胰腺炎 12 7例 (APACHEⅡ评分 <8分 ) ,男女之比为1 4∶1,平均年龄 45岁。 12 7例轻型急性胰腺炎均痊愈出院。本组 16 9例急性胰腺炎中有糖尿病史者 …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胃肠道损伤,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主要为胃肠动力功能障碍(其中麻痹性肠梗阻即胃肠功能衰竭占35%-58%)及胃肠黏膜受损。胃肠功能衰竭是治疗SAP的难点,常常发生在其他脏器衰竭之前。正常的胃肠蠕动可将进入胃的有害菌1h排入结肠,2h排出肠道。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道内细菌和毒素排泄障碍,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繁殖,造成菌群失调,引起细菌易位和毒素的吸收。在危重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胃肠功能衰竭积极地参与了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大承气汤高位低压灌肠法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 ,我科应用大承气汤高位低压灌肠法治疗急性胰腺炎 6 0例 ,其中水肿型胰腺炎 5 0例 ,重症胰腺炎 10例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5 0例 ,重症胰腺炎 10例。男性 2 2例 ,女性 38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2 5岁 ,平均 4 8 6岁。均有明显诱因 ,其中以进高脂肪饮食为主。均有突发性中上腹疼痛 ,向腰背部放射 ,腹痛持续剧烈 ,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膜刺激征。血淀粉酶≥ 5 0 0苏氏单位 ,外周白细胞计数超过 10× 10 9/L。重症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胰腺科会议制定…  相似文献   

9.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急性胰腺炎(AP)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8年4月至2000年10月,我院部分住院AP患者41例资料。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11.3mmol/L的AP13例(I组),其中胆源性8例(61.5%),非胆源性5例(38.5%);TG<11.311.3mmol/L的AP28例(Ⅱ组),胆源性19例(47.3%),非胆源性9例(52.7%),对两组的RANSON积分,并发症发生率和转氨酶水平进行比较,并且对TG值和RANSON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组与Ⅱ组相比,RANSON积分,并发症发生率和转氨酶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41例病患的TG值和RANSON积分之间存在直线相关(P<0.01),I组TG值和RANSON积分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1),该组中8例胆源性病例也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1),Ⅱ组TG值和RANSON积分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其中19例胆源性病例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P的关系密切,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AP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AP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增高,且肝功能受损的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与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收治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其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Apo-B、Apo-E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o-AⅠ、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水平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很大的相关性,相关指标的检测和控制对胆囊胆固醇结石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伴血清三酰甘油升高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伴有血清三酰甘油(TG)升高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期间本院外科99例AP,按入院时血清TG是否高于1.7mmol/L而将其分为TG升高组(28例和TG正常组71例)。结果:9例TG升高,占同期80例AP病人的11.3%。TG升高组在发病72h内,肺、心血管和肾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TG正常组(分别为25.0%比1.4%、17.9%比1.4%,和14.3%比1.4%,P<0.05),假性囊肿的发生率增高(53.6%比4.2%,P<0.05),有采用非手术治疗的趋势。结论:AP病人伴血清TG升高者的早期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增高,局部并发症率升高,常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心血管疾病伴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岁以上伴高血脂的心血管疾病出院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出院后接受常规电话随访及院外健康教育;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的血脂监测日记记录每日的生活方式及阶段血脂变化。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记血脂监测日记对控制血脂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Among the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lipid abnormalities dominate the high mortality in chronic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So far, no data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standard glucose-containing, amino acid-containing, and icodextrin-containing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s on serum lipid concentrations in a chronic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population are availabl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s on parameters of lipid metabolism, 67 subjects who had continued their usual dialysis for the last six month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Group A consisted of 18 patients who were receiving only glucose-based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s, group B consisted of 18 patients who were receiving glucose and amino acid-based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s, and group C consisted of 31 patients who were receiving glucose and icodextrin-based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s. Serum lipid parameters including total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triglyceride, and lipoprotein (a) were determined in all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lipid parameters was found between groups A, B, and C.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lack of the effect of amino acid or icodextrin-based peritoneal solutions on dyslipidemia of CAP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剂量的核桃油对小鼠进行试验,研究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油试验组小鼠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动脉硬化指数(AI)均不同程度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却显著(P〈0.05)高于高脂模型组,表明,核桃油确有显著降低血脂和降低动脉硬化危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静脉导管置管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8月至2004年5月我院共收治SAP患者113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静脉导管腹腔引流组(简称静脉导管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68例),两组常规治疗一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APACHEⅡ评分,并监测腹腔引流和腹内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2天和第5天,静脉导管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0)。静脉导管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0),囊肿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0),死亡率(8.9%)与常规治疗组(19.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导管组的腹内压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2、0.748和0.923,P=0.000。结论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锦红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锦红汤+EN组三组,每组20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和8天的血浆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D-乳酸和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结果:三组治疗后血浆各炎症介质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D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EN组治疗后3天及8天血浆IL-6、TNF-α均较PN组显著降低(P<0.05),锦红汤+EN组治疗后3天和8天血浆IL-6、TNF-α亦均较PN组和EN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天三组D-乳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8天,EN组D-乳酸较PN组明显降低,锦红汤+EN组较EN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3天三组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8天,EN组和锦红汤+EN组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均较PN组显著升高(P<0.05)。CD8^+较PN组降低(P<0.05),锦红汤+EN组的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均较PN组显著升高,CD8^+较PN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锦红汤能降低SAP患者血浆中炎性介质的水平,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快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病人再进食时间和种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人胰腺影像学变化与进食时间及种类的相关性。方法:将临床症状、体征已消失,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基本恢复正常的204例AP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仅根据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值、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病人自我感觉而决定进食时间和种类;观察组除根据上述因素外,还依据胰腺的B超及CT影像学变化决定进食时间和种类。结果:进食1-28d期间两组腹痛发生率(对照组22.2%,观察组10.5%)和AP反跳发生率(对照组18.2%,观察组为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该研究还发现胰腺及胰周的影像学变化常常与病人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不一致;Bal-thazar CT分级和APACHE-Ⅱ记分越高,再进食后腹痛和AP反跳发生率就越高(P<0.05)。结论:胰腺影像学的变化情况可作为AP病人进半流质和普通清淡饮食最佳时机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D- 二聚体(D-dimer)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7 月天津市南开医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AP 患者87 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48 例、重度AP 组39 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 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Hcy 和D-dimer 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分析Hcy、D-dimer 对AP 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AP 组患者的血清Hcy、D-dmier 水平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87 例AP 患者的血清Hcy 和D-dmier 的阳性率为71.26%、58.62%。AP 组患者血清Hcy、D-dimer 阳性率高于CO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SAP 组与MAP 组患者的血清Hcy、D-dmier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y、D-dmier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6、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 诊断AP 的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92.0%,分别高于D-dmier 的78.2% 及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 检测对AP 早期预测及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优于D-dmier 检测。结论:AP 患者Hcy 和D-dmier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深而增高,Hcy 检测诊断AP 的临床价值优于D-dmier 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体检人群中青年男性作为受试者,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受试者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将受试者根据尿酸水平分为正常组及高尿酸血症组,对高尿酸血症者进行为期1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两组人群1年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受试者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分组后,两组受试者尿酸与腰椎骨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按提前设定的措施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后,高尿酸血症组受试者的尿酸、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前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在受试1年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年男性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来控制尿酸水平,可同时改善脂代谢,短期内未造成对骨密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