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肠道类癌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淼 《临床外科杂志》1997,5(5):278-279
胃肠道类癌约占全胃肠道所有恶性肿瘤的0.4%~1.0%[1]。其好发部位一般为阑尾、直肠、小肠、十二指肠及胃等。我院外科自1965年至1995年共收治胃肠道类癌54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31例,男女之比为1:1.35。年龄最大86岁,最小29岁  相似文献   

2.
1984~1989年,我院经治非胃肠道手术后急性胃肠道出血16例,占同期因胃肠道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5.3%。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13~71岁,平均42岁。原发病变及手术:胆囊摘除术5例,乳癌根治术3例,开心探查术1例,右肾切开取石术1例,颅脑神经手术后4例,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后1例,截肢  相似文献   

3.
胃肠间质瘤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肿瘤。我院2001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的11例GIST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57~79岁,平均66.5岁。临床表现:腹痛合并腹块2例,单纯腹痛1例,单纯腹块3例,消化道出血2例,大便习惯改变1例。术前11例均行B超和CT检查仅1例未发现肿块,10例提示占位,1例行胃镜检查提示胃腔占位,未见溃疡。1例行肠镜检查提示盲肠占位,亦未见溃疡。病理诊断:胃间质瘤4例,小肠间质瘤5例,结肠间质瘤2例,所有肿瘤均为单发,直径3~15cm,免疫组化提示CD117和CD34…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月收治7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其中32例临床误诊,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6个月8例(25%),~12个月11例(34.4%),~18个月9例(28.1%),~24个月以上4例(12%);最大3岁,最小为32天。  相似文献   

5.
<正> 胰腺损伤较少见,大约占腹部外伤的1%~2%,我院自1986年至今共收治胰腺损伤1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12例,女3例,年龄11~48岁,平均26.3岁,均为腹部闭合伤。单纯胰腺损伤4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1例,包括肝脏损伤、十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与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的关系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但脊髓损伤后合并的胃肠道溃疡和出血,临床上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国内外有关报道不多。自1970年1月~1992年1月,我们治疗的资料完整的脊髓损伤285例中13例合并有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现作一临床总结,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均为男性,年龄14~52岁。受伤原因:车祸5例,坠落伤4例,砸伤2例,其它2例。脊髓颈段损伤合并四肢瘫8例,胸段损伤合并截瘫5例,其中T4以上损伤4例,T8损伤1例。10例入院时因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8例在胃肠道溃疡和出血前应用过氟美松,4例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2-1999年收治的92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发病部位:胃41例,小肠44例,结肠3例,直肠4例。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50例。辅助检查:B超检查63例,阳性31例(49.2%);CT检查27例,20例阳性(74.1%);DSA检查29例,27例阳性(93.1%);钡餐检查45例,阳性28例(62.2%);小肠镜检查11例,2例阳性(18.2%)。ECT检查32例,20例阳性(62.5%)。结论 对胃肠道特别是小肠的平滑肌肿瘤,DSA检查是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2002年12月-2006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患者36例,其中男32例、女4例,年龄3~46岁[(26.2±2.3)岁]。烧伤总面积为15%~98%,其中浅Ⅱ度3%~21%、深Ⅱ度11%~67%、Ⅲ度4%~87%TBSA。创面主要分布于四肢,少量在躯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胃肠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cute Necrosis ParcreatitisANP)病人的胃肠道损伤 ,贯穿胰腺病程的始终 ,极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而危及生命 ,1985年 1月至 1999年 6月 ,我院治疗 ANP10 4例 ,有 13例发生严重的胃肠道损伤 (包括出血 ,穿孔 ,梗阻 )。本文拟将探讨 ANP时胃肠道损伤的易感性 ,总结监测及处理方法 ,提高对 ANP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3例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8~ 6 8岁 ,平均4 8岁 ,病程 35~ 36 5天 ,13例中胃肠道出血性损伤 7例 ,穿孔性损伤 4例 ,梗阻性损伤 2例。1.2 诊断和处理胃肠道出血性损伤的…  相似文献   

10.
<正> 1980年至1990年,我院收治尿道下裂247例,使用手术方法约10余种,主要有6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24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29岁,4~11岁203例,占83%。其中阴茎头型17例,占7%,阴茎型119例,占48%,阴茎阴囊型64例,占26%,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1%-4%,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6年2—10月,笔者单位收治的80例成年烧伤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均为伤后24h内入院的混合Ⅱ度烧伤患者。年龄18~59(37±15)岁,烧伤总面积11%~30%[(17±6)%]TBSA。致伤原因:火焰烧伤41例,热液烫伤35例,化学烧伤4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985~1996年底我院收治创面感染的小面积烧伤病人88例,对其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9例,女29例。年龄最小24天,最大69岁。热液烫伤63例,火焰烧伤11例,沥青烫伤6例,化学烧伤8例。最小烧伤面积0.5%,最大10%,平均3.1%。1.2 本组病人按1985~1991年、1992~1996年分成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自1995年5月~1997年10月,开展腹腔镜胃肠道手术3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16~74岁,平均32.1岁。疾病种类及手术方式见表1。  相似文献   

15.
肝破裂是常见的临床急症 ,约占腹部损伤的 2 5 %。我院 1997年 5月~ 2 0 0 4年共收治肝破裂伤患者 112例 ,其中非手术治疗 15例 (13 .4% ) ,手术治疗 97例 (86.6%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男 89例 ,女 2 3例 ,男女比例为3 .87∶1,年龄 11~ 75岁。致伤原因为 :交通创伤 72例 ,钝器及拳脚打击伤 10例 ,锐器伤 15例 ,挤压伤 6例 ,坠落伤 9例。有合并其他损伤者 78例 ,其中合并颅脑损伤 10例 ,骨折 3 7例 ,胸外伤15例 ,脾破裂 3例 ,胃肠道损伤 8例 ,肾挫伤 4例 ,膀胱损伤 1例。本组中有 93例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2月~2001年11月应用角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54岁,平均27岁。跌伤4例,车祸致伤1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合并脑外伤6例,胸部损伤2例。骨折愈合时间4~8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1月~2000年4月,于625例阑尾切除手术中发现伴有乙状结肠移位致右下腹的解剖变异共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的08%,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8~4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3天。全组病例都具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病史。合并体温升高2例;合并胃肠道症状4例;既往有“阑尾炎”发作史者1例。结合体检右下腹麦氏点固定性压痛及反跳痛;血象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均升高,术前均明确诊断“阑尾炎”。无肝、肾、心、肺功能障碍。12 手术方法及结果全组病例均先由工作2~4年的外科医师担任术者,由于对右…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22例报告丁亚平丁维龙胃肠道平滑肌肉瘤较为少见,临床上容易误诊。我院1974~1995年收治的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6例。年龄为17~71岁,平均56岁,其中>40岁17例(77.3%)。1.2肿...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小肠和大肠的平滑肌肉瘤分别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小肠的20%和大肠的0.1%。本病虽不常见,但正确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乃是临床上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我院1962~1984年收治的30例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之治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平滑肌肉瘤胃部12例,男4例,女8例。小肠部位6例,男3例,女3例。大肠部位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44.4岁。其中20~30岁7例(胃5例,大小肠各1例),均为女性。临床表现: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在30例中急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胃麻痹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43例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麻痹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1d。41例(95.3%)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3~3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2例(4.7%)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