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中风后抑郁的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在临床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中风后抑郁的96例患者,给予早期心理干预。结果93例患者心理抑郁有了明显改善,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中风后抑郁的患者早期实施心理干预,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方法现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共150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分成实验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中医综合疗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后抑郁患者治疗中,可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疏肝解郁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以中药疏肝解郁法为主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给予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后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两组比较(P<0.05)。有趋势表明治疗组的脑卒中康复好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解郁法对中风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中风康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针刺组取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药物组口服百忧解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使用HAMD抑郁量表和Bar-thel Index量表进行抑郁状态和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两组治疗1月后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对患者HAMD、BI评分的改善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本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中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风后未抑郁者60例,为对照组,中风后抑郁者60例,为观察组,采集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风后抑郁与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相关,病程长短与抑郁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发生风险呈正相关。结论:对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患者需加强抑郁防范,尤其是在中风后的前6个月,这样有利于降低中风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针对中风后轻度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轻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为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1周后给予耳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的改善。结果干预两周后实验组SD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耳穴压豆法可以改善中风后轻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7.
舌针与中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舌针与中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舌针与中药并用常规西医中风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中风治疗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日常活动能力评定方法残疾指数的量表(BI)积分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舌针与中药并用常规西医中风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3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与常规中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舌针与中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调神通络针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BrathelIndex评分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50.O%,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中风抑郁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观察,探讨改善中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对18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中医辨证施护等护理。结果:180例患者中,有168例痊愈或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利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治疗前评分为23.8±3.5分,治疗后为15.38±4.27分,经T检验,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中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心理疏导在中风后抑郁症早期康复治疗中对患者抑郁情绪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对2组疗效、抑郁程度及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实施针刺配合心理疏导可有效减轻抑郁程度,降低证候积分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郁汤结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百忧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郁汤结合电针治疗,采用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解郁汤结合电针对中风后抑郁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缓解抑郁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中风后抑郁证的干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凯  艾长山  王东 《吉林中医药》2005,25(10):19-19
中风后随之出现的躯体及各种心理功能的障碍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中风后各种功能损伤带来的抑郁情绪反应已被证实.国外文献报道,中风患者有4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国内有文献报道,中风后抑郁发生率是55%.这种心理障碍对病人的预后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因此探讨脑中风后抑郁证的干预治疗作用,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笔者自2002年~2004年对脑中风所致的偏瘫病人,予以相应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中风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的解郁汤加减治疗,采用抑郁量表、神经功能量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N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辅助解郁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确切,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黑逍遥散治疗左偏瘫与右偏瘫的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70例偏瘫患者分为左偏瘫和右偏瘫各35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给予黑逍遥散加减,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每个疗程患者抑郁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治疗效果均有显著改善,疗效比较左偏瘫组优于右偏瘫组。结论:黑逍遥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确切,而且对于左偏瘫的中风后抑郁患者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针药并用方法,对照组用帕罗西汀片口服进行治疗,疗程12周,临床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及中风恢复情况,用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头部穴位留针治疗中风后抑郁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部特定穴位长久留针刺激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穴位长久留针刺激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对2组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HAMD抑郁量表部分因子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AMD抑郁量表中,精神焦虑、躯体焦虑、全身症状、抑郁情绪、工作兴趣5项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迟缓、激越、入睡困难3项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穴位长久留针对中风后抑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体现在对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睡眠障碍等因子的改善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按照双盲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方法,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自拟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解郁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解郁汤有助于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123例肝肾阴虚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试验组61例。对照组应用氟西丁治疗,试验组应用镇肝熄风汤合甘麦大枣汤,以HAMD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合甘麦大枣汤能明显改善肝肾阴虚型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中风后情感障碍以中风后抑郁(PSD)为主,这种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笔者采用西药常规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36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常规治疗的35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