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23例用低场MR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诊断肾动脉病变的病例,并于手术及DSA相对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08-110+114+169
目的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为金标准探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变异肾动脉的检出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行腹部CTA患者共102例,入组患者均进行CTA及NCE-MRA扫描,以NCE-MRA组为实验组,CTA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变异肾动脉检出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变异肾动脉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NCE-MRA对变异肾动脉的检出率与CTA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研究4例患者出现假阴性。男性患者肾动脉变异率显著高于女性变异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A相比,NCE-MRA是一项安全、无创、有效且准确性高的评价肾动脉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DE-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52例临床拟诊为肾动脉狭窄者行3D DCE-MRA检查,15~20ml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经肘静脉快速注射后,采用3DFLASH序列在一次屏气时间内对肾动脉进行冠状位信号采集,将所获得的原始图像行最大信号投影(MIP)重建.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3级评价.观察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对肾动脉狭窄显示情况.结果52例图像质量均达到优良,肾动脉显示满意.其中肾动脉正常89条,肾动脉狭窄24条,共113条.结论3D DCE-MRA合理的成像技术和综合的图像分析,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的狭窄部位和程度作出可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NATIVE TrueFISP序列非对比剂肾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9例行肾脏检查的患者,利用德国Siemens 1.5TMR对肾动脉及其分支区域进行NATIVE True FISP序列检查,并进行增强扫描,采用MIP法进行图像重组,获得肾动脉成像。对2组肾动脉图像的质量、肾动脉分支、副肾动脉及静脉伪影显示情况,由2位观察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总体显示两组对图像质量的显示无明显差异;True FISP组对肾动脉分支显示的评分为3.1分,高于CE-MRA组的1.9分(P<0.05);TrueFISP组检出副肾动脉13支,高于CE-MRA组的11支;True FISP组肾静脉伪影的评分为4.7分,高于CE-MRA组的3.9分(P<0.05)。结论使用NATIVE True FISP序列进行非增强型肾动脉成像是可以替代CE-MRA检查的。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包括时间飞跃法MRA和相位对比法MRA,其具有无创伤、无辐射、不用对比剂等特点,但由于扫描时间长及饱和效应,使血流信号降低,血管分支显示不清,大大降低了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strast—enhanced MRA,3DCE—MRA)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血管检查技术,不仅克服了上述缺点,而且是动态扫描。能显示血管增强的不同时期变化过程,已越来越在临床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收集了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36例可疑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资料,对3DCE—MRA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患者行肾动脉CTA检查。采用SOMATOM sensation16层螺旋CT机扫描,造影剂使用优维显80-100ml.流率为3.5--4.0ml/s,延迟时间为25s-30s,扫描后将图像进行2mm层厚、1mm重建间隔重建。然后,将重建后的图像送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双侧肾动脉主干及支段肾动脉全部显影清晰,其中显示21支肾副动脉,有63段动脉管壁轻度狭窄,35段动脉管壁严重狭窄,2段动脉管壁完全闭塞,1例伴有腹主动脉瘤。其余动脉段均正常。结论16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显影清晰,安全可靠,是肾动脉血管成像较为理想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如何提高肾动脉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成功机率。方法 33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进行3D CE-MRA检查.均采用先行试验性团注造影剂扫描,再采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作斜冠状位的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3D CE-MRA,通过图像后处理,获得类似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图像。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准确的延迟扫描时间,抓采到造影剂到达肾动脉峰值图像。结论 检查的主要创新在于:采用卵圆中心法扫描(决定图像对比分辨率),而不是按顺序充填K空间;建立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综合病人年龄、血液循环时间、曲线斜率等以确定延迟扫描时间;择层、择范围、多角度图像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ime-slip(time-spatial labeling inversion pulse)技术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利用呼吸门控对肾动脉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TOSHIBA EXCELART Vantage1.5T磁共振对32例患者进行Time-slip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肾动脉成像,分别测量肾动脉的信噪比(SNR)、肾动脉与肾周脂肪的对比噪声比(CNR),再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由2位丰富经验的医生单独评价2组图像的MIP图像质量、肾动脉显示及静脉污染情况.结果 Time-slip和CEMRA血管成像分别显示了32例患者总共67支肾动脉(64支主肾动脉和3支副肾动脉).Time-slip组和CEMRA组的SNR分别为102.7±16.2和83.9±17.7(t=-4.625,P<0.001),CNR分别为97.8±16.1和78.8±18.3(t=-4.554,P<0.001).Time-slip的MIP图像质量较CEMRA好(Z=-2.318,P=0.02),且图像肾静脉污染程度较CEMRA轻(Z=-4.895,P=0.001).结论 Time-slip技术进行肾动脉成像,无需用对比剂即能得到较高SNR的肾动脉图像,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0例肾脏病变高血压患者行16排CT连续容积扫描,以CT轴位薄切图像(层厚1.25mm,间隔1.25mm为原始数据,然后应用GEAW4.2工作站进行双肾动脉图像后处理,结合多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结果 500例中共显示肾动脉1032条,部分显示一侧或双侧双肾动脉供血,主肾动脉皆显示清晰,级分支显示率95.3%,级以下分支能够清晰显示,显示率95%。结论 SCTA能如实显示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完全可取代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0例肾脏病变高血压患者行16排CT连续容积扫描,以CT轴位薄切图像(层厚1.25mm,间隔1.25mm为原始数据,然后应用GEAW4.2工作站进行双肾动脉图像后处理,结合多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结果 500例中共显示肾动脉1032条,部分显示一侧或双侧双肾动脉供血,主肾动脉皆显示清晰,级分支显示率95.3%,级以下分支能够清晰显示,显示率95%.结论 SCTA能如实显示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完全可取代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13.
14.
B-TFE肾动脉血管成像在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及图像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对比增强肾动脉成像(CE—MRA)比较,探讨B-TFE序列肾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诊断肾动脉狭窄的能力。方法对26侈4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的B—TFE序列肾动脉成像和对比增强肾动脉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并比较两组两种方法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肾动脉的最大显示长度,并对两种方法对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B—TFE序列显示了47条肾动脉和9条副肾动脉。CE—MRA显示了51条肾动脉和9条副肾动脉。B—TFE序列的SNR低于CE-MRA,分别为50±13,和69±10(P〈0.03):B—TFE序列的CNR也低于CE—MRA,分别为46±7和98±11(P〈0.01)。在B-TFE序列两侧肾动脉的最大显示长度均低于CE—MRA的显示长度(右肾动脉:59mm和67mm,P〈0.05;左肾动脉:51mm和56mm,P〈0.05)。CE-MRA显示了10条肾动脉狭窄,B—TFE显示了11条肾动脉狭窄,B-TFE序列与CE-MRA对于狭窄情况的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值为0.757(P〈0.01)。结论B-TFE序列图像质量低于CE—MRA,但B-TFE序列能够较准确地评价肾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5.
脑膜炎及脑膜脑炎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疾病。早期,一般影像学检查可无阳性发现。MR增强检查则对该病可作出明确诊断。我们总结5例经MR检查确诊的脑膜脑炎和脑膜炎患者,结合文献讨论MR增强扫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5例中男1例,女4例,年龄15~39岁,平均25岁。临床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病史1~3个月不等。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3例;伴视物不清1例;有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语言障碍、意识丧失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例;脑脊液检查:蛋白量增高2例;白细胞数增高2例,正常1例。头颅CT常规检查:1例左额叶脑软化灶,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栓塞患者42例,全部患者均行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检查,最后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认,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CT显示主要表现为管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脑 fMRI工作原理和对患者进行扫描 ,发现机体脑组织的相应功能区会出现对应于其器官刺激的信号强度改变.指出了脑 fMRI在机体生理、生化、代谢功能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DCE MRA)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AKA)的最佳扫描参数、扫描延迟时间及图像重建方法。方法:17例行胸、腰椎MRI检查,发现有脊髓、椎体或附件病变而需行MRI增强检查的病例,利用test bolus技术来预测对比剂注射延迟时间,采用3D-DCE MRA技术和各种图像后处理方法来显示脊髓AKA。结果:3D-DCE MRA的扫描参数为TR/TE 5.3/1.4,翻转角35°,扫描层厚1.4 mm,重建层厚0.7mm,K空间采用椭圆填充技术,FOV43cm×22cm,覆盖范围包括T5~L4的区域。MPR和MIP在显示脊髓AKA方面具有优势。结论:采用优化的扫描参数和恰当的图像重建技术,3D-DCE MRA能清晰显示脊髓AKA,可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3.0 T MR对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显示情况。方法:应用3.0 T MR对21例健康志愿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扫描,在注入对比剂前后对主动脉根部行三次扫描,把所得平扫、增强后1 min及增强后15 min的三组图像,分别称为A组、B组、C组,计算三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A、B、C三组图像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3.34,F=9.45,P<0.05);B组的SNR及CNR明显高于A组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SNR及CNR高于A组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SNR及CNR稍高于C组的SNR及CN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入对比剂后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优于不使用对比剂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以注入对比剂后1 min开始扫描血管图像质量为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