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关节置换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严重髋、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术方法而广泛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直是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国外报道其发生率高达40%—70%,国内[1]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为47.1%。约有0.5-2%的患者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且明显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2]。因此有效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仍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近年文献,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150年前,Virchow就阐明了“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瘀滞…  相似文献   

2.
刘贵芳  百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42-143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危及生命的深静脉血栓继发的肺栓塞,已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警觉,根据国内最新数字显示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高达47.1%,因此我科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开展了预防性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性贵 《光明中医》2010,25(7):1264-1266
目的观察顾步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所收治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随机为A、B、C三组,围手术期分别给予中药配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治疗(A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治疗(B组),未使用中药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预防(C组)。结果 A、B、C三组术前各随机因素无差异,A组DVT的发生率为12.9%,B组DVT的发生率为21.9%,C组DVT的发生率为53.3%。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顾频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改善患者术后高凝、高黏、状态,可以更有效降低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重点.2004年9月-2006年10月我院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85例,笔者针对DVT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孟丽凤 《中医正骨》2007,19(5):64-6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预防是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2004~2006年1月,我们对57例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同时对部分高危人群辅以预防性抗凝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发挥传统中药在临床应用方面优势。方法: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8月来本院择期进行单侧THA或TKA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单独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性抗凝,对照组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结合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 d、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凝血功能(PT、FIB、APTT、TT)及DVT发生率,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对比术前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胀,但治疗组患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消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术前D-二聚体,PT、FIB、APT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术后第3天PT、APTT、TT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3项数据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而在出院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总结临床中药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进展,探讨中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用价值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髋部骨折术后最见的早期并发症,可致肢体坏死、肺栓塞、脑栓塞,带来严重后果。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以早期预防为主。我科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对24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有步骤的预防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老年常见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一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普遍应用,出现了一些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的肺栓塞,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警惕.在应用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的同时配合加强早期的下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可收到明显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2例出现浅静脉明显充盈,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确诊为DVT,5例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得到好转。术后随访3~10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较好,于2~4个月后能下地行走,平均下地时间为(2.96±1.73)个月。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心理,术后鼓励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给予适量的低分子肝素,可以积极避免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12月36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前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制订活动计划、严密观察及利用药物及机械预防等综合预防措施。结果本组仅2例发生DVT,发生率5.6%,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综合预防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12月36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前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制订活动计划、严密观察及利用药物及机械预防等综合预防措施。结果本组仅2例发生DVT,发生率5.6%,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综合预防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或脑栓塞,后期可遗留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肢反复肿胀。吕厚山等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1%。本院2005~2006年共进行髋关节置换术100例,其中50例采用口服华法林片,50例采用中药预防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下肢创伤、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增多以及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骨科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病例逐渐增多。吕厚山等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发现,国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DVT的发生率为48.2%。由于DVT并发的静脉功能不全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并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因而探讨中医药预防DVT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尤其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多见。Clarke等报道,全髋置换及全膝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66%。因此,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做好DVT的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对8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DVT预防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拟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对照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血液流变学、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术后下肢最大肿胀率、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不仅能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并且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延长APTT、PT。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栓塞是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高 ,危险性大 ,是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 194例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94例 ,男 87例 ,女 10 7例。年龄最大 92岁 ,最小 31岁 ,平均 6 4 .1岁 ,其中 4 0岁以下 13例 ,4 1~ 5 0岁 16例 ,5 1~6 0岁 36例 ,6 1~ 70岁 4 9例 ,71~ 80岁 5 7例 ,81~ 90岁 19例 ,90岁以上 4例。左侧 10 9例 ,右侧 85例。新鲜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6 8例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骨不连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养阴活血汤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倡导养阴活血、补气通络理念对治疗DVT之重要性。方法:60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以养阴活血汤和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测相关凝血指标的变化和比较术后DVT发生率。结论:养阴活血汤具有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良好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其好发于下肢,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3~5 d.因手术创伤可造成高凝状态,手术时和手术后都需卧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在静脉内,可有大量的白细胞积聚,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能造成内膜损害,激活凝血过程就可能并发血栓形成.2003年5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249例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 17例,通过积极预防护理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下肢骨折术后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云  王静  裘文华 《中医正骨》2000,12(7):61-6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 1995~ 1998年 ,通过对 43例下肢骨折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1 护理措施1.1 体位护理 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患肢抬高 2 0~30cm ,以利静脉回流。严禁热敷、针刺和按摩 ,以防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1.2 病情观察 本组 43例病人中 ,髋膝关节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 2 7例 ,占 6 2 .79%。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肢广泛性肿胀、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热。护理时 ,密切观察患肢肿胀程度 ,皮肤颜色、温度及末梢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周径的变化 ,分别在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