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对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PKP治疗。对术前、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s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2~10个月,平均6个月。有2例出现椎体侧方少量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前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为(30.74±10.65)%,Cobb角为(23.74±3.65)°,VAS为(7.1±1.2)分。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为(15.46±7.12)%,Cobb's角为(14.57±4.18)°,VAS为(1.4±0.5)分。术前、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s角及VAS均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患者被压缩椎体的高度,明显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其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复位床托闭合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患者止痛后仰卧于自制复位床托上,手控升高床托,C臂X光机监视下复位,再结合PVP治疗。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体征、活动能力评分、计算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和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38例44个椎体均收到满意疗效,骨水泥向椎体前方、侧方渗漏各2例,无椎体后方椎管内渗漏。VAS评分由术前8.23±1.24降低至2.25±1.14,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由术前28.74±4.46改善至14.04±3.36,Cobb角由术前20.4°±7.3°改善至11.4°±5.2°。结论:复位床托闭合复位结合PVP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判应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愿意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后缘完整的患者42例(58个椎体),采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行手法复位,经C行臂透视复位良好后,然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角度和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结果: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经3个月~2年的随访。患者术后3 d腰部疼痛均基本缓解,术后骨水泥渗漏进入椎间盘1例,未出现神经损害症状。术后3个月侧位片对比36例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Cobb角无明显增大;3例伤椎压缩加重并伴Cobb角增大。随访期间病椎无明显疼痛,出现上位邻近椎体压缩骨折1例。42例58椎体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畸形角度、VAS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前的手法整复可以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脊柱后凸畸形,而且手法整复方法切实可行,并未增加骨水泥泄露的发生率,也不影响术后疼痛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单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宜春欧阳骨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符合条件的56例老年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单纯PVP治疗,观察组28例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成效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腰背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脊柱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术后第3个月,相较于术前,两组腰背部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降低,而椎体前缘高度升高(P<0.05),观察组脊柱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而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ODI评分相较于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透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邻近椎体病变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过伸复位及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应用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6年3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组,其中接受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者为单纯手术组,共38例;以接受过伸复位和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者为联合组,共42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4周内,2组VAS评分及Cobb角均呈下降趋势(P<0.01);术前2组VAS评分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周,联合组VAS评分及Cobb角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均呈上升趋势(P<0.01),联合组在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水平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4周的随访期间内,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纯手术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给予过伸复位可有效地提高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使用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比对组30例术前进行过伸复位。对比和分析2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组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Cobb角小于比照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比对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2组胸腰椎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胸腰椎功能评分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骨水泥椎体成型术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保守治疗)42例和观察组(采取骨水泥椎体成型术治疗)43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1d,2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生活质量对比(P>0.05)。治疗后14d,2组的椎体前缘高度、生活质量比治疗前1d高(P<0.05)、Cobb角和ODI评分比治疗前1d低(P<0.05),且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Cobb角和O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以及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过伸复位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患者俯卧在能透X线的手术床上,头胸部及髂嵴下肢垫高,使腹部悬空,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过伸复位,然后联合应用PKP治疗病椎,并在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压缩率及病椎Cobbs角对比.结果 15例18个椎体治疗效果显著.术后6~8 h疼痛迅速缓解,术后第1~2天均能下床活动.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压缩率及 Cobbs角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过伸复位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气管插管麻醉或局部麻醉,仰卧位体位自动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下行PVP,评估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及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4 h均能下床,腰背部疼痛缓解,腰背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分别由术前的(9.0±1.1)、(18.8±2.6)mm及(19.2±3.2)°改变为术后1 d的(3.1±0.6)、(25.2±3.5)mm及(15.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例出现骨水泥外漏,术后无明显症状,均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于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体位复位联合PVP治疗,有利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明显缓解疼痛,可早期下床活动,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50例椎体,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状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有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1例,术前VAS疼痛评分(7.60±1.12)分,椎体前壁高度(61.6±22.4)%,椎体后凸角(24.1±10.8)°。先采用闭合复位,然后在C形臂监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51例手术顺利完成。49例术后72h内腰背疼痛缓解或显著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96%,VAS评分(1.8±0.91)分(P〈0.05)。椎体前壁高度平均恢复20.9%(P〈0.05)。椎体后凸角平均矫正12.6°(P〈0.05)。椎旁骨水泥渗漏7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也可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情况、Cobb’s角矫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灌注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回顾性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其中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组65例68个椎体,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组47例59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后凸Cobb's角、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t=-11.905,P=0.002)、骨水泥注入量(t=-2.810,P=0.007)、骨水泥渗漏(χ2=5.477,P=0.019)及相邻椎体骨折(χ2=4.394,P=0.036)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椎弓根入路组患者术后即刻椎体高度增加显著低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2.978,P=0.004),术后12个月椎体高度丢失显著高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11.511,P=0.001);两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后凸Cobb's角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3,3.765,0.072,P>0.05);VAS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3,106.558,19.101,P<0.05)。结论两种骨水泥灌注入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并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双侧椎弓根入路PKP远期效果较单侧入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与闭合手法复位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67例新鲜老年胸腰椎骨折中38例行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余29例行闭合手法复位后单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VAS评分、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和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A组、B组的术后VAS分别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A组、B组术后VAS评分组间比较,P>0.05。A组、B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术前组间比较,P>0.05。A组、B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术后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但术后A组、B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组间比较,P>0.05。A组、B组伤椎前缘丢失百分数术前组间比较,P>0.05。A组、B组伤椎前缘丢失百分数术后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但术后A组、B组伤椎前缘丢失百分数组间比较,P>0.05。结论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单位节段)疗效相似,后者较前者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治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67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37例和后凸成形术组(PKP组)30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病变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畸形角(Cobb角)的差异。结果:术后第7天及3、6个月,两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P〈0.05);PKP组椎体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且PKP组椎体高度显著高于PVP组,Cobb角显著小于PVP组(P〈0.05)。术后6个月,PKP组VAS评分显著小于PVP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均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疼痛,纠正后凸畸形,但后凸成形术更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纠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椎体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结合伤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合并腰椎退行性变(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在我科因OVCF合并LDD行一期后路PLF+PKP联合手术的86例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定期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以及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腰背痛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活动能力的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Cobb角角度[(15.8±4.71)°]小于术前[(28.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JOA评分术后3个月时[(23.62±4.60)分]明显高于术前[(10.85士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略高于术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个月时[(1.22±0.38)分]明显低于术前[(2.57±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略低于术后3个月时(P〈0.05)。结论采用PLF+PKP手术方式治疗0VcF合并LDD安全可行,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形态,在临床上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皮椎体成形术( PKP )手术患者,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30例新鲜骨折,对比PKP 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nlog scale , 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纠正程度。结果:60例患者68个椎体经过PKP 治疗后,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 KP手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行,可靠,安全,长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改良闭合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俯卧于手术床,腹部悬空,升高手术床头、尾,于C型臂透视下先行手法闭合复位,再进行PVP治疗。在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计算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Beck值)和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38例44个椎体操作成功,骨水泥向椎体前方、侧方渗漏各1例,无椎体后方(椎管内)渗漏。VAS评分由术前8.5±1.2降低至2.5±1.4,Beck值由术前31.7±5.6升高至72.6±4.6,Cobb角由术前25.4°±7.3°改善至13.4°±5.2°。结论手术床俯卧位闭合复位联合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华 《微创医学》2012,7(3):229-231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96个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72 h、6周、1年疼痛VAS评分、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s角变化,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情况。结果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72 h、6周、1年VAS评分分别为7.53±1.21、3.21±1.30、3.01±1.06、2.54±1.10;ODI值分别为81±9.31、32.9±7.3、32.5±8.31、31.0±6.9,两项指标手术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片测量椎后突Cobb’s角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有11例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结论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术后即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功能,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行疼痛评分及健康状况评分,并观察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及PKP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椎体复位,PKP较PV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