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舌动脉灌注及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后,血和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以及肝肾功能、血相变化,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只狗分为3组,第一组A、B 2只狗,第二组C、D 2只狗,第三组E 1只狗,经股动脉DSA介入舌动脉灌注5-Fu、卡铂各75mg,明胶海绵栓塞;另一组静脉注射等量5-Fu与卡铂,于10min、20min、30min至5天,检查舌、颊组织及血中药物浓度、肝肾功能、血常规,6周后处死,行舌动脉病理检查.结果:DSA介入舌动脉药物灌注 栓塞术后10min、20min、30min舌组织中药物含量是静脉注射药物的25、20、4倍,30min后血中药物浓度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肝肾功能、血常规两组差别不大,舌动脉经灌注后其内膜不完整,平滑肌细胞较多空泡样变.结论:DSA动脉介入灌注栓塞,可增加局部组织中抗癌药物浓度,提高药物的抗瘤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As2O3经舌动脉灌注与耳静脉滴注的组织浓度差异。方法 清洁级家兔4只,随机分为动脉、静脉组。动脉组经颈总动脉插入导管至舌动脉,美蓝定位确认;静脉组经兔耳静脉,同时分别滴注等量等浓度的As2O3。动脉组在美蓝定位侧自舌尖向舌根方向于30、60、120、240min切取组织,静脉同时同部位切取组织置清洁容器中保存。气相色谱仪测定组织浓度。结果 动脉组组织内As2O3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组,动脉组平均浓度为7.9μmol/L,静脉组为1.42μmol/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经舌动脉灌注As2O3可提高局部组织药物浓度,而不增加总体用药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As2 O3 经舌动脉灌注与耳静脉滴注的组织浓度差异。方法 清洁级家兔 4只 ,随机分为动脉、静脉组。动脉组经颈总动脉插入导管至舌动脉 ,美蓝定位确认 ;静脉组经兔耳静脉 ,同时分别滴注等量等浓度的As2 O3。动脉组在美蓝定位侧自舌尖向舌根方向于 30、6 0、12 0、2 40min切取组织 ,静脉组同时同部位切取组织置清洁容器中保存。气相色谱仪测定组织浓度。结果 动脉组组织内As2 O3 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组 ,动脉组平均浓度为7.9μmol/L ,静脉组为 1.42 μmol/L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经舌动脉灌注As2 O3 可提高局部组织药物浓度 ,而不增加总体用药量。  相似文献   

4.
舌根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可以用多种方法修复重建,包括舌体组织瓣、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1~4]。血供来源是决定组织瓣成活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胎儿颈外动脉的血管造影、血管铸型、墨汁灌注,研究舌的血供,再次证实舌动脉结扎后,舌体可籍面动脉之颏下动脉及其它分支、交通支获得血供[5],为包括舌动脉的舌根切除应用舌体组织瓣后置修复缺损的可能性提供了解剖依据。研究结果也显示:舌根癌需行颈淋巴结联合根治术而结扎舌动脉的患者,使用同侧舌体组织瓣有可能导致缺血性坏死。研究采用客观可靠的手段,结果对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有关双侧舌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阿霉素纳米微粒经舌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给药后,药物在靶器官及易损器官内的分布特点,探讨阿霉素纳米微粒治疗舌癌的靶向性.方法 将40只荷舌癌的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阿霉素纳米微粒组和阿霉素组,每组20只,以超选择性舌动脉插管分别注射阿霉素和阿霉素纳米微粒.每组给药后1 h、5 h、15 h各处死5只兔,分别取舌、舌癌、心、肝、脾、肺、肾组织各1.0 g,血浆1 m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和血浆内的药物浓度.给药45 d后切取兔舌癌组织,制作连续病理切片,检测治疗效果.结果 给药后1 h、5 h、15 h,阿霉素纳米微粒组舌癌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阿霉素组(P<0.01),而血浆、心、肺中阿霉素浓度则显著降低(P<0.01);阿霉素纳米微粒组中,给药后1 h、5 h、15 h以舌癌和舌组织内药物浓度为最高,各时间点均以心脏药物浓度为最低.45 d后阿霉素纳米微粒组均达到完全缓解,病理切片仅见少量癌细胞.结论 阿霉素纳米微粒经舌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给药后,可以显著提高阿霉素在舌癌病灶内的浓度,具有显著的靶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霉素纳米微粒经兔舌动脉给药后,舌癌病灶及易损器官的药物分布,确定阿霉素纳米微粒治疗舌癌的靶向性。方法:将30只荷舌癌的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阿霉素组和阿霉素纳米微粒组,每组15只。分别将阿霉素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脂阿霉素纳米微粒(平均粒径93.1nm±11.7nm),通过超选择舌动脉导管给药(药物剂量2mg/kg、药物浓度1mg/ml)。每组给药后1、5、15h分别处死5只兔,取舌、舌癌、心、肝、脾、肾组织各1.0g,血浆1m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和血浆内的药物浓度,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1、5、15h阿霉素纳米微粒组在舌肿瘤和舌组织内的药物含量显著高于游离阿霉素组(P<0.01);而非靶器官心、肝等药物浓度显著降低,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霉素纳米微粒经舌动脉给药,可以显著增加抗癌药物的靶向性,增加药物疗效,同时由于非靶器官药物浓度减少,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舌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的应用解剖及铸型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临床经舌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舌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测 15具共 30侧成人头颅标本舌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舌动脉为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之一 ,其起点平舌骨大角尖处 ,至颈动脉分叉处距离为 (0 .86± 0 .33)cm ,其起点外径为 (2 .4± 0 .3)mm。舌动脉行经舌骨舌肌深面后分为舌背动脉及舌深动脉终末支。左、右舌深动脉分别行于两侧的舌肌内形成舌粘膜下动脉网 ,不跨越舌正中纤维隔。结论 :舌动脉起点较固定 ,管径较粗 ,行程恒定 ,末梢血管形成舌粘膜下动脉网 ,有利于药物滞留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是药物灌注治疗舌癌的理想动脉  相似文献   

8.
舌鳞癌无临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处理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目的 通过分析无临床淋巴结转移舌癌患者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在颈部各区的分布,显示舌活动部癌的淋巴结转移并指导无临床淋巴结转移的舌癌的选择性颈淋巴管清扫的区域。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舌部癌颈部无临床淋巴结转移而选择性全颈淋巴结清扫和挽救性淋巴 结清扫术的病例,分析手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在颈部各区的分布。结果 病理证实单个淋巴结转移13例,其中颌下及颏下区转移2例,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8例、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舌动脉结扎后舌的血液供应及其来源,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新鲜胎儿(6个月以上)尸体标本20具,随机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实验:(1)氧化铅灌注血管造影;(2)甲基丙烯酸甲酯血管铸型及扫描电镜观察;(3)墨汁灌注透明及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舌动脉结扎后起自面动脉的舌下动脉、颏下动脉成为口底组织的血供来源,它们与起自舌动脉的舌下动脉存在吻合;舌下动脉与舌深动脉之间存在吻合。结论:舌动脉结扎后,舌体组织可通过口底途径间接从颏下动脉或面动脉其它分支获得血供。  相似文献   

10.
何悦  郭伟 《口腔医学》1999,19(4):169-170
目的观察狗舌动脉一次性灌注氮芥对正常舌体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为1mgml的抗癌药物氮芥1~2ml对狗舌动脉行一次性灌注于灌注后30min、1天、4天、8天切取狗注射侧舌体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见灌注药物后30min1、4、8天狗舌组织粘膜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及肌纤维组织均未见明显变性、坏死等病理学改变结论舌动脉内一次性灌注化疗药物氮芥1.2mg1mgml不引起正常组织毒性刺激作用及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舌淋巴管的分布及引流特征,以期为舌部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技术结合淋巴管铺片透明显示法、淋巴管铸型及扫描电镜观察来研究人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同时通过颈部解剖学方法观察舌不同区域初级引流淋巴结的分布。结果 舌背黏膜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构成双层网络结构,其分布不受界沟和中线的影响,分布于整个舌背黏膜。肌间淋巴管与舌背和舌腹黏膜淋巴管相交通,由此构成完整的舌淋巴管网络结构。各注射区域颈部初级引流淋巴结的分布呈现一定的特点,舌前部主要引流至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舌侧部和舌中部主要引流至颌下淋巴结、颈二腹肌淋巴结和甲状淋巴结;舌根部主要引流至颈二腹肌淋巴结。各注射区初级引流淋巴结均可出现于双侧颈部,但同侧发生频率高于对侧。结论 舌淋巴管呈网络状分布,舌部任一区域的淋巴引流有广泛性和双侧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十二例新鲜成人尸体的舌-口底-下颌骨-颈部标本,采用淋巴含间接注射法,对舌侧缘淋巴引流及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淋巴管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初步发现:舌侧缘淋巴引流与下颌骨舌侧骨膜淋巴管没有关系,下颌骨舌则骨膜淋巴管不是舌侧缘向颌下和颈部淋巴结引流的通道因而,舌癌不会通过下颌骨舌侧骨膜淋巴管途径而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在临床上,对没有直接侵犯至下颌骨舌侧粘骨膜的舌癌病例,保留下颌骨或保持其连续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颌外动脉重要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颌外动脉的重要毗邻关系,方法:逐层解剖60具完整的头颈标本(每具仅解剖一侧),观察颌外动脉与颌下腺、面前静脉,面神经下颌缘支及颌下淋巴结之间的毗邻关系。结果:(1)颌外动脉位于2下腺深面者占60%,穿越腺实质者占38.3%,行走于腺体表面者占1.7%。(2)颌外动脉位于颌缘支深面者占90%,位于浅面者占5%,下颌缘支环孢或夹持颌外动脉者5%。(3)颌外动脉一面前静脉伴行者占11.7%,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小鼠舌体移植瘤颈淋巴结转移模型,探讨癌周淋巴管的病理改变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将U14的腹水瘤细胞移植于昆明小鼠舌体内,分期分批切取舌体组织,改良5’=核苷酸酶组化染色法显示癌周淋巴管。结果:小鼠舌体接种U14肿瘤细胞后颈淋巴结转移率可达70%;U14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腔的方式主要有2种,即通过正常管壁开放间隙和造成管壁缺损进入淋巴管腔。  相似文献   

15.
Studies on the vascular drainage system of the hamster buccal pouc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cause some investigators feel that the hamster buccal pouch is an immune privileged site with no lymphatic drainage, this study was done to demonstrate and further elucidate a drainage system from the pouch to the cervical nodes. Eight hamsters were injected with india ink, submucosally in the right pouch. Dissections at one or 2 days revealed ink in macrophages in the right submandibular nodes at 2 days. Histologically, the ink was noted within macrophages which aggregated around blood vessels. No lymph vessels were noted in the pouch. Six hamsters were injected with fluorochrome-labelled latex microspheres. At 2 and at 4 days the microspheres were noted in both the pouches and the ipsilateral submandibular nod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re is a delayed lymphatic drainage from cheek pouches to the submandibular nodes mediated by macrophages.  相似文献   

16.
Because some investigators feel that the hamster buccal pouch is an immune privileged site with no lymphatic drainage, this study was done to demonstrate and further elucidate a drainage system from the pouch to the cervical nodes. Eight hamsters were injected with india ink, submucosally in the right pouch. Dissections at one or 2 days revealed ink in macrophages in the right submandibular nodes at 2 days. Histologically, the ink was noted within macrophages which aggregated around blood vessels. No lymph vessels were noted in the pouch. Six hamsters were injected with fluorochrome-labelled latex microspheres. At 2 and at 4 days the microspheres were noted in both the pouches and the ipsilateral submandibular nod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re is a delayed lymphatic drainage from cheek pouches to the submandibular nodes mediated by macrophag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评价顺铂 -白蛋白微球 (CDDP- AMS)经舌动脉灌注治疗舌癌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顺铂 -白蛋白微球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上的价值。方法 利用平均 5 6 .3μm顺铂 -白蛋白微球 10 0 m g(含 CDDP13.6 mg)经舌动脉灌注 ,治疗晚期舌癌患者 18例 ,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顺铂 -白蛋白微球 CDDP- AMS经舌动脉灌注治疗舌癌 18例 ,近期疗效达特效者 10 0 % ,配合其它治疗后 ,经 5年观察 ,原发灶无复发。结论 顺铂 -白蛋白微球舌动脉灌注治疗舌癌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可以做为舌癌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