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隐匿性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脑外伤患者24例,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及SWI.结果 24例头部CT平扫、MR平扫T1WI、T2WI、FLAIR像阴性,SWI清楚地显示了脑内微出血灶.结论 在隐匿性脑外伤患者中,SWI较常规扫描序列更多的显示微出血状况,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作为隐匿性脑外伤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2.
程锋  侯卓 《河北医学》2012,18(8):1063-1065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及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18例,均在伤后10天内行16排CT及1.5TMR常规序列(T1WI T2WI FLAIR )及SWI序列扫描.结果:18例患者CT发现6个病灶;MR常规序列共发现149个病灶,其中T1WI发现26个,T2WI发现55个,FLAIR发现68个;SWI发现366个,DAI出血灶SWI上形态多样,SWI发现病灶数量明显多于常规MRI.结论:SWI对脑内微出血灶检出明显优于常规MRI及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成像各序列对脑挫裂伤的影像诊断价值,优化磁共振显示脑挫裂伤的最佳序列组合。方法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T1WI、T2WI及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对28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扫描,分析磁共振不同序列图像的特征,比较检出病灶数目。结果 28例患者中,在T1WI发现病灶15个,T2WI发现病灶59个;FLAIR发现病灶73个,SWI发现112个。结论 SWI对脑挫裂伤有高度的敏感性,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临床症状明显而常规序列检查阴性者意义更大,应列为常规序列扫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DAI患者行CT及1.5TMR检查,扫描方法为T1WI、T2WI、FLAIR及SWI序列扫描,比较不同序列对DAI脑内病灶的显示率并分析其信号特征,评价SWI在检查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16例患者脑内各部位DAI病灶检出数依次为:CT发现5个病灶,MRI常规扫描共发现196个病灶,其中T1WI检出19个,T2WI检出43个,FLAIR检出62个,DWI检出72个,SWI序列共检出329个病灶。SWI序列发现病灶数量明显多于常规MR(IP<0.05)。结论:SWI对DAI脑内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MRI,对DAI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常规序列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1354例初次头颅MRI检查的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分为低(0—30岁,98例)、中(31—60岁,472例)、高(60岁以上,784例)三个年龄组。计算各序列显示病灶的数目,比较T1WI、T2WI、T2FLAIR与SWI序列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354例中有287例患者SWI序列出现低信号病灶,阳性率21.2%,95例在常规序列常规显示相应病灶,阳性率7.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95.6,P〈0.01)。低龄组中SWI检出6例有低信号灶,检出率为6.1%;中龄组69例,检出率为41.6%:高龄组212例,检出率为27.1%;三者检出率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84.4,P〈0.01)。T1WI对病灶显示都不明显、T2WI检显示低信号灶367个、T2FLAIR显示低信号病灶721个,SWI序列显示低信号2851个。结论①SWI对于脑内微量出血、血液代谢物及静脉结构等低信号灶的检出有较常规序列明显高的敏感性,在头颅MRI检查中SWI作为常规扫描序列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②颅内SWI病灶的检出率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弥漫性轴突损伤微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突损伤微出血患者均行MRI平扫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常规MRI T2WI、T2FLAIR、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CT扫描。结果 MRI平扫T2WI见13例表现点状高信号影,病灶检出率为32.5%;T2FLAIR上发现病变16例,病灶检出率为40%;DWI上发现异常高信号影28例,病灶检出率为70%;CT见10例表现为点状高密度出血灶,病灶检出率为25%。40例患者均发现异常小出血灶影,病灶检出率为100%,且发现病变的数目及范围明显增多、增大。结论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诊断弥漫性轴突损伤微出血较CT和常规MRI检查序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常规序列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1354例初次头颅MRI检查的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分为低(0-30岁,98例)、中(31-60岁,472例)、高(60岁以上,784例)三个年龄组。计算各序列显示病灶的数目,比较T1WI、T2WI、T2FLAIR与SWI序列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354例中有287例患者SWI序列出现低信号病灶,阳性率21.2%,95例在常规序列常规显示相应病灶,阳性率7.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95.6,P0.01)。低龄组中SWI检出6例有低信号灶,检出率为6.1%;中龄组69例,检出率为41.6%;高龄组212例,检出率为27.1%;三者检出率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84.4,P0.01)。T1WI对病灶显示都不明显、T2WI检显示低信号灶367个、T2FLAIR显示低信号病灶721个,SWI序列显示低信号2851个。结论①SWI对于脑内微量出血、血液代谢物及静脉结构等低信号灶的检出有较常规序列明显高的敏感性,在头颅MRI检查中SWI作为常规扫描序列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②颅内SWI病灶的检出率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液体衰减恢复序列(FLAIR)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磁共振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MR表现,行常规T1WI、T2WI扫描及FLAIR、SWI序列扫描。结果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FLAIR及SWI均可显示, FLAIR表现为脑沟裂池内高信号,SWI为低信号,6例患者T1WI可见高信号蛛网膜下腔出血,T2WI无1例显示。结论常规MR序列诊断SAH准确率不高,FLAIR联合SWI对SAH敏感性高,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SAH的常规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病灶个数与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DAI的脑外伤患者,分别在伤后2?h至20?d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及SWI序列扫描,并观测患者病灶数量,观察各序列间有无明显差异,并与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RI常规序列扫描发现124个病灶;SWI序列发现621个病灶,SWI序列发现病灶数量明显多于常规磁共振扫描(u=-10.235, P<0.01),其中SWI序列显示的病灶数量与GCS评分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0.867,P<0.01)。结论SWI序列可以在DAI患者中发现更多的出血病灶,并且病灶的数量与GCS评分密切相关,对DAI的诊断及判断患者的预后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脑外伤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工作做出指导性意见。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常规MRI(T2WI与FLAIR)与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比较不同检查方法颅内不同部位的检出病灶数,探讨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结果 SWI共检出病灶数1394个, GCS评分为(7.8±2.2)分;CT共检出病灶数234个,GCS评分为(13.1±3.5)分;T2WI共检出病灶数594个,GCS评分为(10.2±3.2)分;FLAIR共检出病灶数857个,GCS评分为(9.7±2.4)分。 SWI共检出病灶数明显多于其他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T外,其他三种检查方法检测出血灶数均与GCS呈负相关(P<0.05),其中SWI显示中线部位出血灶数与GCS亦呈负相关(P<0.05)。结论磁共振加权成像具有更加良好的性能,能够检测出更小的出血点,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较CT与常规MRI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微出血(CMBs)影像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对临床应用溶栓药物治疗脑梗死可能出现的脑出血潜在危险的预见性。方法采用MR扫描仪,对182例临床有症状的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头颅平扫T1WI、T2WI、T2FLAIR、DWI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对于脑微出血灶数量、部位、分布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24例存在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CMBs病灶172个;T1WI、T2WI、T2FLAIR以及DWI序列检出CMBs病灶的数目分别为16(9.3%)、30(17.4%)、35(20.3%)、18个(10.5%),各序列中CMBs病灶检出的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与T1WI、T2WI、T2FLAIR、DWI序列CMBs检出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微出血病灶分布于脑干,4.7%分布于小脑,27.3%分布于丘脑,37.8%分布于基底节区,23.3%分布于皮层及皮层下。结论 SWI序列对CMBs的检出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为目前检出CMBs的最佳序列,对脑卒中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微出血患者,入院后均行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对比常规序列及S W I序列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的脑微出血检出率(8/8 0)1 0.0 0%、(14/80)17.50%、(45/80)56.25%显著低于SWI(80/80)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的病灶检出率(68/413)16.46%、(106/413)25.67%、(265/413)64.16%均显著低于SWI的(413/413)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运用磁共振SWI序列、病灶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序列,利于进一步临床治疗的开展,建议作为磁共振的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13.
FLAIR与T2WI序列对脑转移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FLAIR序列与T2加权序列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63例脑转移瘤患者行FLAIR及快速T2加权序列扫描,比较FLAIR序列与T2加权序列显示脑转移瘤的差异.结果 (1)在63例患者中,FLAIR上显示病灶306个,T2加权显示病灶238个,FLAIR较T2加权像在显示脑转移瘤的病灶数目方面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位于皮层、皮层下区及邻近脑沟、脑室旁的病灶;(2)在238个病灶中,T2WI与FLAIR在显示每个病灶大小、边界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病灶的内部结构及周边水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LAIR像在检出转移瘤的病灶数目及显示瘤灶的周边水肿及内部结构均优于T2加权像,可作为常规脑转移瘤检查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HIE新生儿60例,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Avanto 1.5T超导型MR扫描仪,检查前30 min给予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0.3~0.5 ml/kg),使患儿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常规行横轴位T1WI、T2WI和DWI扫描,均增加横轴位SWI扫描。比较头颅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检查对病灶的检出率,部位及性质。结果 SWI检出的脑微出血病灶数量最多,与T1WI、T2WI、DWI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1),在病灶大小、范围及边界清晰度显示方面,SWI均明显优于T1WI、T2WI和DWI。结论 SWI在HIE微小出血灶的数量及面积的显示上优于常规序列,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更好地评估HIE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强荣  邹莹  王小平  陈进  夏茜 《海南医学》2014,(19):2849-285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成像(SWI)诊断脑外伤后微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18例脑外伤后微病灶患者的MRI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扩散加权及磁敏感成像检查。结果 18例患者中微梗死5例,脑挫裂伤的微出血17例(其中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微出血急性期病灶在DWI序列上呈高信号,在ADC图上呈低信号,随后DWI信号降低,ADC信号则相应由低信号转变为高信号,SWI系列上则一直为低信号;微脑梗死病灶在DWI序列上呈高信号,在ADC图上呈低信号,SWI呈稍高信号。结论脑外伤微病灶在DWI及SWI序列上有特征性表现,应作为脑外伤后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磁敏感成像技术在隐匿性脑微出血(rCMB)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OTMR全身检查设备(Achieva 3.0T Tx,Philips),检查序列包括轴面T1WI、T2WI、FLAIR、DWI、SWI。SWI成像采用VEN-BOLD-HR三维梯度回波序列。采用SENSE并行采集技术,SENSE因子2。层厚6mm,层间距0.6mm。结果rCMB表现为圆形低信号,部分病灶外周可见单层或双层环形低信号,分布不均匀、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结论SWI在检出rCMB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磁敏感成像对颅内亚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亚急性(>8天<4周)颅内出血17例,行头CT检查、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成像(SWI)检查,MRI序列有T1加权成像(T1 WI)、T2加权成像(T2WI)、水抑制成像(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成像(SWI),观察信号变化.结果 17例均为亚急性期小灶出血,临床症状轻微,亚急性期头CT均未见异常,核磁共振成像见短等长混杂T1信号,长短混杂T2信号,FIAIR与T2信号类似,DWI为高低或等低混杂信号,而SWI均为类圆形低信号,偶见中心小等信号区.结论 颅内亚急性期出血的核磁共振表现较为复杂,T1WI与T2WI可以反映脑出血的病理过程,但影像表现较为复杂,有时与占位及特殊感染不易区分,SWI较常规核磁共振信号敏感且特异性强,能发现更多亚临床病灶,因此脑出血亚急性期影像学检查首选SWI成像,SWI成像的应用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微出血(CMB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可疑颅内微出血,进行常规MR头颅平扫快速回波(TSE),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AIR)以及Gd-DTPA增强扫描技术和磁敏感加权(SWI)序列成像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50例经过临床和手术证实的颅内微出血,SWI序列都有明确的显示,表现为点状,条形,椭圆形的低信号;直径为0.4-6.5 mm;分布在皮层和基底节区。常规TSE序列和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AIR)分别检出23例和20例。结论 SWI序列对CMBs的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序列,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罗凤荣  李雁平 《广西医学》2011,33(3):280-282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5例发病时间〈24 h、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病人进行常规SE序列T2WI、FLAIR和DWI扫描检查,并进行影像对比分析。结果 17例超急性期脑梗死DWI显示为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的高信号,而FLAIR、T2WI在影像上没有改变。68例急性期脑梗死,DWI显示68例,FLAIR显示62例,T2WI显示54例,而且DWI序列显示梗死灶信号强度较FLAIR序列和T2WI序列高,病灶范围亦较FLAIR序列和T2WI序列大。85例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共有127个梗死灶,DWI上显示病灶数目127个,显示率100%(127/127);FLAIR上显示病灶数目106个,显示率83.5%(106/127);T2WI上显示病灶数目59个,显示率46.5%(59/127)。结论低场强磁共振DWI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FLAIR、T2W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