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给临床X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系统疾病和外科选择或检验深静脉重建手术或效果以及确定或检验下肢深静脉瓣膜形成术效果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无病变成人男尸的腘静脉及正常和病患成人男性下肢胭静脉造影,左右各31侧,在胭股静脉上取五个位点进行外管径测量,同侧对应点的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尸体与正常人之间,P值都>0.01;尸体与病患之间,P值都<0.01;正常人与病患之间,P值也都<0.01.结论:股胭静脉管径的均数值,患肢比尸体要大1/3多,而比正常肢的股胭静脉管径大1/3.表明尸体与正常人下肢静脉造影的股、胭静脉外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尸体或正常肢与病肢股腘静脉外径大小,都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给通过临床造影术来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为断肢再植、自体大静脉移植或搭桥以重建血液循环术[1~ 3 ] 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取患有下肢静脉疾病的男性成人X线造影片和正常成人男尸下肢各 31侧 (左右各半 ) ,在股、静脉上取五个位点分别进行外管径测量。结果 :发现在第一、二、三、四、五位点上 ,男尸左侧依次为 9.9871± 0 .3385 (χ±Sχ)mm ,8.1194± 0 .4 0 5 2mm ,8.5 2 4 2± 0 .3812mm ,8.2 2 74± 0 .4 347mm ,8.1932± 0 .384 0mm ;男患左侧分别是 13.5 984± 0 .4 5 2 9mm ,13.95 97± 0 .345 2mm ,13.4 6 77± 0 .3379mm ,13.96 13± 0 .375 0mm ,13.0 74 2± 0 .3933mm ;男尸右侧为 9.4 80 6± 0 .390 3mm ,8.1790± 0 .3889mm ,8.2 935± 0 .3879mm ,7.772 6± 0 .3876mm ,8.0 387± 0 .4 393mm ;男患右侧 14.32 4 2± 0 .4 6 2 9mm ,12 .4 72 9± 0 .2 92 8mm ,14.2 30 6± 0 .4 16 7mm ,13.932 3± 0 .4 6 13mm ,13.796 8± 0 .4 4 5 6mm。经方差分析 ,P值 <0 .0 1。结论 :尸体与病理造影片的股、静脉外径大小有显著性差异 ,下肢静脉造影是临床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4 ] 。尸体与病理造影的股、静脉管径均数比 ,有九个位点是 <0 .6 6 6 7,说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患者下肢股段主要静脉及其瓣膜,为临床治疗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解剖103侧成人尸体下肢股段,并观察其主要静脉瓣膜的数量和形状、静脉特别点的外径及其体表位置。结果:位于大隐股静脉股段的瓣膜均呈双瓣型,其隐股点的外径为(5.18±1.25)cm,隐股点距离腹股沟韧带(3.92±0.71)cm;股浅静脉当中的第一对瓣膜多呈双瓣型,其静脉外径为(1.06±0.17)cm,瓣膜的位置比较稳定,与股深静脉入口下端的距离为(1.16±0.66)cm,距离距离隐股点下端(6.16±1.69)cm;股深静脉注入点的下端距离隐股点下端(5.00±1.57)cm;而其距离腹股沟韧带(7.84±1.89)cm。结论:通过对下肢股段主要静脉及其瓣膜的观察发现此观测结果可为临床手术介入治疗血管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中经大隐静脉主干或分支置管推注造影剂,先行髂静脉顺行造影,透视下观察髂静脉通畅情况,后暂时阻断股总静脉,再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返流程度,瓣膜功能及返流判定参考Kistner分级标准。结果:本组178条患肢中,返流0级35条(19.7%),1级33条(18.5%),2级59条(32.8%),3级37条(20.7%),4级14条(7.9%)。5条术前顺行造影考虑髂静脉狭窄,术中逆行造影证实髂静脉正常;16条患肢B超检查返流为1~2级,术中逆行造影为3~4级。结论: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造影对显示髂静脉疾病及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异常效果确切、肯定,操作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军  张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9):1038-1038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在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腘静脉造影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肢7条,行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结果:7条患肢平均随访24个月,全部患肢症状缓解,溃疡痊愈,无1例复发。结论:本手术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EVS植入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波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5):278-279
目的评估静脉瓣膜外支撑环(EVS)植入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病人(69侧患肢)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侧,B组32侧。A组,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行EVS植入术;B组行股静脉壁环形缩窄术。以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评估疗效。结果术后造影显示A组26侧患肢股浅静脉瓣膜功能恢复;B组中6例见逆流(P<0.05)。结论EVS植入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易标准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我们应用股静脉壁环缝瓣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股静脉瓣关闭不全 10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0例 ,男 6例 ,女 4例。年龄 2 8~ 5 6岁 ,平均年龄 36 5岁。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史 ,全有下肢浅静脉曲张。共 17侧肢体 ,其中双侧 7例 ,单侧 3例。活动后踝部轻度肿胀 12侧肢体 ,中度肿胀 5侧肢体。 10侧肢体有小腿下 1/ 3处色素沉着 ,5侧肢体并有溃疡。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并数字减影见胫、腓静脉通畅 ,壁光滑 ,但有不同程度的扩张。Val salva股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按…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血栓形成后,血栓远端静脉高压,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深静脉血栓将造成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均可发病并使静脉瓣膜受损严重者还可以影响动脉供血。临床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其形成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且好发于下肢[2]。因此,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我科通过自2000年1月~2007年10月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抗凝药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精心的专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为我科收治,诊断明确。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髂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静脉造影:静脉充盈缺损,全下肢(或节段)深静脉阻塞或狭窄;静脉再通,呈扩张状,管壁毛糙,管腔不规则狭窄,瓣膜阴影消失,侧支循环形成,呈扩张扭曲状。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广泛性肿胀,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  相似文献   

9.
黄学阳  王建春  林鸿国  张磊  刘明 《广东医学》2007,28(11):1781-1783
目的 探讨包辩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行惠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抽剥术,通过彩超观察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术后内径及血液反流时间皆较术前缩小,其中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反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股深静脉、腘静脉内径及腘静脉反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包辩手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在解剖一老年女性尸体时 ,发现其双下肢小隐静脉的走行及注入变异 ,现报道如下。左下肢的小隐静脉经腓肠肌两头之间至窝后 ,不穿筋膜不注入静脉 ,而是在浅筋膜内继续上行至大腿后面(距窝上角约 5 .2 0cm处 )转向大腿前内侧 ,再向内上方行走 ,汇入股内侧浅静脉。通过大隐静脉 ,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经隐静脉裂孔 ,回流至股静脉 (见图 1、2 )。右下肢的小隐静脉经腓肠肌两头之间至窝后 ,虽穿筋膜 ,但不注入静脉 ,而是与之伴行出窝上角 ,走行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 ,在大收肌、短收肌的浅面上行 ,并与第 1穿动脉的相伴行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动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 )与尸体解剖学参数,为临床轴型皮瓣或预构组织皮瓣正确选择供血血管提供依据。方法(1)解剖组:选取12具尸体24侧下肢标本,精细解剖显露旋股外侧动脉及其降支血管。(2)IADSA组:筛选20例健康成人40侧下肢行IADSA并获取图像。对照观测两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1)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及外侧支起始点直径:解剖组外径分别为(3.79±0.67)、(2.46±0.36)mm ;IADSA组分别为(2.65±0.63)、(1.75±0.18)mm ,解剖组外径与IAD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剖组内径与IAD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行至外侧支起始点的长度无差异。(2)两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的横径与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腔呈圆形。(3)男、女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外径及下行至外侧支起始点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较女性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长,直径粗。结论术前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IADSA检查对临床正确选择轴型皮瓣或预构组织皮瓣供血血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皮静脉插管造影术的创用 ,对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检测 ,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 ,弥补了传统顺行、逆行造影检查方法的不足。我们自 1 995年至今共对 1 0例患者的1 0条肢体施行了经皮静脉插管造影检查 ,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 0例 ,男性 7例 ,女性3例 ,年龄 30~ 6 0岁 ,结合临床表现经顺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以下简称为(PDVI)。1 .2 器材和药物 造影须在电视观察下进行 ,所需器材为Seldinger穿刺针 ,导引钢丝、X线阻射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3.
观测100例成人尸体股静脉长度、外径、瓣膜形态、位置、数目和方位;股静脉主要属支外径,距腹股沟韧带距离,注入方位及入口附近瓣膜,为临床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对股静脉穿刺、插管,瓣膜修复术、移植术及静脉逆行造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月国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血液倒流性病变的效果 ;方法 :对 3 0例 3 1条患肢行月国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 ,并观察疗效 ;结果 :术后近期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的有 2 7条患肢 ,好转的有 4条患肢 ,远期疗效均良好 ;结论 :月国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严重血液倒流首选而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38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行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肢股浅、股深和交通支静脉功能,根据复发原因确定治疗方式。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和部分属支残留(15条患肢),同时4条合并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3条患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7条患肢),1条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和1条同侧Cocket综合征,以上病例经有效治疗均治愈或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主要是手术方式不当、手术技术失误和术后处置不足,仔细术前检查、强调诊断准确、合理选择术式、优化技术方案、严谨手术操作、注意术后处置,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100例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AECOPD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声像图特点、深静脉结构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表现是静脉管腔回声模糊、血管压缩性较差、血管内壁增厚和毛糙现象;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形成DVT患肢共为87条,产生率87%。患侧股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胫周围静脉近段(PTV)等内径值均明显高于健侧(P0.05)。患侧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腘静脉(POV)的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小于健侧(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具有无创、图像清晰直观、全面准确等优点,对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50例成年尸体下肢主要静脉的解剖观察,为临床上有关下肢静脉的手术、操作等提供解剖形态学参考.方法:在150侧成人下肢中,观察、测量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胭静脉的长度、特别点外径以及静脉瓣膜数量和形状等指标,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长度各为(71.32±0.98)cm、(29.69±0.57)cm、(13.49±2.01)cm;大隐静脉起点、平股骨内侧髁上缘平面及终点外径各为(1.12±0.49)cm,(1.57±0.42)cm,(2.03±0.66)cm;股静脉起点、股三角尖处及终点外径各为(1.62±0.49)cm,(1.77±0.42)cm,(2.03±0.66)cm;腘静脉起点、中点及终点外径各为(1.55±0.51)cm.(1.59±0.37)cm,(1.62±0.49)cm;静脉瓣膜以双瓣型多见,瓣膜分布越向远侧越多.结论:以上对下肢静脉的观测结果,为临床有关下肢静脉的手术、操作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数字成像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将病人分为正常组(32侧)和异常组(118侧)。结果正常下肢静脉28侧;异常下肢静脉122侧,其中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2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6侧,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38侧,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22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12侧,静脉瘤样病变4侧,Cockett综合症2例。结论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上方便、准确,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正确的造影技术可以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Palma手术即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 ,自 195 6年Palma报道以来 ,我国至目前约施行 10 0例次左右[1] 。作者近期也施行 2例治疗髂股血栓后遗症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例 1,女 ,2 9岁 ,右下肢肿胀 6年入院。膝上 10 cm测量周径比对侧长约 15 cm,膝下 15 cm处测量周径比对侧长 7cm,近 1年来常感患肢坠胀痛难以忍受 ,无局部溃疡 ,浅静脉曲张不明显。右下肢深静脉造影髂股血栓后遗症 ,对侧大隐静脉造影见其粗约0 .3~ 0 .5 cm。例 2 ,女 ,4 5岁。左下肢肿胀 7年入院 ,膝上 10 cm测量周径比对侧长约 11cm,膝下 15 cm处测量周径比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上行性下肢静脉造影67例 (共72条患肢,其中36条患肢同时作下行性下肢静脉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31例(以1条患肢为1例统计,以下同),浅静脉曲张伴深静脉瓣和/或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全36例,深静脉内血栓形成5例.结论 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及交通支静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