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产科分娩的产妇在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使用留置针能有效的减轻反复穿刺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在抢救过程中,能快速有效的给药。结论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安全性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碧群 《河北医药》2007,29(7):764-765
目的 探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安全性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 针对使用静脉留置针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对我科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结果 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中,出现穿刺口轻微红肿2例,堵管1例,局部渗漏2例,无发生静脉炎和栓塞现象.结论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王思雨  任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76-17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病痛。方法 32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均使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并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穿刺前护理、穿刺护理,置管期间护理。结果接受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的320例患者中,留置时间1d有2例,5d102例,11d216例,均未感染。结论留置时间因留置针方法的改良而延长。加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马英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91-292
目的减少反复针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中静脉通路的持续通畅,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的护理,使巡回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手术人员和手术患者提供全面服务和护理。方法介绍规范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手法,如何选择合适的静脉及套管针;预防和处理多种并发症。结果 25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248例顺利完成输液、抢救、输血、间歇给药等。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手术过程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达到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泵的安全使用和安全快速输液的目的。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妥善固定,掌握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时解决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有效确保留置针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思雨  任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44-64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病痛。方法 32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均使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并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心里护理、穿刺前护理、穿刺护理,置管期间护理。结果接受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的320例患者中,留置时间1d有2例,5d有102例,11d有216例,均未感染。结论留置时间因留置针方法的改良而延长。加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增加其使用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某科80例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采取安全、有效护理.结果 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住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正确安全的护理方法,能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尽量避免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赵小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44-284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产程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对产科2011年1—11月1 250例中自然分娩产妇在进入活跃期后常规采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能有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从而减轻孕产妇痛苦,有利于病情变化时开展抢救工作,赢得了抢救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结论由于留置针的软管可随体位改变,从而使产妇保持舒适的体位,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痛苦。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方法,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由于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20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原因,找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正确方法和护理措施。结论利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提升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谭道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23+1825
目的探讨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1 465例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选取新生儿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等为穿刺部位,进行穿刺、置管、封管,在留置期间细心护理,注意拔针时的方法。结果 1 465例新生儿中成功穿刺1 425例(97.27%),失败40例(2.73%)。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减轻新生儿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保护浅表静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抢救危重患者、大手术、术后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操作前准备好用物和封管的盐水及肝素,选择合适的血管,以便长期保留,成功静脉穿刺技术并妥善固定,加强留置期间的护理,保证留置针的有效使用。结论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留置期间精心护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方能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ICU科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进行输液,观察组则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0.0%,血液污染率为10%,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1.7%,血液污染率为26.7%。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和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ICU护理应用中安全可靠、便捷可行、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 1000例患者中留置针穿刺仅1次成功者880例,成功率为88%,需要多次穿刺成功者120例,主要从操作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士因素以及血管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针头刺入过深穿透血管,导致局部渗血肿胀。2针头刺入血管过浅,导致送外套管时发生滑脱移位。3针头未刺入血管,导致没有回血。4送外套管难度大,静脉瓣阻挡了外套管。结论首先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留置针操作的专业技能,穿刺时选择合适的血管,为患者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达到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4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根据血管情况进行浅静脉血管分级,观察组实行晨间专人穿刺,并对2,3级血管给予留置针穿刺及留置针管道维护,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技术。通过对比观察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进行穿刺操作,可显著提高留置针的使用及留置率,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穿刺质量,操作时间的满意度,进而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100例小儿使用安全型留置针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0例小儿患者使用安全型留置针情况包括穿刺部位的评估、穿刺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置管期间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安全型留置针的正确应用操作简单,可减少患者痛苦,在加强护理的同时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满意度。结论: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邱德玉  莫霖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25-2127
目的:了解目前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家庭护理的现状,为护士开展静脉留置针家庭护理与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观察、访谈等方法,对523例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留置针患儿的家庭护理状况,99.4%家属接受留置针静脉滴注及留置针价格、80.5%使用前理解并知晓留置针的护理、40.5%家属对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满意、39.6%留置针被患儿抓扯、36.9%家属满意护士对留置针并发症的处理、23.3%家属认为留置针适宜家庭护理、99.0%家属担心脱针。留置针并发症中,渗漏占14.3%、堵管占6.1%、脱管占7.3%、红肿占12.2%、静脉炎占0.3%。结论目前,门诊静脉滴注患儿留置针家庭护理现状不理想,护士应加强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以及系统的健康教育,保证留置针家庭护理安全性,有效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快速血糖测定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方法:将50例急诊重症内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化验血糖,用采血针中剩余的血快速血糖测定,比较两者差异。结果:静脉检验血糖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为(7.695±3.367)mm oL/L,静脉快速血糖测定所得数据平均值为(7.580±3.141)mm oL/L,t=0.998,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采血针中剩余的血快速血糖测定简单易行,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血管反复穿刺,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90例患者的留置针置入长度,穿刺部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液及封管方式与常见问题的关系。结果静脉留置针血管外留12 mm较留置针完全置入血管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概率明显减少。静脉留置针留置3 d以上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3 d以内;穿刺部位为关节部位的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机会高于非关节活动部位;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管液进行封管,留置针堵塞的现象明显减少;通过正压封管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的现象明显低于负压封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置管长度、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及封管方式再加熟练穿刺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质控小组(简称静脉治疗QC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根据相关标准和文献制定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标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并进行专项督查与管理,将实施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10例与实施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32例,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后,科室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工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过静脉留置针接采血器为急危重患者抽血,以及建立静脉通道,对穿刺成功率、完成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5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危重病人2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同时接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输液,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静脉输液及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观察2组在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童心脏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行心脏手术的儿童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给予普通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护理时间、皮肤损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护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心脏手术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减轻患儿痛苦,选择合适类型的静脉留置针能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在儿童心脏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