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述近年来五味子木脂素的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抗惊厥、镇痛、改善认知功能及保护神经细胞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旨在为五味子安神功效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有效组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因主产于我国东北各地,也称为辽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益气强阴、养五脏、名目壮筋骨等多种功效。对于五味子的科属问题一直有争议,传统认为五味子归属于木兰科,  相似文献   

3.
王佳丽  杨洪涛 《河南中医》2014,34(2):357-359
五味子作为补益类中药,在护肝、提高免疫等方面已受到多项证实;而其多糖和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特别是降糖、降脂和降压等作用对临床疾病的防治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廉丽  张铭  马丽颖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87-1388
目的:探讨五味子药材的加工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选择药材加工方法、蒸制时间(min)、火候3个因素,以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药材的加工方法进行优选。结果:蒸制时间(min)、火候因素对五味子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为评价指标最佳工艺都为A3B2C2。  相似文献   

5.
中间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云南民间药用植物中间五味子Schisandrapropinquavar.intermedia茎中,分得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即前五味子素(preschisanthrin,Ⅰ),pregomisin(Ⅱ),五味子酚(schisanhenol,Ⅲ)。其中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由光谱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6.
赵倩倩  张少军  万闽歌  刘琦  曹云刚  何瑞 《中草药》2021,52(23):7111-7116
目的 对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五味子茎叶75%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schisanlatone C(1)...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定量测定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简便、快速区分两种不同品种的五味子。根据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差异较大,对不同产地、不同炮制品的五味子进行定量的分析比较。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可用于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鉴别和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红花五味子的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万志  童玉懿 《中草药》1990,21(11):36-37
  相似文献   

9.
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恩源 《中草药》2005,36(8):1177-1178
五酯胶囊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果实中提取的木脂素衍生物精制而成,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主要用于预防肝损伤和治疗急慢性肝炎。五味子醇甲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0册中仅以五味子醇甲作对照,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其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进行测定,建立了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测定方法。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方法。1仪器与试药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N—2000数据处理机。五味子醇甲(批号:0857-9601)由中国药品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五味子配方颗粒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研究,以客观评价五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方法薄层色谱鉴别以五味子对照药材和五味子甲素对照品为对照,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含量测定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五味子配方颗粒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中五味子醇甲在0.07951.215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中五味子醇甲峰分离度良好。结论首次建立了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进行了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控制五味子配方颗粒质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和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为木兰科Magnoliacene五味子亚科Schisandraceae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植物的统称,五味子亚科只有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二属,约60种植物,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及北美的南部。我国两属均产,约30种,其中五昧子属有20种,南五味子属有10种,两属均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类群之一^[1-3]。  相似文献   

12.
张莹  毛春芹  陆兔林  黄玮  苏桃  蔡宝昌 《中成药》2012,34(12):2399-2403
目的对不同批次醋五味子饮片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法测定醋五味子饮片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同时对其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等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批次醋五味子饮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北五味子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究一种北五味子快速繁殖的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北五味子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得出北五味子的快速繁殖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在MS培养基上附加NAA 0.3 mg/L+ZT 0.1 mg/L+6-BA 1.5 mg/L时芽的增殖效果最好;而附加NAA 0.2 mg/L时,生根效果最佳。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为2 000 lx,光周期12 h。结论本研究所得最适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可用来提高北五味子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北五味子的质量状况,为五味子大面积种植和快速繁殖提供基础。方法以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总量为评价指标,以高效液相测定法为测定手段,对不同来源的北五味子进行检测。结果自选品系的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高于其他来源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并且不同来源的五味子醇甲含量不同。结论该法准确可靠,为更好地研究五味子的质量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五味子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以及它们的总含量为指标,分别对果实的颜色、大小以及果穗等外观性状变异类型五味子的药材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在青果和小果类型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变异类型。果穗的性状对质量无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为五味子的良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7,(11)
目的拆分并分析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藤茎的化学组分。方法联合应用溶剂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拆分化学组分后,通过指纹图谱、UPLC-MS、主成分分析作互不交叉性验证,再应用UPLC-Q-TOF-MS/MS法进行分析。结果藤茎化学组分可被拆分为挥发油、单萜苷、木脂素类,而且三者之间基本无交叉现象。其中,单萜苷类组分中鉴定出22个化合物,木脂素类组分中鉴定出24个。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五味子藤茎拆分组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多糖抗变态反应活性新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未脱蛋白和脱蛋白五味子多糖组的药理活性的抗变态反应活性和多糖组成,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Finigen Trace DSQ GC-MS(TR-5MS柱)对五味子粗多糖进行单糖组成测定,通过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小鼠PCA实验)和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观察五味子多糖的抗变态反应药理作用.结果 五味子粗多糖主要是由D-葡萄糖、D-半乳糖及D-半乳糖醛酸组成,其具有稳定肥大细胞、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其中未脱蛋白部位较脱蛋白部位活性更强.结论 五味子多糖提取物具有抗Ⅰ型变态反应的功效,并且未脱蛋白部位较脱蛋白部位抗变态反应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南北、东西、斜架三种不同采光结构适应能力及药材质量的变化,从而确定适宜栽培方法。方法比较不同采光结构下五味子植物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三种采光结构中,南北架的三种酶活性略低于东西架和斜架;南北架叶绿素b含量略高于东西架和斜架,叶绿素a和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差异;东西架和斜架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相差不大,分别高于南北架10.2%、25.3%、26.8%左右。结论斜架较强的光照不但不会对五味子造成伤害,而且可以提高五味子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北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与其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作比较。方法用五味子种子的水蒸汽蒸馏所得的油状物,运用C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30min内分离出44个峰,鉴定了其中27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13%。结论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姑把烯,a-金合欢烯、a-荜澄茄油烯,与以前报道的果实挥发油成分有所不同。B-芹子烯、吉马烯B和吉马烯D等在以前的报道中未曾提及。  相似文献   

2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中的保留木脂素成分同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 column(250 mm×4.6 mm i.d.,5μm),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流动相:A 甲醇,B 水。梯度洗脱:0-16 min VA : VB=70:30,16-40 min VA:VB=100:0。结果 五味子中四种木脂素与周围未知成分达到基线分离,四种木脂素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结论 此法简单、灵敏、快速,为分析五味子及其相关制剂中主要单体木脂素提供了一种可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