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3%,对照组满意度为83.7%,两组护理满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比例为11.6%,显著低于对照组46.5%(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患者45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是95.56%;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程度为82.22%;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规范护理以及投诉出现的概率要远远比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意外事件出现的概率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将风险管理运用进去,能够切实提高护理的质量,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切实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魏丽 《家庭医药》2016,(9):138-139
目的:探析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血液透析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1例。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分析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73.17%和90.24%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意外事件和透析护理不规范、护理投诉和医嘱处理不规范等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既能使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风险管理干预,两组患者各有60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以及临床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标准。临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对于医院进一步发展以及患者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的规范性决定着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是指护理管理中针对护理患者可能出现的一切护理不安全事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的管理。为了防止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和家属进行探望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潜在风险问题的发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就十分有必要[1]。我院为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7.
周文华 《家庭医药》2016,(8):161-162
护理管理中对风险管理的应用必须从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衡量、处理的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西方国家不但对医疗以及护理风险的管理有着极深的理论研究,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但是我国的护理管理依然需要加以健全,同时必须对风险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抽签方式选取40例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尾号奇偶随机分为风险组(20例)以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下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风险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经不同管理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投诉以及风险事件方面比较,风险组投诉率为0明显比对照组投诉率30.0%低,且风险组风险率的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风险组的95.0%比对照组的60.0%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减少风险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林鹿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75-276
目的研究并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与成效。方法 74例患者为观察组,7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法,观察组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共发生10起护理纠纷,对照组共发生31例护理纠纷,护理纠纷率显著降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6%(70/74),远高于对照组的78.4%(58/74),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该种管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手术室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风险概率为1.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0%,风险概率为6.00%;两组相关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降低风险概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儿科患者23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儿119例为对照组,风险管理患儿11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风险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环境满意度、护理管理满意度、护士业务能力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40-141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对本院骨科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护理风险因素,找出风险管理对策并加以实施,对比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前后的满意度结果。结果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前的满意度为(80.0±3.5)分,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满意度为(95.0±4.6)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的实施能明显地消除护理的不安全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及健康宣教、工作态度、防范风险意识的评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还能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胸外科患者存在病情复杂、危重症多、病种繁多、治疗性操作多、患者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护理人员工作时面对的潜在风险较大,如果不能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很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针对胸外科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抓好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风险管理在胸外科的...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手术室内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与控制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手术患者162例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患者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人员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3%(7/162),投诉率为2.5%(4/162);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2.9%(16/124)和9.7%(12/124);经比较,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标识可有效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知晓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管理结果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患者坠床或跌倒、导管脱落或移位、沟通不良及留置针堵管或气泡注入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文书合格以及留置针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风险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实习护生管理中的意义及影响,便于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76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名.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护理知识教育指导;观察组学生则在常规护理知识教育基础上,同时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对两组学生实习2个月后,观察并比较在临床实习期间的笔试得分、操作得分、医护人员评价得分、患者评价得分、失误得分及总体表现良好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以上各项评价及失误等得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观察组学生总体表现良好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对学生实施风险意识教育,可明显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减少其工作的失误和差错的发生,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ICU护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对ICU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意识。结果风险管理在ICU应用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应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脏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风险管理在肾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肾脏内科疾病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确定风险因素,实施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评价实施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质量,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实施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9%。结论加强肾脏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