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体检发生晕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2013 年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发生晕针的 11 例学生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于 2014 年对校医院大学生体检工作进行改革。将 2013 年、2014 年大学生体检者晕针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4 年组大学生体检者采血晕针发生率与 2013 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静脉采血晕针现象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大学生晕针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1例采血晕针学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做好采血无痛技术及提高穿刺成功率,应用心理护理方法,采取合适采血体位,做好采血前的宣传工作。结果:明显减少了采血晕针的发生率。结论:由两组对比数据研究发现,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通过宣传、心理护理并采取无痛技术对减少晕针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抽取我院门诊体检的600例体检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300例对照组按正常程序采血,300例观察组针对晕针的可能因素,采血前后对患者进行预防干预。比较2组晕针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晕针可能性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操作者水平因素等,2组晕针诱发因素均以心理因素最高,分别为2.67%和6.67%;干预后,观察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因素是导致采血晕针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关措施在预防采血晕针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体检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健康体检者晕针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统计与分析2009至2011年在本院体检中心静脉采血晕针的62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结果 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影响因素以心理因素较之其他因素影响较大,可加强对健康体检者的心理干预,以减少静脉采血晕针的发生或减轻静脉采血晕针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晕针相关因素,并实施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静脉采血发生晕针现象的体检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静脉采血未发生晕针的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体检者童年注射恐惧史、采血时不良情绪均与晕针的发生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不良情绪为晕针发生的独立性预测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时体检者的不良情绪为晕针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并且采用抱头扶持法等预防性措施可防止晕针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晕针几率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50例,6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12.0%;观察组50例,2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4.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4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4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门诊静脉采血晕针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接受门诊静脉采血的90例抽血晕针综合征患者,根据此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疼痛因素及当时的环境因素等均可造成门诊患者静脉采血时发生晕针综合征。结论医疗机构或护理人员应充分熟悉晕血症发生的可能原因,通过了解晕血症患者的身心状况、创造舒适的采血环境以及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血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满足晕针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体检时静脉抽血晕针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大学新生静脉抽血时发生晕针的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晕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针对26例患者晕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完全康复,无后遗症状.结论 通过了解大学新生体检时晕针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减少晕针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陈新伟 《吉林医学》2015,(3):564-565
目的:分析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130例有晕针晕血史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体检者设为观察组,分析观察组晕针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其余68例为对照组。结果:经过针对性干预措施后,观察组发生晕针的例数、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体检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幼年时注射的恐惧经历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等因素。给予体检者采取心理干预、采取适当的体位、营造舒适的环境及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等措施可显著降低体检者的晕针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干预在采血晕针体检者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体检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效解除体检者的心理障碍,达到预防晕针的目的,提高采血成功率及工作效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6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16 897人作为对照组,2009年7月—12月进行体检者20 638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采血,干预组给予健康体检教育,观察2组体检者采血时晕针发生率。结果 2组采血时晕针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良好安静的工作环境,护士娴熟的操作技术及热情和蔼的工作态度,采血前、中、后的心理指导,消除刺激因素,是降低采血晕针综合征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反应.方法 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使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播放轻松的音乐、环境干预、疼痛的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对2007年1月~2D07年12月5042名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晕针发生率为0.22%,与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91%对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248例需要进行采血操作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采血操作,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采血,比较2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察组出现晕针晕血的患者仅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晕针晕血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健康体检抽血时晕针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群体检抽血晕针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24例抽血晕针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性别、年龄、是否空腹、是否首次,以及其他伴随性疾病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抽血晕针与体检者年龄、精神因素、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及环境、抽血体位、抽血时间、护士言行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结论 良好的环境,护士细心的观察,静脉穿刺技术熟练,做好抽血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消除刺激因素,使晕针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谢丽璋  刘妮娜 《当代医学》2008,(17):122-123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反应.方法 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使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播放轻松的音乐、环境干预、疼痛的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对2007年1月~2D07年12月5042名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晕针发生率为0.22%,与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91%对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用心理干预减少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静脉抽血前3~5分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对体检对象行抽血操作。结果:心理干预组晕针发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紧张,在饥饿、空腹、劳累等条件下晕针发生率较高。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可最大程度地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反应。方法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使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播放轻松的音乐、环境干预、疼痛的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5042名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晕针发生率为0.22%,与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91%对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大家健康》2015,(2):53-54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抽血晕针者晕针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进行健康体检抽血人数的资料,其中102例发生晕针,对晕针原因、不同年龄段晕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晕针原因中,精神紧张者比例最高,为56%;不同年龄段中,21-30岁体检者晕针比例最高,其中男为42.16%,女为2.75%;102例抽血晕针者中,男性共计70例,女性32例,提示女生晕针综合征发生率低于男性,不过本研究中两组抽血晕针综合征总体发生率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年龄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健康体检抽血者发生晕针,护理人员要在分析晕针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晕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门诊采血的6岁~40岁的22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将其分为2组,单日就诊采血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采血护理指导,共1172例;双日就诊采血的为观察组,进行多方面护理干预,共1112例。对比2组患者晕针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晕针率为9.7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54%,差别显著(P<0.01)。结论从心理到生理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包括放松疗法、针对性体位、舒适的环境及良好的服务、熟练的操作技术、有效的沟通等)能有效降低门诊采血患者的晕针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15例健康体检者抽血晕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15例抽血晕针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性别、是否首次抽血.结果 抽血晕针与年龄、性别、心理因素、护士的言行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结论 良好安静的环境,护士细心观察,态度和蔼,静脉穿刺技术熟练,做好抽血前、中、后的心理指导,提高抽血者心理应变能力,消除刺激因素,是降低抽血晕针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健康体检静脉抽血晕针58例原因,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健康体检进行静脉抽血晕针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健康体检静脉抽血晕针58例原因,并探讨护理措施。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出现静脉抽血晕针的原因分为4类:心理因素(57.89%),机体状态(36.84%),环境因素(31.58%),工作人员因素(19.30%)。结论应根据出现晕针的各方面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