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治疗时,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电图ST-T段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病频次和病发持续时间改善,均比对照组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2.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可产生良好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ST-T段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指标[ST-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心肌缺血总负荷]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和心肌缺血总负荷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尼可地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尼可地尔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64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经过2 d的安慰剂预处理后,进行3 d的尼可地尔治疗(15 mg/d),然后再服用2 d安慰剂,观察变异性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变异性心绞痛ST段抬高的发生频率.结果 尼可地尔显著减少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减少变异性心绞痛ST段抬高发生频率.结论 尼可地尔可以用于变异性心绞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常规心电图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有效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110-1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住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2.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5.00%,两组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心电图ST-T段改善疗效显著,且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患者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在顽固性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92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治疗,试验组47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尼可地尔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1.11%),其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总有效率高,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冠心病部分血运重建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9例进行部分血运重建治疗后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尼可地尔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4周。观察术后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时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事件,尼可地尔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表现均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对部分血运重建患者心绞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5mg,3次/d,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2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轻微头痛2例(6.3%),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9例(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低血压和肝肾损害。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后者,且头痛的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9.
刘俊东 《吉林医学》2012,(5):959-96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2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以及曲美他嗪等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两组均用药1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均能改变发作频率,心电图以及运动耐受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性心绞痛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沈启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4):400-401,403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合用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抗凝、抗血小板并加用美托洛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在抗凝、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地尔硫卓治疗,共4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减轻。结论:美托洛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  相似文献   

11.
周书晴 《当代医学》2012,18(10):134
目的临床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18例患者口服尼可地尔5mg,3次/d。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记录治疗时患者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强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以此来评价尼可地尔的有效性。结果对于钙拮抗剂及ISDN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尼可地尔可以显著减少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能够改善长期预后,对合并的心律失常也有效。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及耐受性更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与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7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6例,按照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68例.A组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同时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h、36 h、48 h、72 h的心电图改善情况,即心电图有效改善率、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12 h、36 h时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72 h时A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改善率显著的高于B组(P<0.05);且A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B组及疼痛持续时间也短于B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UAP时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采纳使用.  相似文献   

13.
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给予硝酸甘油或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尼可地尔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高于硝酸甘油组,尤其是在用药后48h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在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上优于硝酸甘油,低血压发生率比硝酸甘油较低,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和肝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ST段抬高降低50%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ST段抬高降低50%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mgtid连用8w,对照组加用淀粉制成的安慰剂。实验采用双盲的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sT段变化;观察治疗期间是否有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及严重冠脉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及严重冠脉事件。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5 mg 3次/d,对照组口服地尔硫卓30 mg 3次/d,每组均治疗4周,观察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地尔硫卓,且对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后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尼可地尔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发现,观察组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结论尼可地尔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周吉利  王贤杰 《海南医学》2011,22(14):19-20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和省农垦总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调整滴注速度,3d后患者改为口服长效消心痛治疗,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和尼可地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等;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监测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詹莉  林红 《中国热带医学》2014,(11):1404-1406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冠心病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口服,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心绞痛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为72.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h平均缺血时间及缺血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心血康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方法 原则相同,治疗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软胶囊0.35~0.70g,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4~6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发作心绞痛时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等,并作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T.心血康组在症状疗效方面与对照组虽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及心电图ST-T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口服,可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