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组,就养胃冲剂单用(对照组,n=60)与加用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n=6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经统计示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4,P=0.017);观察组患者中发生1例呕吐和1例消化不良,对照组患者中发生3例呕吐、3例恶心以及4例消化不良,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5,P=0.2501)。结论:分析慢性萎缩性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取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应用,有效改善病情,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使用替普瑞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有5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使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替普瑞酮,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复发率,而且有效提高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中医治疗的临床方法与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科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6.7%,相比于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两组差异显著,此外,在HP转阴率与复发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达到93.3%(28/30),复发率为0%;相比于对照组83.3%(25/30)的转阴率和6.7%(2/30)的复发率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彻底根除病症,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显著彻底根除病根,且具有高效安全的特征,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和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且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均为该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养胃冲剂单用(对照组,n=40)与加用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经统计示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4,P=0.017);观察组患者中发生1例呕吐和1例消化不良,对照组患者中发生3例呕吐、3例恶心以及4例消化不良,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39,P=0.2840)。结论依据慢性萎缩性炎患者临床特点,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取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应用,可使临床效果显著增强,安全性居较高水平,显著改善疾病预后,使患者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汪笔琴 《当代医学》2016,(35):179-180
目的 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转阴率以及治疗后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替普瑞酮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和Hp转阴率的提升,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规范化治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有效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41例,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患者显效37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明显,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本文就消化内科应用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6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加用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明显较高,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5。结论:应用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性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德良 《当代医学》2016,(6):130-131
目的 观察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给予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2组患者的病理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51%)(P<0.05);实验组患者的炎症积分(0.98±0.34)分、活动性积分(1.02±0.34)分、肠生化积分(1.03±0.11)分、腺体减少积分(2.03±0.53)分以及异型增生积分(0.63±0.5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炎症积分(1.94±0.62)分、活动性积分(2.13±0.62)分、肠生化积分(1.85±0.35)分、腺体减少积分(1.46±0.68)分以及异型增生积分(1.73±0.57)分(P<0.05).结论 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促胃肠动力药、抑酸抗酸、吗丁啉等药物进行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仙露帕朱丸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的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仙露帕朱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高卫星 《吉林医学》2011,(6):1153-1153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0例CA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活检方法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在30例患者中,Ⅰ级患者8例(26.6%);Ⅱ级患者16例(53.4%);Ⅲ级6例(20%)。患者中肠上皮化生轻、中度Hp感染者占28例,重度Hp感染者2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有关,胃镜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对胃镜诊断具有肠上皮化中度及重度Hp感染者,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于治疗CAG有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锦生  史伟 《求医问药》2014,(21):254-255
目的: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中心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这5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4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这50例患者治疗后二十四小时的尿蛋白量和血浆白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笔者从1996~2001年共治疗本病54例,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型、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经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8年9月-2008年8月我院对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此外,随机将观察组中幽门螺杆菌(Hp)呈阳性的54例患者分为A、B两组,给予A组三联疗法+替普瑞酮治疗,B组接受三联疗法+替普瑞酮+叶酸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家族胃癌史、胆汁出现反流等。此外,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家族胃癌史以及胆汁出现反流等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而通过对Hp呈阳性的患者展开以叶酸为主的联合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胃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拟胃炎汤治疗慢萎缩性胃炎96例,结果:近期临床治愈16例,显效31例,有效4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67%,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运用健胃汤治疗该病 4 5例 ,疗效满意 ,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参照 1989年 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1 2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雪枫 《中外医疗》2009,28(11):123-12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缺乏、营养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病因不确切,临床只能对症处理,疗效不高。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病之本,寒热错杂、气滞血瘀为病之标,治疗应补中健脾治其本,寒热并用,理气化瘀治其标,消萎散方中黄芪、茯苓、白术补中健脾;柴胡、檀香、青皮疏肝理气,消食除胀,行气止痛;当归、白芍药、郁金、三七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促进病灶部位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营养障碍,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