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研究.结果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呼吸道不畅的原因及护理,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 总结我院1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分析呼吸道不畅发生的原因,做好相应护理.结果 经治疗恢复良好72例,好转32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9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及时得当的护理措施,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致残率,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马乐  常媛  毋雪  吴慧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67-4068
重型颅脑损伤是急诊常见急症,患者病情比较危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早期呼吸道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现将我科2006年-2010年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沂岚  陈晓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193-193,20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研究。结果: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在脑损伤早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预防肺部感染。方法:通过院前急救清除口鼻分泌物、湿化气道、有效吸痰、气管切开等护理措施进行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呼吸道护理。结果: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未发生误吸窒息死亡和肺部感染。结论:创伤早期保持呼吸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吴珍珍  李锋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0):878-8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过程。结果8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1例,肺部感染发生率26.25%。死亡26例,重残2例,中残4例,良好48例。因肺部感染死亡4例。结论正确、规范的呼吸道观察及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可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最佳方法,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从吸痰时机、吸痰方式、呼吸机管路更换周期、口腔护理等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查询,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护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陪护人员管理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3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陪护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并在病房增添手卫生设备,指导陪护人员手卫生,通过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6.7%,观察组有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陪护人员管理,让陪护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相应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 回顾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与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受伤部位、是否合并肺部损伤及院内感染有关.结论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充足营养、恰当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萍  谷留平  吕琪芹 《中外医疗》2009,28(16):165-16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呼吸道护理及体会。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5例,其中15例因呼吸道梗阻行气管切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15例,占66%,死亡7例,占34%。结论通过我们的细致耐心的护理,掌握重型颅脑损伤的呼吸道护理,可以使我们的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护理对减少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 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呼吸道的护理,82例同种病人的常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加强呼吸道护理,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结论 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及时吸痰,良好气道湿化,正确套管护理,加强皮肤护理等措施。结果:30例中清醒的患者愿意配合治疗和护理,昏迷的患者家属给予支持和理解,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出现痰痂堵塞气道而被迫拔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后果。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顺利排痰,促进早期拔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49 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循证组49 例采取循证护理方法.结果:循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结合中医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筛选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88.2%)高于常规组(73.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结合中医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68例应用鼻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目顾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168例应用鼻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发现采取一定的插管技巧、合适的体位、插管长度、有效的固定方法及适时的健康教育,是患者鼻饲的保证.结论 通过改进,有选择性地、科学地应用鼻饲法进行肠内营养,有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出院51例,死亡7例.结论 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人工气道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为探讨如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进行有效的护理,解决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人工气道的病人,实施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及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结果本研究36例病人护理后,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人工气道的感染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严格的人工气道管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因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刘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13-121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救护措施(判断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循环复苏的支持、预防并发症、安全转运)过程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况。结果 2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8例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8例因救治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3%.结论急救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增强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对其实施病情观察、伤口处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全面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治疗结局。结果:经过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本组患者死亡3例,重残16例,中残24例,恢复良好37例,达到了96.25%的抢救成功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在临床抢救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给予多方面急救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 本组死亡6例,抢救成功率79.3%.正确呼吸道湿化及吸痰是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能够缩短带管时间,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