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7):962-964
目的:观察及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当天及术后2d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在相同穴位粘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刺激。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72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晚于对照组,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术后镇痛治疗,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基础镇痛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膝关节VAS评分、痛阈值和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膝关节VAS评分及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第14天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常规全麻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加用经皮穴位刺激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CS舒适度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水平,记录自控镇痛药物剂量、补救用药剂量、首次补救镇痛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 B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72 h COR、β-EP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自控镇痛药物剂量、补救用药剂量、首次补救镇痛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皮穴位刺激可以减轻妇科腹腔术后患者的疼痛,减轻应激反应,提高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和镇痛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4.
邓忠明  陈磊  许少健  奎瑜 《新中医》2010,(11):84-86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TKA术后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PCEA,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s,VAS)评定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息时疼痛,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2小时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3天对疼痛减轻作用也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6天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6天对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其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症状2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尿潴留、头痛症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可减轻镇痛药物胃肠道反应。结论:腹针疗法对TKA术后早期镇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术后6、12、24、48、72 h和出院)静息时疼痛评分(VAS评分)和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并记录追加补救药例数、排气排便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48、72 h静息时VAS评分、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 h、出院时VAS评分、追加补救药物例数、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针干预的多模式镇痛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药物使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早期疼痛的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术后均采取多模式镇痛治疗方案,治疗组联合董氏奇穴经皮穴位电刺激。结果:两组VAS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董氏奇穴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减轻膝关节炎膝关节单髁术后早期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于术前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B组于术前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C组于术前及术后均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电针参数: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持续30min。术后当患者切口静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补救,并维持患者术后静息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第一次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时间点、术后24 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以及有效按压次数;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对患者进行静息以及活动时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口干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对术后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降低术后镇痛药物剂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与术前比,术后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山东省中医院收治的关节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塞来昔布口服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及术后1~7 d功能康复锻炼前30 min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2组患者术后第1、2、3、5、7天患膝静息状态疼痛程度及第3、5、7天行功能康复锻炼时患肢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第3、5、7天患膝关节活动度,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在术后第1、2、3、5、7天静息状态下患膝疼痛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3、5、7天行功能锻炼时患膝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3、5、7天膝关节的活动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膝静息状态及功能活动时的疼痛,并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无镇痛;镇痛泵组采用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留针组应用电针刺激仪镇痛,术前穴取日月、气冲、阳陵泉,平刺穴位置入针灸针,用无菌贴膜固定留置,于术后8、20h给予电针刺激,疏密波型,频率2Hz/100Hz,均持续30min。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2、4、8、12、24、3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术后2、4、8、12、24h各时点留针组与镇痛泵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留针组在以上各时点的镇痛效果优于镇痛泵组(均P0.05);留针组没有不良反应发生,而镇痛泵组出现嗜睡3例、恶心6例、呕吐3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留针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14.77±4.99)h vs(18.50±4.22)h,P0.01;(14.77±4.99)h vs(18.17±4.69)h,P0.05]。结论: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LC术后镇痛安全、有效,避免了术后应用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促进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耳穴疗法对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9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行硬膜外麻醉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均采用自控镇痛泵镇痛,试验组于术前晚给予耳穴疗法,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1,2,6,12,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1,2,6,12,24 h的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术后麻醉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应用耳穴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减少术后镇痛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