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TP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评估两组治疗2、4、6个周期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血清CD4+、CD8+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2、4、6个周期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7.14%、77.14%、88.57%,均高于对照组的31.43%、54.29%、65.71%,且两组在治疗4个周期和6个周期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EA、CYFRA21-1、血清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CEA、CYFRA21-1、CD8+水平均有所下...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一种高发病率的实体肿瘤,近年来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亟需新的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预后。而免疫治疗是近几年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HNSCC及其他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总结了ICIs在HNSC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放疗和(或)化疗联合使用的效果,并对ICIs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以探寻HNSCC患者免疫治疗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3.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高度恶性肿瘤。近年来,SCLC在精准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免疫治疗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CLC,使患者得到了长期的获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相继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SCLC三线治疗。在靶向治疗领域,安罗替尼在SCLC三线及以上治疗中效果显著,阿帕替尼、奥拉帕利的临床试验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本文主要综述了SCLC在精准治疗方面的进展,以期为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将所选的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予以A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在A组基础上,予以B组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5.
6.
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认为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福音,但是随着这类药物的推广和使用,其在治疗过程中的毒性效应逐渐显现出来,有些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对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管理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毒性效应和管理进行综述,为更好地管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安康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 观察组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血清癌胚抗原(CEA)、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水平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3.16%, 24/38)高于对照组(39.47%, 15/38), P<0.05。治疗后, 观察组CEA、SCC-Ag、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12.26±3.26)个月]长于对照组[(8.59±1.26)个月], 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能获取满意成效, 能进一步控制病灶进展, 且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海南医学...  相似文献   

10.
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均位居全球癌种前列,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健康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针对肿瘤细胞的传统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近年来针对全身免疫系统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种新型的治疗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有限,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筛选出获益人群。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是一种潜在的独立生物标志物,可预测NSCLC免疫治疗效果,本文将对TMB和基于TMB的NSCLC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和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在过去的2021年,NSCLC各分期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为NSCLC诊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选择,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本文就早期、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7例早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胸腔镜组(54例)和开胸组(53例)。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开胸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年生存率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胸组(P<0.01),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胸组(P<0.01);术后1、3、7天胸腔镜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NSCLC,不仅可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的术后生存率和淋巴结清扫效果,而且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免疫抑制程度更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25)采用多西他赛单药化疗,研究组(n=25)则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白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单一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抑制...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75%~8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Ⅳ期NSCLC占所有肺癌的25%~30%,全程管理和综合治疗是此类患者治疗的重点。本文就2017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Ⅳ期NSCLC指南进行系统解读,希望有助于指导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合剂辅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南京江北医院2019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61例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肺癌合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6.67%)(P<0.05)。随访结束后,两组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及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与对照组(1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剂辅助治疗EG...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手术切除经病理学、细胞学等证实的NSCLC组织138例,非肿瘤性疾病肺部手术切除组织7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KK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通过电话或走访的方式随访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结果 138例NSCLC组织中,DKK1的阳性率为58.70%(81/138);78例非肿瘤性疾病肺部组织中,DKK1的阳性率为33.33%(26/78),DKK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性疾病肺部组织(P<0.01);DKK1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血管浸润有关(P<0.05或P<0.01)。对81例DKK1阳性及57例阴性组织进行生存分析发现,DKK1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期为3~4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2.8个月;DKK1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期为4~5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6.8个月;二者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DKK1阳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期为2~16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为4.0个月;DKK1阴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期为2~27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为6.9个月;二者的无病生存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 NSCLC患者DKK1的表达增加,DKK1可作为诊断NSCLC浸润、转移以及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ERCC1、RRM1与BRCA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制订相应化疗方案,观察其敏感性及疗效。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联合检测NSCLC组织中ERCC1、RRM1与BRCA1蛋白水平,根据检测结果,结合3项指标水平分别与铂类、吉西他滨和紫杉类抗微管药物敏感性成反比的原则,制订相应的针对性化疗方案(观察组),并与以铂类为基础的二联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对照组)对比,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与客观缓解率(ORR)。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ERCC1蛋白高表达(阳性)28例(50.91%),RRM1蛋白高表达(阳性)31例(56.36%),BRCA1蛋白高表达(阳性)25例(45.45%),未发现3项指标均为阳性的患者。观察组患者ORR和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ERCC1、RRM1与BRCA1蛋白能够为制订针对NSCLC患者的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NA)-21与mi RNA-15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52例NSCLC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mi RNA-21、mi RNA-155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i RNA-21与mi RNA-155表达水平、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术后NSCLC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大小、mi RNA-21表达水平、TNM分期(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HR=1.027;95%CI:1.005~1.049)、TNM分期为Ⅱ期(HR=2.379;95%CI:1.385~4.086)和Ⅲ期(HR=2.521;95%CI:1.440~4.414)、癌组织中mi RNA-21表达水平升高(HR=1.149;95%CI:1.055~1.250)是影响术后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TNM分期为Ⅱ期和Ⅲ期、癌组织中mi RNA-21表达水平升高是术后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