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次,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次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次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75.0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病频次及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异常情况,整体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10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一治疗,将两组血压和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血压和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2.51±0.23)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1.26±0.21)次/周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5.21±1.27)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4.25±0.51)次/周具有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绞痛应用联合治疗方式,其相比单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社区冠心病的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40例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比较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95%高于对照组72.50%(P<0.05);比较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心功能指标,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低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治疗社区冠心病可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安全高效,且患者心功能改善和降脂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李婧  李昕 《临床医学工程》2023,(10):1359-1360
目的 探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 LVESD、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佐治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 mm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ST段下移1 mm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曲美他嗪佐治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陈露 《智慧健康》2023,(18):56-61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使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心内科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利用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使用常规药物+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心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心功能、血脂监测结果,分析比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联合用药方式疗效更强,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药物口服后不良反应更少,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间病人心功能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三项心功能检测水平(EF、SV、CO)高出对照组(P<0.05);研究组施治后病人血脂水平得到良好控制,HDL-C、TC、TG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经后续随访调查,研究组病人心绞痛症状每天发作次数、单次持续时间以及周硝酸甘油用量等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心功能1级的患者数高于对照组、4级患者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P<0.05);研究组经联合治疗后生理职能、健康状况以及情感等方面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倍他乐克相比于心内科基础治疗药物,综合疗效更佳,药物安全性更强,可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强化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托洛尔、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他汀类药及ACEI等药物),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疗程6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得到改善,但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4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研究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YHA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优于常规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荣 《智慧健康》2023,(14):251-254
目的观察分析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就诊于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31例)与参照组(29例)。两组均先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以此为基础,参照组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方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8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后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后,效果肯定,且有效改善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持续时间,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2):223-224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其发作持续时间、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海良 《现代养生》2014,(14):262-262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67.57%,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高,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2016年2月-2018年11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营养心肌、阿司匹林、降压、硝酸酯类扩冠等常规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突出,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应用价值较高,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莉 《现代养生》2014,(14):101-101
目的:对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51%;经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12%,对照组为8.1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相联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巩固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耗氧量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94.0%)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更短,心肌耗氧量更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这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伍汉宁 《时尚育儿》2018,(3):232-23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94.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研究组心电图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76.4%),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积极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心电图改善,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调脂药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8.0%;对照组的分别为64.0%、7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章鲁 《现代养生》2023,(9):655-658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性别、年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尼可地尔治疗;各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变化,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96%)高于对照组(7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NO水平升高,ET-1水平降低,但观察组血浆NO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变化情况以及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观察组血脂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改善血脂水平,增加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2组患者住院后都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以曲美他嗪,实验组给以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运行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mm的时间、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77.1%),P0.05;且实验组的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mm的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变化率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新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7~2018-05我院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阿托伐他汀钙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联合组采用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92.98%(53/57)高于阿托伐他汀钙组71.93%(41/57)(P0.05);治疗2mo后联合组持续时间短于阿托伐他汀钙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阿托伐他汀钙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