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同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用X线及CT检查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全部病例X射线片提示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及器械失败,获得骨性愈合。受伤后的后凸Cobb角平均为18°(6°~22°),手术后复位为3°(0°~5°),取出内固定后为3.5°(0°~6°)。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恢复。大部分患者重返工作。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为25例,满意为5例,不满意1例。结论:改进的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与其他内固定方法相比较,近期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目的:评估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同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用X线及CT检查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全部病例X射线片提示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及器械失败,获得骨性愈合。受伤后的后凸Cobb角平均为18°(6°~22°),手术后复位为3°(0°~5°),取出内固定后为3.5°(0°~6°)。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自制圆棒透视下经伤椎椎弓根撬拔复位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采用Frankel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1周伤椎影像学检查,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受堵情况按wolter分类评估。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2°矫正至平均4.2°;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19mm矫正至平均36mm,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由术前的平均35.8%矫正至95.5%,术后随访测量伤椎X线片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1周比较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植骨融合率高,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骨折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与传统四钉法固定两种方法,术前、术后以椎体压缩率、Cobb角的恢复为评价指标。结果对48例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的患者椎体高度、椎体的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体压缩率、Cobb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四钉法疗效稳定,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内固定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进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 1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前缘压缩均 >50%,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后,用骨水泥经伤椎椎弓根注入椎体成形术.所有病例均于术前、术后行 X线和 CT检查.术后随访 5~ 12个月,平均 13个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 3例术前有神经症状的患者神经症状恢复,无骨水泥渗漏,无异物反应,术后随访无内固定失败及伤椎高度明显丢失者.结论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和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为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记录植入时间,出血量,并通过X 线片、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植入时间60 ~ 100 min,平均75 min;手术出血量40 ~ 180 mL,平均80 mL,全部患者植入过程中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明显改善(P < 0.01).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可以有效填充椎体内骨缺损空腔,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同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用X线及CT检查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全部病例X射线片提示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及器械失败,获得骨性愈合。受伤后的后凸Cobb角平均为18°(6°~22°),手术后复位为3°(0°~5°),取出内固定后为3.5°(0°~6°)。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恢复。大部分患者重返工作。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为25例,满意为5例,不满意1例。结论:改进的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与其他内固定方法相比较,近期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06-11/2008-1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9~65岁;均为单椎体骨折,骨折节段为T12~L2;压缩性骨折18例,爆裂性骨折12例.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记录植入时间,植入过程中出血量及植入并发症;伤椎以及临椎骨密度:植入后摄标准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平片,并测量Cobb角变化.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7.6个月.植入时间90~220 min,出血量150~1100 mL.2例发生椎体前方渗漏现象,所有病例均末发生椎管内渗漏现象.全部患者植入过程中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去除后3个月QCT测量显示,所有伤椎骨皮质,松质骨密度都较之相邻椎体明显升高(P<0.05).术后Cobb角平均(4.08±0.87).,较术前(28.15±0.24).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时(4.71±1.45).无明显丢失(P>0.05).提示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同时使用颗粒型磷酸钙人工骨经伤椎的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成形可以有效填充椎体内骨缺损空腔,避免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并增强伤椎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选择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36.5岁。骨折部位:胸8 1例,胸9 2例,胸10 4例,胸11 8例,胸12 7例,腰1 10例,腰2 4例,腰3 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8例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伤椎高度恢复达90%以上,外形正常;CT复查示椎管内有效矢状径恢复满意,椎管前方无明显骨性压迫,伤椎椎体骨愈合良好。术后1、12个月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节段少、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矫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全部伤椎均骨性愈合,椎体高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Cobb角改善,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经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经一侧伤椎椎弓根固定(3椎5钉法),经另一侧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一侧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经另一侧椎弓根伤椎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轻中度爆裂骨折37例,根据术前及术后10 d、6个月、1年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采用胸腰背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伤椎后凸Cobb角平均值、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值、平均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采用该方法治疗的37例患者,术后VAS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平均值、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值、平均椎管占位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亦有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一侧椎弓根钉复位固定(3椎5钉法),经另一侧椎弓根伤椎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轻中度爆裂骨折可有效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预防术后伤椎椎体塌陷及内固定失败,临床疗效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胸腰椎骨折精确有效的后路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伤椎高度明显丢失现象,无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术后4~8个月伤椎植入物由骨爬行替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病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43例行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脊柱融合率、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年,所有患者螺钉稳定性及骨融合良好.VAS评分、Cobb角矫正、椎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疼痛及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的良好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治疗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和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以同期随机选择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分别测量两组病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椎管内占位百分比,以ASIA 2000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12 ~21个月),放射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脊柱重建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恢复方面疗效相当,但对照组在术后脊柱的后凸矫形和骨折块复位方面较治疗组差(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和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治疗组2例,对照组5例.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伤椎固定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提高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度,使脊柱和内固定物的载荷更合理、更稳定,降低了内固定失效和矫形丢失的发生,促进了骨折愈合,是弥补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体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体植骨成形术手术前后实施系统的康复指导。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无肺栓塞、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行X片示脊柱Cobb′s角为(6.23±3.60)°,伤椎前缘高度丢失4%-7%,平均5.3%。Frankel功能分级:1例A级恢复为C级,2例B级恢复为D级,5例C级及8例D级均恢复为E级。结论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椎管狭窄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椎自体骨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有效恢复前柱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固定植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8例采用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达88%~100%,Cobb角恢复至0°~6°。随访9~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钉及复位椎体高度丢失,合并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也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较传统跨伤椎置钉,有更好的力学稳定性,避免术后伤椎复位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可使骨折达到近似解剖复位效果,明显提高疗效,但远期随访矫形度数丢失、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较普遍.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73例胸腰椎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行椎体内植骨.结果与结论:73例随访6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脊柱植骨融合率100%,无螺钉松动、折断.1例Frankel分级C级无变化,1例D级无变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及腰背痛明显改善;置入后6个月损伤节段后凸平均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前后径残留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表明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折可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李继锋  王晓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51-4752
目的探讨伤椎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10-2009-04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伤椎椎体高度丢失平均1.5 mm,无后凸畸形发生,无断钉、断棒、松动等现象,无植骨不融合、骨吸收、椎体塌陷等情况。结论伤椎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AF内固定系统加骨水泥填塞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AF内固定系统加骨水泥填塞治疗创伤后胸腰椎压缩骨折,与单纯采用AF的治疗进行比较,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AF脊柱内固定系统将56例胸腰椎骨折复位,同时行椎板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其中21例患者在骨折椎体中注入骨水泥,X线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56例患者照片示椎弓根钉位置满意,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损伤加重情况,48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X线照片提示有骨水泥填塞比没有骨水泥填塞的患者胸腰椎矫正度的丢失明显减少。脊柱骨折复位效果:无骨水泥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分别是(31±11)°和(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725,P<0.01);骨水泥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分别是(31±13)°和(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62,P<0.01)。无骨水泥对胸腰椎骨折后突畸形的矫正度是(26±9)°,骨水泥对后突畸形的矫正度是(27±10)°,骨水泥组与无骨水泥组在后突畸形的矫正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t=1.65,P>0.01)。结论:采用AF内固定系统加骨水泥填塞治疗创伤后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维持椎体的高度,更好地防止后期脊柱后凸畸形的复发,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选择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组(A组,27例)和传统开放跨伤椎四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组(B组,2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VAS疼痛评分等。结果 A组与B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日、术后3d伤口疼痛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术前、术后的矢状面指数、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矢状面指数、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取内固定后3个月,两组的矢状面指数、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术后1个月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术后1个月以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操作简便、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内固定失败率较低,伤椎高度恢复良好,利于维持后凸畸形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