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10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念珠菌外阴阴道炎(VVC)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妇女阴道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疾病,且近年来患病人数显著增加。长期的外阴瘙痒、灼痛及白带增多使患者精神烦躁,夜不成寐,情绪改变,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健康和生活。为寻求对VVC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更好地防治VVC,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我们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到本院门诊就医且确诊为VVC的100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asis,VVC)是妇科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要感染1次VVC[1].VVC在潮湿的夏季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治疗一般采取局部用药结合全身用药,但药物种类繁多、使用不便,给患病女性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科研工作者于2002年初成功地研制出臭氧治疗仪,利用臭氧溶液治疗VVC,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治疗难题.2004年3月-2006年12月我们对门诊VVC病人进行了臭氧冲洗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性反应,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0%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VVC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称为复发.  相似文献   

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VC)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目前主要集于对其天然免疫因子的研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是VVC的重要天然免疫因子,目前国外研究多集中于对该病患者的MBL水平、基因多态性及与治疗的关系等.多数研究认为,MBL与VVC有相关性,但亦有研究认为二者间无关联.国内多数学者亦主张,MBL与VVC具有一定相关性.作者拟就VVC与MBL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条件致病菌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VVC的发病及其复发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上耐药率也不断增加.而与此次同时,治疗VVC的药物和药物剂型方面也发生着不断的革新变化.  相似文献   

6.
367例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82-882,943
目的:了解本地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发病率及致病菌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到本院妇产科定期检查的妊娠期妇女367例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为35.42%,发病率16.62%。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最常见的致病菌,占79.35%,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其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最多见(16.30%),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3.26%)。结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较正常人为高,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VVC最常见的致病菌,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机体的免疫异常及阴道环境的改变是VVC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成开花 《中国校医》2007,21(2):204-204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近年来女性外阴阴道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发病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东南大学医院妇科门诊2005年8月~2006年6月诊治的228例VVC的发病情况,对其病因作简要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8例VVC患者均为2005年8月~2006年6  相似文献   

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aginal candid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30%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7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造成VVC的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但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VVC的假丝酵母菌谱有了一定变化,非白色假丝酵母菌造成的VVC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而非白假丝酵母所致VVC,对氟康唑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刘朝晖  廖秦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52-1853
目的:了解中国VVC高发区与低发区妇科门诊中VVC的发病特点。方法:对2004年7月15日所选医院的所有就诊妇科、计划生育科的患者进行调研登记,对VVC患者进行VVC患者调研表登记,将14家医院VVC患者分为高发区组和低发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并与同日就诊的非VVC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各医院VVC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②高发组VVC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更多地使用了不洁卫生用品。③低发组VVC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平时不太重视清洗外阴而且更经常地使用抗生素。结论:VVC是1种非常常见的非常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患者的卫生习惯以及经常使用抗生素有密切关系。宣传正确的女性卫生保健知识,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VV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孕期孕妇常见阴道炎病原菌分布状况与药物敏感性。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600例按照早孕期和晚孕期分为早孕组和晚孕组,再选择100例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VVC、BV和滴虫的检出率情况,并对不同孕期孕妇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对象的滴虫检出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早孕组和晚孕组的VVC和BV检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早孕组和晚孕组的VVC和BV的检查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孕期的孕妇对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等药物敏感性都较高。结论阴道炎是孕妇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孕期阴道炎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进行药敏实验与分泌物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国内14所医院对VVC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妇科门诊患者以阴道炎症最多(31.3%),在阴道炎中VVC又居首位(11.6%)~([1]).据估计约75.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1次VVC病史,40.0%~45.0%的妇女有≥2次VVC的发作,若VVC每年发作≥4次时即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  相似文献   

12.
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简称VVC)又称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性疾病,以生育年龄的妇女多见.有文献报道大约75%的有性生活的妇女至少有过一次急性感染,10%的妇女有反复发作.VVC的发病率在全球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的发生率,母婴垂直传播及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产检的孕妇200例,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未检出者为对照组,分娩时及产后3d评价妊娠的结局.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为40%,发病率22%.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占80%.与对照组相比,VVC感染阳性组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发病率无明显增加,但增加早产的发生.结论:孕期VVC发病率高,与孕期无明显相关性,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孕期感染VVC对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的发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味黄连煎剂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以及克霉唑治疗VVC的优势.方法 选择65例VVC和16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使用黄连煎剂为治疗组,同时选取62例VVC患者及14例RVVC患者使用克霉唑为对照组,观察两种药物对于VVC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7.53%,对照组为98.68%,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低,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月内检出率为7.38%,3个月复发率为7.40%,对照组1个月内检出率为15.00%,3个月复发率为25.0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味黄连煎剂治疗VVC的临床疗效基本等同于克霉唑,在控制其远期复发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最常见致病菌。该研究旨在通过微卫星分析比较RVVC、再发VVC以及单次发作VVC患者阴道分离菌株的基因型,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以进一步研究VVC复发的机制。研究者从55  相似文献   

16.
念珠菌性阴道炎(VVC)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为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笔者对5180例VVC患者患病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性反应,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0%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VVC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称为复发。若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VVC患者治疗后约5%复发,大部分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18.
童正姣  李晶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37-1840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曾被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06年的资料显示,约有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VVC,约40%~45%的妇女患过2次或以上,约10%~20%的妇女患过复杂性VVC。目前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生期下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影响,为围生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分娩的340例孕妇,在孕28~34周时进行骨盆内测量同时取阴道和宫颈分泌物进行滴虫、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炎(BV)、衣原体属和淋菌等5项检测,将其分成感染组(89例)和非感染组(251例),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340例患者中发生生殖道感染89例,发生率为26.2%,其中以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占48.3%,与其他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早产、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生期妇女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有BV、VVC和滴虫性阴道炎等,其与早产、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低体重出生儿等有关,故提高对生殖感染的筛查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女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之一.国外资料显示,大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