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杜倩  李成卫 《世界中医药》2014,9(12):1592-1594
"治未病"理论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均被作为预防原则,而该理论在《金匮要略》中则经历了从预防意义进一步被发展为治疗原则并成为该著作重要的诊治体系的过程。应用原著中明确提出的方法对原文进行分析研究,其结论无疑更客观、可靠。《金匮要略》中虚劳病与现代中医内科中虚劳的含义有所不同。文章以仲景"治未病"理论试分析《金匮要略》中虚劳病的原文思考及诊治步骤疾病思路,以期扩展对《金匮要略》原文的理解方法,丰富现代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发枝  曹建恒 《河南中医》1994,14(3):143-145
本文从六气旺时、五邪、天人相应、脉学、治末病、预后判断、积聚、癫狂等13个方面,对《金匮要略》及《难经》中有关条文进行了分析,认为《金匮要略》诊治杂病的许多理论,渊源于《难经》。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虚劳病治法探讨河南457001中原油田中心医院薛瑞军王书灿①主题词《金匮要略》虚劳/中医药疗法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对虚劳病的证治阐述甚精,其证型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及虚中夹实等类型。治疗上,立足培补脾肾,...  相似文献   

4.
虚劳是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次提出了虚劳病名,并详细探讨了虚劳常见之脉象、临床症状,辨治方法丰富多样。老年病以虚为本、多见阴阳气血失调、脏腑气血衰弱和多痰多瘀,呈现多种病机特点。本文从通过总结《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的辨治特色,以求对老年病诊治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高张敏  高建  王娟  刘宏奇 《河南中医》2020,40(7):977-979
绝经综合征病机为阴阳失衡。心肺阴虚者,属《金匮要略》"百合病""脏躁"范畴,采用百合地黄汤清心润肺滋阴,甘麦大枣汤养心补脾滋阴。阳虚者,属《金匮要略》"奔豚气"范畴,治宜泻肾水,补心阳,方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通阳降逆利水。阴血亏虚者,属《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范畴,方用酸枣仁汤养血虚敛阴气。气虚卫表不固者,属《金匮要略》"湿病"范畴,方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实卫除湿。阴阳两虚者,属《金匮要略》"虚劳"范畴,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阴阳和荣卫。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血三系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分为急、慢两型,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属中医"虚劳"、"血证"等范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两篇的治法及方药,对再障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笔者试从《金匮要略》角度结合临床,阐述再障的辨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大黄虫丸治虚劳干血发微福建省立医院(350001)周杰明任林漳州市中医院(363000)黄凌主题词大黄虫丸/历史《金匮要略方论》虚劳/中医药疗法干血痨/中医药疗法大黄虫丸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此方集多虫于一方,治疗虚劳而致干血...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对虚劳的论述颇为精辟,提出虚劳的病因及辨治方法。虚劳系多因致病,治疗以阴阳为纲分类辨治,扶养正气要重视脾胃,虚劳干血应缓中补虚。这些重要论述对后世治疗虚劳颇多启迪,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难经》对积聚的论述奠定了后世积聚病辨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继承了《难经》关于积与聚的鉴别诊断;脉诊上,《金匮要略》在继承《难经》结、沉伏脉基础上提出了积聚可见细而附骨脉,并详细阐述了以脉象判断病变部位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在《难经》五脏积基础上,提出了癥瘕、癥病、干血痨、脏结、痞证等病证名称并提出了证治方药,创立了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等方药。《伤寒杂病论》对《难经》积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肾气丸一方源于《金匮要略方论》,故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考究《金匮要略方论》原文,肾气丸见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5篇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5种疾病,可谓仲景“异病同治”的典范.经现代临床研究,肾气丸的功效被不断发掘,现将笔者临床应用体会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分析《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中所蕴含的阴阳互生、五行生克以及气机升降之机制。"酸、焦苦、甘"补肝法并不违背经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素问·脏气法时论》"辛补酸泻"的补充与发展。临床上,肝的补泻用药更多地体现在对肝病理状态及其传变的分析上,不应拘泥于原文经旨。  相似文献   

12.
湿病的起始,溯源于《内经》;湿病之形成,外湿为主因;湿病的表现,多兼夹之候;湿病的治法,以微汗为妙。《金匮》于湿病,辨证准确,遣方灵活,用药精炼。其间理法畅晓,宜忌森严。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对消渴病并发症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甦颖 《河南中医》2005,25(10):6-7
《金匮要略》不仅系统阐述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法,还分别论及多种消渴病的并发症,如肺痿、小便不利、水气、淋病、虚劳、血痹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脉经》看《金匮要略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经》卷八、卷九保存了《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的大部分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两书中的相关内容,发现:《金匮》中“脏腑经络先后病”及“五脏风寒积聚病”的许多内容在《脉经》中没有反映;《金匮》中的许多方证原文《脉经》未记载;妇人病的内容,《脉经》明显比《金匮》多;《脉经》原文有助于对《金匮》的理解。认为:造成两书内容差异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脉经》对《金匮》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治则治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华 《河南中医》2006,26(2):10-13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经典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内伤杂病治则治法的论述,被誉为医方之经、方书之祖,是治疗杂病的典范,临床实践的准绳。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难点、疑点。为进一步规范《金匮要略》治则治法的理论研究,作者从《金匮》一书的基本论点、杂病治则治法的概念、《金匮》治则内容概要、《金匮》治法内容概要四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整体恒动观念、脏腑经络学说、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形神统一等理论及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治则治法,是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诊疗方法,是仲景学术思想的精髓与核心内容,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广大。  相似文献   

16.
系统论述《金匮要略》惊悸病辨证施治。通过惊悸病名分析,病因病机探讨,病性虚实的区分,探讨和了解《金匮要略》对惊悸病辨病思路。通过惊悸病治法与方药应用,掌握其论治特点,从而总结归纳仲景对惊悸病的辨证论治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以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之机理作一探讨。营卫与虚劳病具有密切的关系,营卫和则身体健,营卫虚则身体损。营卫可概括人体气血阴阳。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的机理主要是从营卫入手,来调和气血、阴阳、脾胃。从而达到治疗虚劳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异病同治是后人根据《黄帝内经》中的"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仲景虽未明言此法,然在《金匮要略》的条文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现不揣浅陋,对《金匮要略》中的常用方,如防己黄芪汤、赤小豆当归散、大承气汤、肾气丸等,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和营卫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归纳、总结《金匮要略》调和营卫法论治虚劳之经验、规律,探讨艾滋病与虚劳之关系,以指导艾滋病之治疗。结果:调和营卫法可通过实卫固表、调理脏腑、疏通畅达营卫气血而达到调整艾滋病患者机体状况之目的。结论:艾滋病属虚劳范畴,可以运用调和营卫法来治疗艾滋病。  相似文献   

20.
杨金萍 《中医教育》2008,27(2):26-28
《金匮方论衍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发微有许多独到之处:“以经释经”,藉《内经》《伤寒论》发阐《金匮要略》;注重对仲景脉象的阐释发挥;注重病证辨证,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方论阐发,精见独到。由于此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