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龄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老年病房诊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存活时间是否超过15d,分为存活组(18例)和死亡组(1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衰竭器官数量、血生化指标、动脉血气、治疗方法及死亡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股静脉置管,有4例发生导管感染。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CVVH前的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脑利钠肽前体、动脉血pH值、全血剩余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乳酸[(2.32±1.17)和(5.00±4.35)mmol/L]、24h尿量[(501.17±229.62)和(220.33±191.68)ml]、衰竭器官个数[(3.33±1.14)和(4.33±1.15)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VH治疗前后尿素氮[(34.27±13.54)和(15.77±9.15)mmol/L]、血肌酐[(347.57±170.22)和(165.55±89.32)μmol/L]、脑利钠肽前体[(2128.27±1416.08)和(1181.86±1 305.17)pmol/L]、血钾[(4.78±1.03)和(4.12±0.56)mmol/L]、动脉血pH值[(7.28±0.12)和(7.33±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钠、钙、磷、全血剩余碱及乳酸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VVH治疗有助于改善高龄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能明显减轻高龄患者心脏负荷、加快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危重心肾综合征( SCRS)患者均呈现重度心力衰竭和肾衰竭,临床上常出现少尿、无尿、高度浮肿、端坐呼吸、心律失常或电解质紊乱,常规的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往往难以奏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危重心肾综合征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1],我们对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 CVVHDF)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27例SCR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程达 《临床内科杂志》2000,17(3):175-176
目的 探讨使用简易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 对38例难治性CHF患者使用简易连续性血液滤过方法治疗。结果 34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明显下降,低钾和低钠血症明显好转,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简易连续性血液滤过是治疗难治性CH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钛(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29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Ⅳ级CHF患者,根据是否接受CVVH分成CVVH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心力衰竭常规治疗,CVVH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内环境生化指标,AngⅡ、BN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症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转归.结果 CVVH组外周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TNF-α、IL-1、IL-6、CRP、AngⅡ、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或P<0.01).结论 CVVH可以有效地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及其并发的高度水肿、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CVVH能清除具有心血管活性的中分子炎症介质、心脏抑制因子及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相似文献   

5.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SIRS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芳 《山东医药》2009,49(34):95-96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2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CVVH联合HP,对照组单独予CVVH。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CVVH联合HP治疗SI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网膜素的影响。方法:收集84例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使用连续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B组使用连续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CVVH)。记录患者治疗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尿量和平均动脉压(MAP);评估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性因子:CC类趋化因子配体10( CCL10)和血CXC趋化因子配体8( CXCL8)水平;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记录患者ICU的住院时间、恢复尿量的时间、器官支持时间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尿量和MAP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ICU的住院时间、恢复尿量的时间、器官支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BUN水平和CCL10和CXCL8水平均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P均<0.05);2组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均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P均<0.05)。结论:不同CRRT模式均可有效治疗急性肾损伤,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肾功能,上调血清网膜素水平,但CVVH模式清除大分子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4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常规强心、利尿等治疗效果不佳后接受CVVH治疗共167例次。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部罗音、肝颈静脉回流征和水肿等的变化,并判断心功能的改变;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肾功能及电解质等。结果经CVVH治疗后大部份患者(77.1%)呼吸困难缓解,心率逐渐恢复,血压维持正常,肺部罗音减少,肝颈静脉回流征转为阴性,水肿消退,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从Ⅳ级提高到Ⅱ~Ⅲ级;38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经CVVH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降低;28例合并电解质紊乱者经治疗后高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得到纠正。9例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有6例经CVVH治疗后心率、心律恢复正常。结论CVVH能平稳地清除水分及溶质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心脏术后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行股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术,置入三腔血透管,选用BM25型(美国百特公司)血液滤过系统进行床旁CVVH。置换液以前稀释法输入,2000—4000ml/h,血流量150—300ml/min。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持续抗凝。结果 人均CVVH时间为59.3h;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下降明显(P〈0.05);所有患者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发现出血或栓塞等并发症。26例患者中治愈18例;2例转为门诊间隙性透析,等待肾脏移植;死亡6例。结论CVVH是治疗心脏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方便和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是全球危重症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面临着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相关住院费用的巨大挑战。如能通过早期干预和阻断脓毒症患者的一系列炎症级联反应,可以提高脓毒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等,对患者和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研究发现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可能通过更好地清除炎性介质、调节细胞免疫、改善内环境等机制为脓毒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该文就其相关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连续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MODS患者 19例 ,应用连续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与CVVH前比较 ,CVVH治疗后 ,体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 ,平均动脉压回升 ,心率下降 ,肺动脉楔压也明显降低。结论 :CVVH可改善MODS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 ,提高患者的氧供 ,但对氧摄取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伊贝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6 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4例给予伊贝沙坦 15 0mg/d ,培哚普利 4mg/d ;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 4mg/d及安慰剂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类同 ,疗程 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 ,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8.2 4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0 0 % ;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左室射血分数 (LVEF)、每搏量、心脏指数 (CI)、6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1) ,治疗组LVEF、CI及 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伊贝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CHF可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培垛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对心功能,心率,心胸比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CHF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采用洋地黄,利尿剂,培垛普利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洋地黄,利尿剂,培垛普利,美托洛尔治疗,疗程均6周。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胸比缩小,LVEF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减慢,心胸比缩小,血压降低,LVEF提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培垛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CHF,可明显使病人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胸比缩小,LVEF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4.7岁。心功能均在Ⅲ-Ⅳ(NYHA分级),体表心电图平均QRS时限为142.6ms。患者均进行了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起搏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右心房、右心室以及经由冠状静脉窦置于一支心脏静脉起搏左心室。观察双心室起搏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体表心电图QRS波变化。结果 双心室同步起搏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TF)从24.4%提高至32.1%,左心室充盈时间延长,二尖瓣返流量减少,心功能从Ⅲ-Ⅳ级改善至Ⅱ-Ⅲ级,QRS时限由术前的142.6ms缩短至124.8ms。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肾上腺升压素 (ADT)的变化和药物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 45例CHF患者药物治疗前后ADT血浆浓度。结果 ADT血浆浓度在Ⅱ级心功能为 ( 2 9.98± 1.13 ) pg/ml,Ⅲ级为 ( 3 3 .45± 0 .91) pg/ml,Ⅳ级为 ( 2 0 .71± 0 .75 )pg/ml,Ⅲ级时达到高峰 ,Ⅳ级时明显下降 ,并且低于对照组的 [( 2 4.89±2 .19) pg/ml] ,心衰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经 7天抗心衰治疗后 ,Ⅲ级组患者血浆ADT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Ⅱ、Ⅳ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ADT参与了心衰的病理进程 ,可能反应心衰的严重程度 ,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一种较好评价指标 ;短期药物治疗可降低其血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163例CHF患者临床、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的预后价值,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心脏性死亡59例,其中猝死34例,泵衰竭死亡19例,心肌梗死死亡6例;多因素分析示,平均主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和QTc是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率分析示,平均主动脉压≤12kPa,平均肺动脉压≥3.33kPa,QTc≥440ms,射血分数≤25%及有束支阻滞者,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低血压、QTc延长及伴肺动脉高压者预后不良,治疗中应防止过度降压和延长心肌复极。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 ,将 5 0例CHF分为缬沙坦组 (2 5例 ) ,服用缬沙坦 80mg/d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2 5例 ) ,疗程均为 18周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ESV)、6min步行试验及实验室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缬沙坦组临床显效率 4 8.0 % ,有效率 4 4 .0 % ,无效率 8.0 % ,对照组分别为 36 .0 %、4 0 .0 %、2 4 .0 %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VEF、EDV、ESV、6min步行试验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 <0 .0 1) ,缬沙坦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血生化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 ,优于常规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介绍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衰竭的初步经验。方法 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8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均伴有心室内阻滞。患者均植入了三腔双心室起搏器,左心室导线通过冠状静脉窦插入心脏静脉侧分支或侧后分支。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起搏器后临床症状改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改善,舒张期充盈改善,二尖瓣返流减少,此外,双心定起搏后,所有病例QRS时  相似文献   

18.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环磷腺苷葡胺150—1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g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续7日;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除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他治疗相似。结果:治疗l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01)。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临床疗效,探讨双心室收缩的电同步与机械同步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9例扩张性心肌病中晚期患者,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均伴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滞(LBB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QRS波时限〉120ms。其中8例植入Medtronic InSync8040型起搏器及2187冠状静脉窦(CS)电极导线,1例采用Medtronic7866起搏器及2188CS电极导线;借助CS标测电极导线及CS造影(8例直接逆行CS造影,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使CS间接显影)将左心室电极导线分别植入心脏侧静脉(5例)、心脏后侧静脉(2例)、心中静脉(1例)、心大静脉远端(1例)。术后对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及胸部X线正侧位等进行了16~28个月的随访。结果 所有起搏器均一次性植入成功,术中1例发生CS夹层。随访资料显示6例患者各房室腔内径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6min步行距离有显著提高;9例患者中2例心功能无显著性变化,另有1例仍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加重,与其左心室电极导线位置有关(因心脏静脉发育异常,植入心中静脉)。9例患者中6例QRS波时限明显缩短(其中4例左心室电极导线于心脏侧静脉,2例于心脏后侧静脉),2例QRS波时限无明显变化(左心室电极导线1例位于心大静脉远端,1例位于心脏侧静脉)另有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因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加重多次住院治疗,QRS波时限增加。结论 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双心室同步起搏能改善扩张性心肌病CHF合并LBBB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QRS时限不是惟一的双心室起搏治疗CHF有效的预测因素。电同步不一定与室壁机械运动同步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