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微导管远端给药与指引导管给药途径对冠状动脉介入中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现象78例,随机分为微导管和指引导管给药组,各依次给予ATP、异搏定、硝普钠观察靶血管前向血流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描述临床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经过交替使用ATP、异搏定、硝普钠后靶血管前向血流变化使用指引导管给药组和经微导管组靶血管前向血流变化,TIMI3级分别为76%、94%;TIMI 2级16%、3%;TIMI 0-1级8%、3%;微导管给药较指引导管给药方法显著改善PCI术中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4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者PCI术中慢血流和无复流高于非心肌梗死患者,β=-2.032,OR=-8.942(P0.01)。结论经微导管途径远端给药可能更直接改善冠脉介入过程中冠状动脉慢血流及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靶病变远端经微导管注射和直接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治疗中“无复流”的作用。方法选择PCI治疗中存在“无复流”现象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入选普通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200斗g;23例入选改良组,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至靶病变远端:12例为对照组,经微导管注射O.9%氯化钠溶液至靶病变远端。10min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定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分级及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b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mecount, CTFC)。结果3组均可改善PCI治疗后的“无复流”现象。普通组12例靶血管血流恢复TIMI3级,CTFC帧数由用药前的(83.2±8.3)帧降至(38.1±7.5)帧;而改良组21例血流恢复TIMI3级,CTFC帧数从(85.6±6.9)帧降至(27.3±6.8)帧;对照组1例血流恢复TIMI3级,CTFC帧数从(84.3±7.4)帧降至(50.8±8.2)帧。改良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I治疗中,冠状动脉靶病变远端经微导管注射和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均能改善“无复流”现象。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至靶病变远端比经指引导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前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标准治疗组(220例)和替罗非班组(216例),对比两组介入术中罪犯血管TIMI血流和发生无复流现象情况,观察应用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冠脉注射改善无复流现象的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前、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介入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比硝酸甘油更为有效地改善无复流现象(P<0.05),而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罪犯血管TIMI血流并预防无复流现象发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无复流现象,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I治疗中存在“无复流”现象的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入选导引导管组,经导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2.0 mg;21例入选微导管组,经微导管注射地尔硫卓2.0 mg至靶病变远端:10 min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患者首次和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图像,评定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级及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1周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事件。结果:2组均可改善PCI治疗后的“无复流”现象。微导管组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TIMIⅢ级比例明显高于导引导管组[95%(20/21)vs.40%(8/20),P<0.05],而且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Ⅲ级亦较高(90%vs.35%,P<0.05),减少1周内住院期间MACE事件(5%vs.30%,P<0.05)。结论:与经导引导管相比,经微导管注射地尔硫卓明显改善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智  唐强  陈学智  史振涛 《心脏杂志》2010,22(6):891-892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对于血栓病变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靶病变相关血管(target-related artery,TRA)血栓负荷的患者48(男35,女13)例,年龄(58±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血栓抽吸+PCI,n=25)与对照组(直接PCI,n=23)。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CAG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7%,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Ⅲ级血流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冠脉有血栓负荷病变进行血栓抽吸可以明显改善ACS患者IRA远端的前向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无再流现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及地尔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靶血管”病变无再流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出现靶血管的无再流,首先给予冠脉内硝酸甘油,其78例血流无改善,并将其分为3组:A组26例,交替给予尿激酶及地尔硫冠脉内注射,尿激酶最大量20×104U,地尔硫最大量2mg;B组24例,给予地尔硫冠脉内注射,每次500μg,最大量2mg;C组28例,给予尿激酶冠脉内注射,最大量20×104U。结果A组26例TIMI血流明显改善,P<0.01。B组18例TIMI血流改善,P<0.05;6例无改善者继续予尿激酶1×105~2×105U推注后TIMI血流3级者4例,TIMI血流2级者2例。C组20例TIMI血流改善,P<0.05;8例无改善者继续予地尔硫500μg~2mg推注后TIMI血流3级者6例,TIMI血流1级者2例,其中术后24小时死亡1例。3组相比,术后A组TIMI血流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无再流现象与靶血管远端的冠脉微血栓形成及痉挛均有关,PCI中给予冠脉内小剂量尿激酶及地尔硫安全有效,应在今后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内微导管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万方数据库,搜集冠状动脉内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制为建库至2017年4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微导管或自制导管注射药物至靶血管给药为试验组,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为对照组。结果最终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4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TIMI血流分级(RR0.38,95%CI 0.27~0.52,P0.000 01)、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RR 0.35,95%CI 0.23~0.54,P0.00001)、校正TIMI血流帧数(MD–9.99,95%CI–13.22~–6.76,P0.000 01)及低血压发生率(RR 0.57,95%CI 0.35~0.90,P=0.02)均优于对照组;而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经微导管给药在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时可明显提高血流灌注水平,安全性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大规模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治疗无复流及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及慢血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9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2例。分为单纯经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的对照组(24例)和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的实验组(25例)。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TIMI帧数(CTFC)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流TIMI分级和校正TIMI帧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血流TIMI分级增加,校正TIMI帧数减少,为[(2.23±0.91)级vs.(2.74±0.36)级]和[(19.30±17.90)帧vs.(13.70±7.10)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期间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8例(33.3%)、恶性心律失常7例(29.2%)、心源性死亡1例;实验组发生心力衰竭2例(8.0%)、恶性心律失常1例(4.0%)。对照组较实验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66.7%vs.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远端注射维拉帕米较单纯经指引导管途径能改善冠脉血流,并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EMI急诊PCI术患者1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试验组93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后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 3 min内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完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10 mg,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观察并比较2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心肌损伤标志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TIMI血流3级显著高于对照组(79.57%vs 59.78%),CTFC[(28.94±3.93)帧vs(35.12±5.20)帧]、PCI术后MACE总发生率(8.60%vs 26.0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PCI术后7 d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联合血栓抽吸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发病12 h内的急性大面积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并急诊冠脉造影,试验组应用IABP联合冠脉内血栓抽吸,对照组单纯血栓抽吸后行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心肌组织灌注(TMP)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IABP并发症及术后4 w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TMP明显高于对照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 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急性大面积STEMI患者急诊PCI前应用IABP联合血栓抽吸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增加冠脉灌注,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47例,依次给予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和替罗非班,观察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分级。结果 替罗非班明显改善TIMI血流,治疗无复流现象的有效率(33/40)优于硝酸甘油(5/47)和维拉帕米(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216,P=0.000)。结论 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经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后使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达3级后,比较延期支架植入与即刻支架植入两种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患者共149例.经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后使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达2~3级后,93例当时植入支架患者为即刻支架植入组.56例术后经强化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5~7d后再次手术植入支架者为延迟支架植入组,观察两组ST段术后回落超过50%的患者例数、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心肌染色分级及支架使用情况,同时随访术后3个月时心功能状态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各种原因的死亡)。结果延期支架组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明显高于即刻支架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vs.46%,P〈0.01)。无复流及慢血流在延迟支架组明显少于即刻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vs.17%,P〈0.01)。延迟支架组支架使用量明显少于即刻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了意义[(2.3±0.7)枚 vs.(3.5±1.1)枚,P〈0.01]。3个月后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左心室功能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后延迟支架植入,可减少支架使用量,有利于减少无复流及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对近期预后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降低急诊PCI后无复流/慢血流的方法。方法:急诊PCI病人分两组:常规PCI组(49例),出现无复流/慢血流后予以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和/或血栓抽吸导管处理;预处理组(30例)在球囊扩张前予以替罗非班和/或血栓抽吸预处理。结果:预处理组未出现无复流/慢血流;与常规PCI组比较,预处理组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明显降低(10.2%比0,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替罗非班和/或血栓抽吸可以明显降低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 ACS患者(82例)被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30例,法舒地尔5mg),硝酸甘油组(25例,硝酸甘油200μg),替罗非班组(27例,替罗非班10ml),均在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10min后复查冠脉造影并评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观察TIMI血流改善情况、ST 段抬高及压低幅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硝酸甘油组比较,法舒地尔及替罗非班TIMI血流改善有效率(40.0%比63.3%、59.3%)、ST段抬高及压低幅度[(0.15±0.09) mm比(0.24±0.11) mm、(0.26±0.15) mm]、LVEF水平[(48.32±5.67)%比(56.12±7.11)%、(55.78±6.99)%]明显提高, MACE发生率明显下降, P<0.05-<0.01;在低血压、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方面,法舒地尔组并发症发生率(13.3%、6.7%、16.7%)均显著低于硝酸甘油组(68.0%、4.0%、12.0%)或替罗非班组(3.7%、29.6%、44.4%), P均<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NSTE-ACS的患者2000例,按是否使用替罗非班为标准分为替罗非班组(713例)和对照组(1287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特征、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1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的发生率、PCI术后罪犯血管TIMI3级血流发生率、住院时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严重出血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肌梗死1周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NSTE-ACS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TIMI血流,且不增加血小板减少及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维拉帕米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4例和标准PCI组31例.联合治疗组:在Diver CE导管抽吸后经冠状动脉直接推注维拉帕米和替罗非班,再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术;标准PCI组:术前静脉推注替罗非班,然后静脉泵入替罗非班,维持24~48 h,术中如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使用维拉帕米,予以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术.观察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 住院期间联合治疗组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破裂发生率均低于标准PCI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维拉帕米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无复流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ACS患者根据冠脉介入术中是否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标准治疗组(50例)和替罗非班组(52例),对比两组介入治疗术后梗塞相关血管的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相关血管支配心肌的Blush分级,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结果:冠脉介入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94.2%:76.0%,P〈O.05),TIMI计帧数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标准治疗组[(21.9±8.7)帧:(30.8±3.6)帧],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肌Blush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75.0%:32.0%,P〈0.01)。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出血发生率高于标准治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安全的,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老年ACS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负荷量)和研究组(冠状动脉内使用替罗非班负荷量),每组各59例患者。比较两组PCI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术后7、30 d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 PCI结束后共有115例患者入选。研究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比较,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栓积分(0.7±0.2比1.6±0.5,P<0.01)、TIMI血流分级(TIMI 3级:51%比41%,P<0.05)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3级:49%比38%,P<0.05)均明显改善,远端血管栓塞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1.7%比14%,P<0.05)。PCI术后30 d时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67.4±6.2)%比(60.7±4.6)%,P<0.05]。研究组PCI术后7 d时总MACE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比17.5%,P<0.05),但PCI术后30 d时两组总MACEs的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比7.0%,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老年ACS患者,与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相比,冠状动脉内应用安全,且更有利于改善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7 d时MACE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 d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中冠脉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替罗非班组34例,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普通肝素组30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影响,并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慢复流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普通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对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缓慢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64例因胸痛行冠脉造影证实心外膜主要冠脉血管无狭窄病变但血流缓慢的患者,根据治疗用药分为硝酸甘油组(35例)和维拉帕米组(29例);选取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匹配而冠脉血流正常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冠脉血流缓慢定义为造影剂在3个心动周期内不能到达血管末端.硝酸甘油组患者于造影后经造影管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100~400μg后重复造影至血流明显改善;维拉帕米组则注入维拉帕米100~400μg至血流明显改善.以TIMI帧计数(TFC)法定量评价冠脉血流,比较冠脉血流缓慢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前后的TFC值和血流正常者的TFC值,以及两组冠脉血流缓慢患者分别使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后的TFC变化值.结果 存在血流缓慢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基础TFC值在维拉帕米组分别为78.3±19.4、57.2±14.6、56.9±12.5,硝酸甘油组分别为70.8±21.7、55.3±12.5、51.1±15.4,对照组三支血管的TFC值分别为29.2±4.4、23.1±3.5、19.7±1.8.维拉帕米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37.7±9.3、31.5±11.3、24.6±4.4(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硝酸甘油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42.3±8.9、36.7±6.8、30.3±5.9(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维拉帕米组用药前后的TFC变化值大于硝酸甘油组(均P<0.05).结论 冠脉血流缓慢患者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的即刻治疗效果优于硝酸甘油,但两组患者冠脉血流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