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6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简称主动脉夹层组)、同期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70例因胸痛住院的其他患者(胸痛组)的血浆D-二聚体等临床资料,比较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水平差异,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均超过500μg/L,敏感性100%;死亡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存活患者(P〈0.05)。血浆D-二聚体浓度主动脉夹层组、肺栓塞组和胸痛组分别为(3479.2±2200.0)μg/L、(1560.7±940.0)μg/L和(179.8±167.0)txg/L,三组比较P〈0.01,每两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其平均浓度超过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阴性有助于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预后有-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对食管手术后并发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55例食管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D-二聚体,复习相关资料,对D-二聚体在食管手术后患者并发肺栓塞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该实验显示55例胸外科术后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检测值普遍升高,32例检测值≥500μg/L,其中3例通过肺动脉造影证实为肺栓塞。结论:D-二聚体的检测对食管手术后患者肺栓塞的诊断在于阴性结果的意义较大,可较大程度地排除肺栓塞,阳性结果对肺栓塞判断的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治疗前后微栓子检出率及血浆 D-二聚体水平。方法选择 CHADS2评分≥1分的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每例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前后分别行微栓子监测和 D-二聚体水平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结果差异。结果抗凝治疗前微栓子阳性12例、阴性28例,治疗后微栓子阳性5例、阴性35例,抗凝治疗后微栓子检出率显著降低(30.0% vs.12.5%,χ2=3.66,P <0.05);D-二聚体水平抗凝治疗前为(273±81)μg/L,治疗后为(170±67)μg/L。治疗后血浆 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t =10.09,P <0.05)。结论微栓子与 D-二聚体水平均可以作为房颤患者栓塞风险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于南通市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归入CHF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1.78±8.41)岁。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分组:Ⅰ级组(13例),Ⅱ级组(12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18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正常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1.26±0.74)μg/ml,较正常对照组(0.12±0.02)μg/ml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中,Ⅰ级组~Ⅳ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34±0.08)μg/ml、(0.74±0.07)μg/ml、(1.34±0.38)μg/ml、(2.18±0.24)μg/ml,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其含量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F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8,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D-二聚体可能成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6例卵巢癌(癌症组)、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浆D-二聚体.结果 癌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2.13±1.58) μg/L、73.9%,良性组分别为(0.22±0.13)μg/L、26.0%,对照组分别为(0.17±0.05) μg/L、2.0%;三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随着卵巢癌分期的增加,血浆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也呈逐渐上升(P均<0.05);随着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逐渐上升(P均<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其水平检测有助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简化Wells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门诊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门诊的112例疑诊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并采用简化Wells评分进行评估,记录门诊当日血浆D-二聚体数值,计算血浆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ROC),选择最佳临界值,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血浆D-二聚体对APE患者早期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6. 4%、46. 6%、64. 3%、92. 9%。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 764,D-二聚体临界值为575μg/L。简化Wells评分对APE患者早期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76. 8%、91. 1%、89. 6%、79. 7%。简化Wells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诊断APE的灵敏度分别为95. 6%、92. 9%、95. 6%、92. 9%。结论:简化Wells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门诊APE患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门诊筛查APE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监测微栓子评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抗栓疗效的价值。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96例,其中40例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56例给予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阿斯匹林组),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微栓子监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结果差异,两组治疗前后同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作为微栓子监测的平行对照观察。结果华法林组治疗前,微栓子阳性14例,阴性26例,治疗后微栓子阳性5例,阴性35例,治疗后微栓子检出率显著降低(35.0%vs 12.5%,P﹤0.05);阿斯匹林组治疗前,微栓子阳性21例,阴性35例,治疗后微栓子阳性17例,阴性39例,治疗前后微栓子检出率降低无显著性差异(37.5%vs 30.4%,P=0.42);华法林组治疗后微栓子检出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前所有微栓子阳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353±71)μg/L vs(261±58)μg/L,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313±81)μg/L vs(170±67)μg/L、(327±73)μg/L vs(235±61)μg/L,P﹤0.05];华法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研究初步表明,微栓子可以作为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07-01-2008-08间STEMI并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161例。同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161例,比较2组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STEM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2.47±0.89)g/L低于对照者(2.79±0.6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1)。STE-MI患者D-二聚体含量(μg/L)的平方根(10.96±5.66)高于对照者(9.13±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1)。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μg/L)与纤维蛋白原含量(g/L)比值的平方根(7.52±4.56)高于对照者(5.63±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1)。结论:STEMI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提示在STEMI急性期存在急性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1例慢性乙型肝炎和57例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ild A、B和C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5±0.2,0.8±0.2,3.2±2.7和3.5±1.3μg/ml。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D-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对80例临床可疑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均行血D-二聚体测定和肺灌注扫描,通过肺扫描分为正常组、高可能性组和非诊断组,非诊断组再经肺动脉造影确定诊断。血D-二聚体测定采用乳胶凝集法。结果 共检出肺栓塞阳性41例,阴性39例,检出率51.2%。D-二聚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5%、51.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8%、54.5%。结论 D-二聚体测定尚不宜作为肺栓塞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慢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差异及其与肺动脉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2例,其中急性44例,慢性58例。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将两组患者各自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与高压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急性组hs-CRP(24.0±13.4 mg/L)明显高于慢性组(5.2±4.6 mg/L)(P〈0.01)。急性患者中肺动脉压正常组与高压组hs-CRP无明显差异(P=0.338)。慢性患者肺动脉压正常组hs-CRP(3.3±3.0)明显低于高压组(9.5±4.7 mg/L)(P〈0.05)。慢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组患者hs-CRP水平和肺动脉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慢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肺动脉压显著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用于PTE的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倩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256-2257
目的 研究AECOPD合并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例无明显原因的AECOPD患者,入院后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根据CTPA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肺栓塞和不合并肺栓塞两组,分别检测患者动脉血气、D-二聚体(D-dimer)、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 两组间卧床≥7天,下肢不等粗≥1 cm,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心电图示SIQⅢTⅢ征,PaCO2下降≥5的患者数目及患者的D-dimer和ET-1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卧床≥7天,下肢不等粗≥1 cm,心电图示SIQⅢTⅢ,PaCO2下降≥5,深静脉血栓形成及D-dimer与ET-1含量的升高是AECOPD合并PE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常见肺部疾病中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36例住院治疗的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及肺癌患者的血浆D-dimer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比较血浆D-dimer水平的差异性。结果: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及肺癌组的血浆D-dime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血浆D-dimer水平低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组间血浆D-dime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D-dimer水平升高,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组血浆D-dime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及肺癌都可引起凝血机制的异常,引起血浆D-dimer水平的升高,但在急性肺栓塞中最为明显。血浆D-dimer水平的升高不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特异性指标,其临床价值在于阴性排除结果。  相似文献   

14.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后者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结果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清sICAM-1由治疗前548.26±150.53μg/L降至228.32±132.15μg/L,血清IL-18由治疗前723.64±160.25μg/ml降至治疗后312.53±121.39μg/ml,血清TBIL由治疗前546.11±174.86μmol/L降至178.43±87.74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由治疗前22.84±11.13%升至治疗后36.79±15.19%,上述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治疗组患者治愈41例(68.3%),19例(中期7例,晚期12例)死亡,58例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48.3%(28/58),30例(早期7例,中期11例和晚期12例)死亡(P〈0.0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可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性介质水平,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COPD合并PE患者24例设为病例组(COPD+PE组),选取同期COPD急性加重患者54例设为对照组(单纯COPD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PE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的危险因素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厥、下肢非对称性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SⅠQⅢTⅢ征、PaCO2、血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为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当COPD患者出现晕厥、下肢非对称性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SⅠQⅢTⅢ综合征、PaCO2降低及血D-二聚体升高时,应警惕并发P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1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重症CAP患者纳入研究,人院后即进行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及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记录患者30d死亡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对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PSI评分Ⅳ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为(961.55±186.49)μg/L,V级为(1122.53±197.98)μg/L,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5.159,P〈0.001);死亡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1112.59±215.25)μg/L明显高于存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920.46±126.89)μg/L(t=6.239,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PSI有明显相关性(r=0.47,P〈0.0001);ROC分析表明D-二聚体的AUC为:0.79(95%CI:O.72~0.85),和PSI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5,95%CI:0.78~0.91,P=0.095)。结论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CAP患者30d死亡率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PaCO2和D-二聚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鄂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PaCO2水平;选择4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PaCOz水平,比较两组血浆D-聚体、PaCO。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D-二聚体、PaCO2水平分别为(353±220.8)μg/L、(64.7±16.2)mmHg,对照组D-二聚体、PaCO2水平分别为(73.6±21.1)μg/L、(40.3±4.5)mmHg,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D-S聚体、PaCO2水平分别为(96.4±24.8)μg/L(46.3±7.4)mmHg,各项与对照组n二聚体(73.6±21.1)μg/L、PaCO。水平(40.3±4.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PaCO2水平明显较健康人群高,因此在对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PaCO2水平,以了解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栓塞诊断中多项检查指标联合运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5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bg)、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59.409、36.816、50.086,P均=0.000);D-二聚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44%、34.00%,血浆纤维蛋白原为73.33%、48.00%,C反应蛋白为82.00%、38.00%;三个指标联合对肺栓塞进行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并且高于任意两种指标的联合作用。结论临床诊断中,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三个指标联合运用对肺栓塞进行诊断具有临床指导作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的76例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或手术所见分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动脉栓塞组,n=30)、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组(动脉血栓形成组,n=24)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静脉血栓形成组,n=22)。比较各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后即刻测定的静脉血D-dimer及WBC、N%。结果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形成三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D-dimer及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三组间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及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延长、D-dimer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肠系膜动脉栓塞及动脉血栓形成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D-dimer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比较,静脉血栓形成组N%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若以D-dimer 3.0μg/ml为截值,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三组3.0μg/ml患者分别占23.3%、16.7%和77.3%。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及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D-dimer3.0μg/ml患者构成比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肠系膜动脉栓塞组D-dimer3.0μg/ml患者构成比与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较肠系膜动脉闭塞患者明显滞后,D-dimer3.0μg/ml可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或静脉闭塞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