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0年门诊体检人群176例,按照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正常组(n=56)、高血压前期组(n=66)、高血压组(n=54)三组,检测受试者血UA、CRP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UA、CRP对血压的影响。结果①三组间TC、TG、LDL-C、HDL-C、BMI及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高血压前期组血UA、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同时低于高血压组(P〈0.01);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UA、CRP分别与SBP、DBP呈独立相关(P〈0.05~0.01)。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已有血UA、CRP水平的升高,血UA、CRP与血压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5例EH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指数(ASI)测定,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血液生化指标及一般情况。另选不伴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结果:与单纯高血压对照组比较,EH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的年龄大、病史时间长,ASI、脉压、血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收缩压、血尿酸、总胆固醇、肌酐水平也升高(均P〈0.05);而舒张压(P〈0.01),心率(P〈0.05)却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脉压、血肌酐、年龄(OR=1.204,1.120,1.099,P=0.028,0.045,0.039);而血尿酸是负相关因素(OR=0.974,P=0.022)。结论:脉压、血肌酐水平和年龄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可能是一种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补体C3与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CRP、UA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血清CRP、UA、补体C3,B超观察颈动脉内膜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各组间CRP、UA、C3水平。结果高血压3级患者CRP、UA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患者CRP、UA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异常组CRP、UA、补体C,值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UA、CRP的浓度亦逐渐增高;颈动脉内膜异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UA、CRP和补体C3浓度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CRP、UA浓度与IMT呈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血压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压高低分为A组及B组,比较两组24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眼底等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除血压外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A组24h尿蛋白量与B组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与B组比较,眼底动脉硬化四级者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A组比较,眼底动脉硬化一级者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重于B组。结论高水平血压组肾损害明显重于低水平血压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原因与肾硬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患者74例作为高血压前期组,原发性高血压者74例作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UA水平。结果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对照组血UA分别为(337.35±73.17)、(328.16±67.44)、(284.37±67.84)umol/L,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前期组U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U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血UA水平升高,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血压亦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血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6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为冠心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尿酸酶法检测其血UA浓度,采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血UA和冠脉病变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U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UA和冠脉病变计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UA对冠脉病变计分呈独立的正相关影响。结论血UA升高可能是老年冠心痛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频切迹(high frequency notches,HFN)数与心肌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病患者68例,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扩大组,对照组为正常人24例。按等级资料对HFN出现0~6,7~11,12~20和20~记录病例数。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出现HFN数明显多于正常人(X^2=42.593,P〈0.01,n=92);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扩大组HFN数明显大于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X^2=23.64,P〈0.01,n=68);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扩大组HFN数亦高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X^2=15.594,P〈0.01,n=42)。结论高血压患者HFN数较正常人显著增多,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损害程度及其心脏病理发展过程呈明显一致性。HFN数对于判断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损害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吲哒帕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尿酸(UA)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 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吲哒帕胺组)24例,观察组(氯沙坦加吲哒帕胺组)26例,观察12w,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钾、血UA及血、尿β2-M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UA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尿β2-MG浓度无明显变化,血钾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UA及血、尿β2-MG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吲哒帕胺和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较单独用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血UA及减少低血钾的发生,保护靶器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动脉硬化指数(ASI)增高的高血压病患者,探讨其临床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等特点,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检测15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血压、脉压,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血液生化指标。按照患者的ASI分为两组。ASI正常组:127例,ASI值在0~70之间;ASI增高组:29例,ASI值为71或以上。结果(1)ASI增高组患者的年龄、病史、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高于ASI正常组,其舒张压显著低于ASI正常组(均P<0.01)。(2)ASI增高组患者的血尿酸(P<0.01),尿素氮(P<0.05)水平也显著增高。结论年龄大、病史时间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血尿酸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均可能与ASI异常增高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与炎性相关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探讨与炎性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质(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AMI及UA患者入院时取静脉血,用携带抗CD146抗体的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ECs;遗传性血友病因子(vWF)、CD31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对分选细胞进行鉴定;应用Annexin V-FITC/PI检测其凋亡状态;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种炎性相关因子。结果AMI组(n = 37)及UA组(n = 12)的CECs数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2(28 ~ 81.5)个/ml,29(18 ~ 61)个/ml]和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 = 42,P 〈 0.001)。AMI加UA组剔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后(n = 26),CECs数量与CRP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AMI及UA组CECs的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分选出的细胞vWF因子、CD31表达阳性;以研究对象作为整体分析时,CECs数量与CRP及IL-6水平呈显著相关(r = 0.677,0.316,P = 0.000,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RP水平及糖尿病对CECs数量有显著影响(OR = 0.620,0.164,95% CI:3.985~6.751,0.301~21.877,P = 0.000,0.044)。结论AMI及UA患者CECs数量增加与炎症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tness index,AASI)的结果及其对评估动脉硬化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方法 观测99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男性8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8.03±6.36岁。记录其在连续接受降血压治疗6个月后的相关资料(高密度脂蛋白检测,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及脉压、脉压指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与脉压指数呈中度正相关(r=0.381,P〈0.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252,P=0.013)。结论提示对于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可作为动脉硬化评估的参考指标,有望成为心血管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有首次诊断为EH并未行降压治疗的新疆哈萨克族住院患者696例,按入院血压水平分为轻度高血压组(336例)和中重度高血压组(36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l临床相关指标,分析新疆哈萨克族EH患者血清uA水平影响因素。结果:(1)与轻度高血压组比较,中重度高血压组血清UA[(269.08±86.49)mmol/L比(311.53±97.66)mmol/L]、甘油三酯[(1.36±0.66)mmol/L比(1.72±1.05)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UA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甘油三酯水平正相关(r=0.17~0.29,P均〈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BMI,收缩压,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等因素后,舒张压(B=1.66,P〈0.05)、甘油三酯水平(B=19.34,P〈0.05)均进入方程。结论: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血清尿酸水平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江苏省苏中地区母系遗传性高血压(MIEH)的发病特点,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00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遗传史等。其中以276例MIEH为指示病例,筛选同期到本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病例,按照标准方法对指示病例和对照病例在腰围、腹围、体质量指数(BMI)、血生化检查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该地区MIEH患者发病特点:与父系遗传、无家族史的EH患者相比,MIEH患者发病年龄提前(P〈0.05),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与双亲系遗传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地区MIEH患者在腰围、腹围、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方面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P〈0.05)。肥胖、LDL-C、血糖、肌酐、尿素氮、尿酸与MIEH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本地区MIEH患者发病年龄提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靶器官损伤更多,其发病与肥胖、LDL—C、血糖、肌酐、尿素氮、尿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AASI)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探讨以AASI大小反应的动脉硬化程度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中的作用.方法 218例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血肌酐水平基本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或AASI> 0.55分为两组,比较各组间eGFR的差异,以及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GFR与AASI及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肌酐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与AASI≤0.55组比较,在AASI> 0.55组中eGFR值明显降低(P<0.001).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eGFR与AASI呈负相关(r=-0.624,P<0.001),控制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血肌酐水平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eGFR仍与AASI显著相关(r=-0.343,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 与肌酐水平、AASI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70、-0.240,P<0.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与eGFR呈独立负相关,AASI值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询问相关病史,测定BaPWV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24小时尿白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分析BaPWV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腰围、收缩压、空腹胰岛素、HOMA—IR、hs—CRP、24小时尿白蛋白及IMT呈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BaPWV显著高于男性,高血压患者BaPWV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P均〈0.05);(2)进一步按病程分组,发现病程〉10年的患者,其BaPWV显著高于初发患者、病程〈5年及5一10年者(P〈0.05)。结论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血压等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对于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与透析充分性及其它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56例MHD连续12次记录透析前后血压、体重、超滤量(FV),分别计算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均值,第0、1、2、3个月透析前后测定血液生化值、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结果透析充分组(Kt/V≥1.2、URR≥0.65)MHD患者血压明显低于透析不充分组(Kt/V<1.2、URR<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0.22组与Hct<0.22组比较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体重增加率、透析不充分及血清PTH水平与透析前收缩压密切相关(OR=1.98~3.50,P<0.05)。结论充分透析、减少容量负荷是控制MHD患者高血压的关键,透析不充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透析前收缩压升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氢克尿噻治疗盐敏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25例盐敏感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按血压水平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血压。给予双氢克尿塞12.5 mg口服,2次/d,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下降(P<0.01),重度高血压则下降不明显(P>0.05);青年及中年组血压下降明显(P<0.01),老年组下降不明显(P>0.05)。无血糖(Bs)、肌酐(Cr)、尿素氮(BUN)、血钾(K)、血清钠(Na)、血脂三项及血尿酸(UA)等代谢异常。结论:双氢克尿噻能够有效治疗中青年的轻中度盐敏感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探讨AASI作为评价动脉弹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67例和高血压患者148例,分别按年龄和血压分级标准分组,进行PWV测量及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动态舒张压与动态收缩压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回归斜率,AASI定义为1减去该斜率,对AASI与PWV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两组的PWV和AASI值逐渐升高(P0.05~0.01),两组女性AASI明显高于男性[健康对照组(0.55±0.18)∶(0.48±0.15),高血压组(0.61±0.16)∶(0.55±0.17),P均0.01]。PWV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高血压组PWV、AASI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并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PWV、AASI逐渐升高(P0.05~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AASI与年龄、体重指数、24h平均收缩压、24h脉压、PWV呈正相关(r=0.106~0.573,P0.05~0.001),与24h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其中以PWV相关性最显著(r=0.573,P0.001)。结论:年龄、血压、脉压和PWV都与AASI呈正相关;AASI作为评价动脉弹性指标,可能比测量血压更能准确反映血管功能状态,有助于筛选出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