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DAI患者(DAI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测量胼胝体压部、丘脑及额叶白质的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进行比较.结果:DTI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AI组胼胝体压部、丘脑及额叶白质FA值和ADC值均较低(P<0.01),胼胝体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正相关(P<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诊断和评估DAI非常敏感,并可动态观察DAI的临床转归过程,有助于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索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评价价值.方法脑外伤病人12例及正常对照组13例,分别应用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FA图上分别测量创伤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镜像部位FA值,将两组相应感兴趣区FA值均值进行比较,观察有无明显差异.并将创伤组FA值均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创伤组与对照组FA值有明显差异,创伤组双侧内囊后肢FA值与GCS评分有较好相关性.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白质损伤敏感,并能反映其损伤程度,是目前活体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及1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MR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DTI及DTT检查,测量全部受检者胼胝体及脑干的ADC值和FA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TI显示DAI患者除胼胝体膝部外的其他测量区域FA值均明显减低(P<0.01)。ADC值可早期发现DAI的脑部损伤水肿区,但量值随发病时间变化较大;DTT结合弥散张量椭球体图可很好显示感兴趣区白质纤维束,在某种程度上更直观地显示脑白质受损范围。结论DTI联合DTT是目前在活体中诊断与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最敏感、准确的检查方法,并可用于动态观察神经纤维的临床转归过程,提示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胼胝体损伤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2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观察,对胼胝体膝部、压部进行定量测定FA及ADC值,测定结果与患者组GC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所测胼胝体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胼胝体FA值与GCS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并定量与临床GCS评分密切相关的胼胝体损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模型,研究DAI发生后脑干部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特点,对照病理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探讨DAI大鼠脑干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FA值与AQP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头部重物打击,5组为实验组,采用Marmarou自由落体致伤模型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分别于致伤后3h,6h,12h,24h,72h行MRI扫描,随后立即处死行病理学检查。6组均行常规MRI检查、弥散张量成像、HE染色、嗜银染色及AQP4免疫组化染色。比较DTI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病理检查显示DAI后大鼠脑干部水肿、轴索肿胀、轴索收缩球出现。DAI后AQP4表达上调,于24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ADC值先升高后降低,12h达到顶峰,各向异性FA值持续下降。AQP4表达与ADC值在12h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在12~24h内未有相关性,24~72h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AQP4表达与FA值在72h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DTI可以在活体水平无创的观察DAI后脑水肿变化情况及轴索的病理改变。DAI后AQP4的表达随时间变化,提示DAI后脑水肿变化情况。大鼠DAI后脑干ADC值与AQP4表达具有相关性,联合AQP4表达及ADC值能够为DAI后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性脑水肿的类型鉴别、发生机理及演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发生后脑干部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特点,结合病理学检测和AQP4免疫组化检测,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DAI大鼠脑干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急性酒精中毒组、DAI组、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各组分别于致伤后1 h、3 h、6 h、12 h、24 h行头颅MRI检查,随即取材行病理学检测和AQP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脑干ADC值于伤后3 h开始降低,6 h达低点,低于DAI组(P0.05),此后逐渐升高,24 h达到最高,高于DAI组(P0.05),各项异性FA值持续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致伤后各时间点FA值低于DAI组(P0.05)。DAI组脑干AQP4表达于致伤后1 h开始上升,逐渐升高,于24 h达顶峰,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AQP4表达于各时间点和DA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可于活体水平上无创地观察DAI后脑水肿及轴索损伤情况。大鼠DAI后AQP4表达随时间变化。急性酒精中毒可加重DAI后脑水肿及轴索损伤。 相似文献
7.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临床表现符合DAI的病例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MRI表现为中线未见移位,多数病灶较小且为非出血性,脑干和胼胝体损伤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病人,本病常伴有其他类型脑部损伤。结论:MRI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能对DAI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外伤性脑损伤的严重形式之一,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影像学诊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磁共振(MRI)硬件设备及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就MRI的各种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弥漫性轴索损失(DAI)的MRI表现,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DA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诊断为DAI患者的MRI图像,比较病灶在各序列的显示率,并分析其信号特征及分布部位.结果 T1WI序列显示率较低,其次为T2WI序列,显示者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序列敏感性较高,显示者为片状、斑片状高信号,病灶越小显示越不敏感,SWI序列显示病灶更多、更敏感,病灶主要分布在皮髓质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及小脑上脚等,呈散在针尖状、小片状或片状显著低信号.结论 相比常规MR序列,SWI序列对DAI病灶检出率更高,可为DAI作出准确诊断,对临床怀疑为DAI患者,SWI序列可作为常规MR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ADC值、FA值与脑膜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27例术前行MR平扫、弥散张量成像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瘤周白质区和健侧对应部位的ADC值和FA值,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瘤周水肿区、肿瘤实质区、瘤周白质区三者之间ADC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瘤周水肿区为最高.瘤周白质FA值高于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但后两者之间FA值无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ADC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脑膜瘤瘤周白质之间FA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常规MR图像、ADC值、FA值有助于术前对脑膜瘤良、恶性进行鉴别.ADC值有助于区别脑膜瘤实质、瘤周水肿及瘤周白质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及磁共振波谱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I)检查,测量脑梗死灶的rADC值与ADC值。结果DWI对6h以内脑梗死的检出率显著优于MRI;超急性期与急性期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边缘rADC值和ADC值显著高于病灶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r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32例急性期脑梗死死区与健侧对应区的FA平均值分别为(0.24±0.13)与(0.5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变的进展,脑梗死不同时期rADC值与ADC值呈上升趋势,DWI与MRI联合应用对脑梗死病灶给予分期具有重要的价值,DWI、弥散张量成像、MRS三者应用可为治疗脑梗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CT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CT为阴性而临床可疑为DAI的患者在外伤后3 d内常规在3.0T磁共振行SWI和常规序列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比较它们对DAI的检出率和检出病灶数目,评价SWI在诊断中的作用。结果:SWI可清楚显示27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检出率达79.41%,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对DAI检出率分别为20.5%、26.47%和41.17%;SWI、T1WI、T2WI、FLAIR各序列检出微小出血量分别为261、39、61、89,SWI与T1WI、T2WI和FLAIR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在临床上可疑为DAI的患者应尽早行SWI序列扫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探讨其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及弥散张量成像,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16...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是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本文主要讨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以及它的局限性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颈椎病脊髓损伤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颈椎病脊髓损伤评价。方法对30例临床综合诊断为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常规序列MRI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并比较所有椎间盘相应层面脊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各项异性(FA)值,同时重建分析弥散张量纤维束(DTT)。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DTI均可得到颈髓的ADC图和FA图。突出椎间盘和未突出椎间盘相邻层面的颈髓FA值和ADC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突出程度间颈椎间盘相应层面的颈髓ADC值和FA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弥散张量纤维束中23例患者均观察到神经纤维束的受压、移位,更有11例显示部分腹侧神经纤维束中断。结论 DTI对评价颈椎病脊髓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我院收治的49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4个时期,并与正常人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的变化。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各向异性分数在超急性期几乎无变化,但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渐渐下降,患侧与健侧或者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现弥散系数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逐渐降低,在亚急性期几乎等于健侧值,慢性期则升高。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多种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心肌组织特征乃至能量代谢.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弥散频谱成像(diffusion spectru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SI)在内的弥散成像技术一直是CMR最具挑战性及目前尚未常规成熟开展的检查技术,尤以DTI及DSI为甚.本综述将重点阐述DTI及DSI的基本技术及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早期脑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判断缺血半暗带治疗时间窗对早期脑梗死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入住我院的3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行DTI检查,测量梗死灶不同病期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平均弥散系数(DCavg)、相对各向异性系数(RA)、1-容积比(1-VR)及表面弥散系数(ADC);并在病灶的中心及周边各取直径为5 mm的区域定义为中心区与边缘区,测定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区上述值的变化.结果 病侧DCavg值随脑梗死演变时间变化呈明显减低(0.398 ±0.014)、逐渐回升(0.426 ±0.071)、假正常化升高的趋势(0.448 ±0.042);在超急性期FA(0.418 ±0.033)、RA(0.401 ±0.028)、1-VR(0.392 ±0.047),明显升高,以后呈不可复性减低的趋势(0.352 ±0.056)、(0.348 ±0.039)、(0.359 ±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值在超急性期(0.354 ±0.051)×10-3mm2/s与急性期(0.368 ±0.046)×10-3mm2/s明显减低,在亚急性期(0.388 ±0.022)×10-3mm2/s逐渐恢复到与健侧几乎同一水平.DCavg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0.403±0.056、0.419±0.022)与边缘区(0.431±0.031、0.458±0.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ADC值超急性期病灶中心区[(0.316±0.054)×10-3 mm2/s与边缘区(0.371±0.040)×10-3mm2/s;急性期病灶中心区(0.327±0.036)×10-3mm2/s与边缘区(0.373±0.030)×10-3mm2/s]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0),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区的FA(0.451±0.026、0.502 ±0.029)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梗死灶的FA、DCavg、RA、1-VR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早期推断出缺血半暗带,为治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