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病人精神抑郁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燕  吕洪波  曹丹 《人民军医》2006,49(6):325-326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精神抑郁状况,探讨精神抑郁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冠心病105例和同年龄段健康对照组102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组精神抑郁率33.3%,对照组1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组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老年冠心病病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抑郁率与性别、病程、慢性并发症等密切相关。结论:精神抑郁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中发生率高,对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探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首次进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8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SDS分值和SAS分值方面均优于参照组.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邱国松  姚树通 《武警医学》2000,11(11):667-668
搜集3a来收住的35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合并抑郁者为50例,均以发作性全身颤抖、不停走动或搓手为主诉,后经过进一步询问病史和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避免了误诊、漏诊,得到及时诊治。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老年期患者357例,有抑郁症状的50例,占14%,其中男19例,女31例,男∶女=1∶16;年龄60~81岁,平均666岁。全身颤抖发作明显,拟高热寒颤,但体温正常,每次发作持续3~5min,每天发作2~5次;不停地走动或搓手为原地走动或搓手,每次发作5~10min,3~6次/d;50例患者发作的程度有大有小,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所有入院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现状及为新剂型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4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患者阿司匹林服用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三组,统计上述三组患者冠心病住院次数以及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结果 ①观察组住院频次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心肌梗死几率、心脏猝死几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绝对禁忌症情况下,老年冠心病病人应坚持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席晓萍  李莉  闫玮 《武警医学》2013,(12):1063-106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01至2012-08期间我院收治的伴焦虑抑郁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以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下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阐明焦虑抑郁症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心电图对伴焦虑抑郁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监测,可明显发现心血管病患者其焦虑抑郁症患者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两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年龄增大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会使老年患者发生脑卒中死亡及冠心病死亡增加两倍,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大[2]。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及冠心病以后,会因为自己病情严重、需要长期服药、住院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加重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些焦虑抑郁情绪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负面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黛力新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20例采用此方法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17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采用综合医院抑郁量表(HADS-D)进行测评,统计抑郁症的发病率。同时,结合Gensini评分标准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分级,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ADS-D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717例患者中,235例患抑郁症,发病率为32.78%。冠状动脉正常者及冠心病患者抑郁症发病率分别为40.83%(49/120)和31.16%(186/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正常者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抑郁评分分别为(6.38±3.80)分和(6.82±3.93)分,较其他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高。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正常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更易出现抑郁障碍,抑郁障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探讨老年冠心病人的自主神经损害状况。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2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行健康体检无冠心病史或体检结果排除了冠心病的109例非冠心病老年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长程(24h)时域指标和长程频域指标,包括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老年冠心病组的长程时域指标和长程频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健康体检组比较,SDNN、总频谱、超低频和低频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自主神经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对59例原发性高血压、54例冠心病和3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与34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除高血压组的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参数差异极有显著性(P<0.01);但不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当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时这种受损更加明显。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本文对老年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临床干预进行了介绍,旨在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使老年冠心病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后同血脂水平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心脏正常的同期患者59例纳入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给予治疗的同时,通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对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后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预后患者的生存率成反比,即TG、HDL-C水平升高患者死亡率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预后生存率与血脂水平高低具有相关性,所以,血脂水平监测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方法:回顾病例总结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结果:180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取充分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监护处理,术后做好穿刺处护理、重视并发症观察护理、抗凝护理、加强饮食一般护理及出院指导;实行全方位,全程介入护理对保障病人安全,预防并发症,保证患者手术顺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类型瓣膜性心脏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超声心动图提示瓣膜性心脏病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分析所有患者各年龄分层冠心病发病情况.观察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较青壮年高。而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有一部分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或房室传导阻滞(A-VB),在治疗上需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本文就老年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常遇到的问题与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01至2019-04医院老年科、心内科住院及体检中心老年患者共计606例,进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检查,按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186例)和对照组(420例),分析冠心病是否对 MMSE评分、认知功能程度存在影响,探讨冠心病和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MMSE 评分(26.18±3.21)分,CDR 评分(0.40±0.59)分,ADL评分(22.29±4.14)分 ,对照组MMSE 评分(27.18±3.36)分,CDR 评分(0.17±0.37)分,ADL评分(21.31±3.92)分,冠心病组MMSE、CDR、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认知功能程度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和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关注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注意筛查认知功能状况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病。据Framingham地区32年的随访研究表明冠心病仅次于高血压,是心衰的第二最常见原因[1]。本文通过分析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特点,在治疗方面除常规治疗外主要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70例.对照组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诊断,观察组行双源CT冠脉成像方法诊断.对比2组患者检查结果,冠状动脉分支诊断效果和冠状动脉节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心内科2017年3—12月收治的169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伴及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睡眠质量差发生率分别为64.8%(83/128)、22.0%(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焦虑抑郁、呼吸系统并发症与高血压3级为影响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差发生率较高。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焦虑抑郁、呼吸系统并发症与高血压3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精神病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期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之一,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问题,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也使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随之下降。为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