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吗啡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且择期行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1(K组)、实验组2(KN组),每组15例。C组患者术后硬膜外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K组应用含0.1 mg/kg氯胺酮的0.9%氯化钠注射液4mL;KN组应用含0.1mg/kg氯胺酮和5μg/kg纳洛酮混合液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硬膜外给药后,3组均开始应用吗啡静脉镇痛泵,并记录和比较3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吗啡消耗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恶心/呕吐次数、呼吸抑制、深度镇静及晕眩情况。结果:K组和KN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KN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K组和KN组患者术后3 h吗啡消耗量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KN组术后6 h、12 h、24 h吗啡消耗量低于C组(P0.05)。K组术后12 h的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少于C组(P0.05);KN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恶心/呕吐次数均少于C组(P0.05)。各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和深度镇静,晕眩病例散发。结论:术后硬膜外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可增强吗啡的静脉镇痛效果,减少吗啡消耗量及患者的恶心呕吐次数。  相似文献   

2.
人参茎叶甙对吗啡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人参茎叶皂甙对吗啡耐受性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人参茎叶皂甙50mg/kg灌胃给药能够明显对抗吗啡引起的小鼠自主活动增强现象,并抑制吗啡镇痛(小鼠对夹尾压痛)的耐受作用。长期应用吗啡对小鼠体重增长抑制的作用逐渐减弱。人参茎叶皂甙能够加强吗啡抑制体重增长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人参茎叶皂甙对吗啡耐受性的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麻醉时应用氯胺酮能增强吗啡的术后镇痛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时应用氯胺酮是否能增强吗啡的术后镇痛效应。方法:30例胆囊切除术的病人硬膜外麻醉时随机分成切皮前用氯胺酮0.4mg.kg^-1(n=15Ⅰ组)和生理盐水组(n=15,Ⅱ),术毕均经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mg术后镇痛,进行双盲对照观察吗啡的术后镇痛效应。结果:Ⅰ组术后镇完全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VAS、VRS值明显降低(P〈0.01),副作用未见增减。结论:硬膜外麻醉时应用氯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吗啡、氯胺酮联合与吗啡单独使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ASAⅠ~Ⅱ的腹部手术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术后使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并分别加氯胺酮静脉输注 (氯胺酮组 )和生理盐水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组 )。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吗啡消耗量和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在吗啡急性耐受大鼠的外周镇痛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产证明氯胺酮引起的外周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的激活有关。本实验旨在建立吗啡外周镇痛耐受的大鼠模型,进一步观察氯胺酮的外周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的关系。外周感受野局部皮下注射5μl吗啡(10μg/μl)明显的抑制伤害性肌电反应。随吗啡注射次数的增加,伤害性反应的抑制逐渐减弱,一般于第五次注射,吗啡不再产生抑制,出现外周镇痛的急性耐受。但是,在耐受动物的同一部位注射0μl氯胺酮(50μg/μl),仍产生很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氯胺酮吗啡伍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胺酮与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已经得到肯定[1,2],本文对氯胺酮与吗啡伍用提高镇痛效果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ASAI~II级手术病例 ,男20例 ,女43例 ,年龄20~60岁 ,体重50~80kg。手术种类为 :上腹部手术(胃、胆囊切除术等)10例 ,中下腹部手术(子宫切除术、剖宫产等)42例 ,下肢手术(股骨、胫腓骨切复内固定术等)11例。随机分成两组 ,A组(n=33) :用0.15 %布比卡因 +0.025mg/ml吗啡 +1mg/ml氯胺酮。B组(n=30):为对照组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用于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78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均为虽经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未能很好地控制疼痛,同时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按是否可以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成三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n=28例)、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n=24例)和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skinanalgesia,PCSA)组(n=26例)。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镇痛液为200 ml,内含吗啡20 mg+氯胺酮100 mg。静脉和皮下自控镇痛组200 ml内含吗啡80 mg+氯胺酮400 mg。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4小时、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三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三组间视觉模拟评分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吗啡和氯胺酮用量PCIA组和PCSA组明显多于PCEA组。PCEA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PCIA组和PCSA组。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PCIA组和PCSA组明显高于PCEA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三组无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都可以有效治疗中/重度晚期顽固性癌痛。经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自控镇痛具有镇痛作用强、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皮下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皮下自控镇痛(PCSA)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18例中、重度晚期癌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CSA吗啡(I组)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SA(11组)方法用于以上患者的镇痛。两组均采用皮下自控镇痛方法,镇痛液两组均为100ml,Ⅰ组内含吗啡40mg 2%利多卡因20ml 氟哌利多2.5mg 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Ⅱ组内含吗啡20mg 2%利多卡因20ml 氟哌利多2.5mg 氯胺酮200mg 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30分、1小时、3小时、5小时、24小时、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基本缓解。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但PCA按压次数和吗啡用量Ⅰ组明显多于Ⅱ组;Ⅱ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麻醉前与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和氯胺酮用于直肠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56例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28例,吗啡2mg 氯胺酮30mg 0.75%布比卡因4ml 生理盐水稀释成6ml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Ⅱ组28例,与I组相同的药物和剂量术后硬膜外腔注入。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完全无痛(VAS为0-1):I组22例,占78.6%;Ⅱ组16例,占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各时期VAS,I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及术后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和氯胺酮,对术后痛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给药,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人参茎叶皂甙对吗啡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人参茎叶皂甙对吗啡耐受性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人参茎叶皂甙50mg/kg灌胃给药能够明显对抗吗啡引起的小鼠自主活动增强现象,并抑制吗啡镇痛(小鼠对夹尾压痛)的耐受作用。长期应用吗啡对小鼠体重增长抑制的作用逐渐减弱。人参茎叶皂甙能够加强吗啡抑制体重增长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人参茎叶皂甙对吗啡耐受性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福尔马林炎性刺激观察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ester,L-NAME)对大鼠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以及脊髓和中脑细胞外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6只):1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2组,皮下注射L-NAME20mg/kg;3组,皮下注射吗啡10mg/kg;4组,皮下注射L-NAME20mg/kg和吗啡10mg/kg。各组的皮下注射处理均为每天2次,连续7天。在第8天上午最后1次皮下注射后30min,于大鼠左后掌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0.1ml,记录其每5min内舔咬注射足时间,观察时间为50min。记录完毕后断头取脊髓和中脑测定细胞外谷氨酸含量。结果:与1组相比,2组的Ⅱ相舔咬注射足时间显著缩短,3组的Ⅰ相和Ⅱ相舔咬注射足时间均显著延长,4组的Ⅰ相和Ⅱ相舔咬注射足时间均显著缩短。与1组相比,脊髓和中脑的细胞外谷氨酸含量在2组和4组显著降低,在3组显著增高(P<0.01),但是4组脊髓和中脑的细胞外谷氨酸含量较3组显著降低(P<0.05)。大鼠Ⅱ相舔咬注射足时间与脊髓和中脑细胞外谷氨酸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长期联合应用L-NAME和吗啡可抑制大鼠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OS而减少脊髓和中脑谷氨酸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口服注射用氯胺酮镇痛效果和慢性毒性反应,本文采秀小白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进行氯胺酮口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氯胺酮对醋酸所致小白鼠腹腔疼痛有显著的减轻作用,在10~40mg/kg范围内呈剂-效关系。对热刺激足底所致小白鼠疼痛地能提高其痛阈值,在40~100mg/kg范围内呈剂-效关系,大鼠连续口服氯胺酮(剂量为20,40,80mg/kg)90天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健康存活,体重增加,血常规,  相似文献   

13.
维拉帕米和/或吗啡用于臂丛阻滞辅助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和/或吗啡用于臂丛阻滞辅助镇痛效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上肢择期手术成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对照组)应用1%利多卡因溶液;Ⅱ组(吗啡组)应用含有吗啡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Ⅲ组(维拉帕米组)应用含有维拉帕米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Ⅳ组(吗啡和维拉帕米组)应用含有维拉帕米5mg和吗啡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每位患者均接受1%利多卡因40ml(内含5μg/ml肾上腺素)腋路臂丛阻滞.结果:四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后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臂丛阻滞液中应用吗啡的患者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应用维拉帕米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延长(P<0.05).结论:臂丛阻滞液中应用吗啡能增加术后镇痛维持时间,而应用维拉帕米能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但对术后镇痛无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患者不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Ⅱ组患者以芬太尼行PCIA;Ⅲ组患者以芬太尼+氯胺酮行PCIA。监测患者术后48h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以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印象评分(PJ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和IL-6浓度。随访镇痛相关并发症。结果:Ⅱ、Ⅲ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VAS、AVAT、PJA明显优于Ⅰ组(P<0.05);Ⅲ组患者VAS、AVAT、PJA优于Ⅱ组(P<0.05)。患者术后血清CRP和IL-6浓度Ⅱ、Ⅲ组低于Ⅰ组(P<0.05);Ⅲ组患者低于Ⅱ组(P<0.05)。结论:术后镇痛中小剂量辅助使用氯胺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手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吗啡术后镇痛并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为20% ̄50%。为提高镇痛质量,本组将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的13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或方法,进行预防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所有患者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均辅用盐酸异丙嗪0.5mg/kg,甲氧氯普胺10mg和地塞米松10mg静滴。于术毕前30min经硬膜外导管精确注入吗啡2 ̄3mg。130例分三组。Ⅰ组30例,为对照组,不再用药;Ⅱ组30例,静滴氟哌啶5mg;Ⅲ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氯胺酮对大鼠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cortex,mPFC)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对照1组、2组(C1组、C2组),氯胺酮1组、2组(K1组、K2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氯胺酮100 mg/kg。C1组和K1组用于检测大鼠用药120 min内的行为学变化和第120 min时的热痛阈值;C2组和K2组用于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用药第120 min时,LC和mPFC脑区F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K1组较C1组热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运动亢进、刻板行为也有显著差异(P<0.01)。K2组较C2组LC和mPFC处Fo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和P<0.01)。结论:氯胺酮可引起热痛镇痛效应和行为异常,伴有LC和mPFC的Fos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