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北省近年来经异性性传播艾滋病人群分布特征和行为特征.方法 调查分析湖北省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HIV病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暴露史、异性性行为方式.结果 调查符合纳入标准并知情同意的HIV/AIDS共412例,其中经固定性伴传播占23.55%,经临时性伴传播占28.88%,经商业性伴传播占47.57%.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为62.89%、36.14%、2.5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主要原因是认为没有必要(81.45%),临时性伴不使用安全套原因主要是身边没有安全套(36.13%),商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原因主要是本人不愿使用安全套(65.82%),比较3者不使用安全套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商业性伴传播是湖北省HIV异性性传播的主要方式;根据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社会人口学特点,加强安全套使用干预是今后湖北省HIV异性性传播的人群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谭唯  刘少础  赵锦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09-14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方式的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深圳市2016—2018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深圳市新报告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共2 935例,平均年龄(38.1±12.7)岁,男性病例占79.5%,未婚占46.7%,流动人口占83.7%。异性性传播方式中非商业非婚性传播占61.8%,商业性传播占30.7%。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的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深圳市异性性传播方式以非商业非婚性传播为主。今后应重点关注非商业非婚性传播,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范围,并对不同特征的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经异性性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部分地区2019年7月1日至10月1日新报告的异性性传播HIV/AIDS展开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异性性行为情况等相关数据。结果 共完成312例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问卷调查,主要以男性(207,66.3%)、≥50岁(210,67.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2,80.8%)、已婚或同居者(200,64.1%)为主。经商业性行为感染占48.7%(152/312),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40.4%(126/312),经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占10.9%(34/31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HIV/AIDS,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男性(OR=822.34,95% CI:103.99~6 503.1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3.02,95% CI:1.05~8.6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风险更大;而家务/待业者(OR=0.23,95% CI:0.07~0.7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小;男性(OR=29.20,95% CI:9.40~90.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4.28,95% CI:1.24~14.81)的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大。除了在线下场所结识非婚异性性伴,有一定比例(6.2%)HIV/AIDS通过线上交友发展性伴关系,且性伴交往场所以低档为主。结论 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以线下低档场所结识性伴,并经商业性行为感染为主,应深入了解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西省老年人群异性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江西省2015—2016年新报告的异性性途径感染、年龄5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经异性性途径感染的1804名艾滋病患者,其中经固定性伴感染占14.52%,经非商业临时性伴感染占28.16%,经商业性伴感染占57.32%.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性病患病情况的患者,异性性传播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离婚或丧偶、患有性病是影响老年艾滋病异性性传播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江西省老年艾滋病异性传播以经商业性行为感染方式为主,尤其是男性、离婚或丧偶、患有性病患者该方式感染的风险更大.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8-2014年我国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主要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经异性性途径传播对未来艾滋病流行形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2014年新发现并报告自述为经异性性传播的≥15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人口学、暴露史信息,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异性性行为表现方式。结果 2008-2014年共发现经异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320 889例,每年新发现经异性性传播病例从2008年的23 402例增至2014年的68 671例,各年龄组HIV/AIDS病例数均逐年增加。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例所占构成比,从2008年的8.7%上升到2014年的66.4%,其中男性构成比从2008年的55.3%升至2014年的68.2%。异性性行为表现方式的分析显示,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病例所占构成比从2008年的78.2%升至2014年的88.2%,其中15~49岁年龄组中非婚异性性传播所占比例(85.2%)略高于≥50岁年龄组(84.2%)。男性HIV/AIDS感染方式为非婚异性性接触的病例所占比例为93.8%,女性中为69.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000.000,P<0.001)。结论 HIV经异性性传播作为我国HIV/AIDS流行的最主要因素,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传播方式以非婚异性性传播为主,且在地域分布、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提示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策略,以控制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内蒙古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分析影响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对象选取在最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及同伴认定为同性恋的男性,且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检测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学、血清学等因素对HIV感染状况的影响。结果本次共调查802名男男性接触者,其中现住址在内蒙古的占86.66%,其他省市的占13.34%;18~39岁占74.44%;高中及以上的占72.19%;商业性服务的占5.87%,双性恋的占31.30%。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8.53%以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梅毒感染情况为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情况为保护因素。结论文化程度、安全套的使用频率及梅毒感染情况是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需要通过多途径、多部门合作进行干预,遏制HIV在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男男性接触者(MSM)异性性行为特征及HIV/梅毒感染水平。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异性性行为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检测。结果接受调查的男男性接触者中56.2%(566/1008)曾有过异性性行为,年龄小、学历高、未婚者居多。曾有过异性性行为的被调查者中61.8%(350/566)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对象是女性;56.7%(321/566)有女性固定性伴,55.3%(313/566)有女性临时性伴;与女性固定/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9.3%(94/321)和24.3%(76/313);5.5%(31/566)曾专职为女性提供过商业性性服务。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IV感染率为6.0%(35/566),梅毒感染率为15.0%(85/566)。结论男男性接触者中异性性行为常见,安全套使用情况亟需提高,以减少性传播疾病向女性人群中扩散。  相似文献   

8.
男男性接触者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异性性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MSM活动的浴池场所,采用自愿咨询检测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MSM进行调查。结果 342名MSM中,52.05%已婚。22.22%自评为完全同性恋,77.78%为双性恋。性取向自我评估为"完全同性恋者"的已婚率(31.57%)低于双性恋者(57.89%)(P0.05)。197名MSM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123人在近六个月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中,仅49人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已婚者及双性恋者更容易发生异性性行为(P0.05)。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1.40%和16.67%,两者感染率与是否发生异性性行为均无关联(P均0.05)。近六个月感染者安全套使用率为43.34%,而未感染者为36.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M人群中发生异性性行为的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需加大干预力度,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珠海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和HIV感染现状,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1年在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了91人,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7.8%(90/91),最近6个月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和同性肛交行为发生率为90.1%(82/91),和2名或以上同性发生过肛交行为占70.3%(64/91),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12.1%(11/91);最近6个月内和同性发生肛交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MSM占42.7%(35/82);HIV抗体阳性率4.4%(4/91),5.5%(5/91)的MSM在过去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结论珠海市MSM尽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高,但艾滋病危险行为仍较为普遍,且HIV和性病感染率较高,疫情快速蔓延风险大。在开展防控工作时,应重点引导该人群学会自我保护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同时规范性病诊疗工作,鼓励MSM人群主动接受HIv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四川省报告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为艾滋病经异性接触传播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下载历史卡片,筛选出2015-2017年当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HIV/AIDS病例,利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7年共报告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HIV/AIDS病例50570例,其中商业性性行为传播22973例(45.4%)、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20902例(41.3%)、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5047例(10.0%)、其他未分类传播1648例(3.3%);男性以商业性传播(62.2%)为主,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61.7%)为主;汉族以商业性传播(50.7%)为主,彝族(63.4%)、藏族(49.9%)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随年龄增加,商业性传播(Z=47.9,P<0.001)和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Z=5.8,P<0.001)比例增加,非婚非商业性传播(Z=-47.4,P<0.001)比例降低;随文化程度增加,商业性传播(Z=8.7,P<0.001)和非婚非商业性传播(Z=5.2,P<0.001)比例增加,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Z=-20.8,P<0.001)比例降低;四川省不同地区异性性接触传播表现形式不同,川东南的内江(61.3%)、泸州(60.5%)、自贡(57.7%)等以商业性传播为主,凉山(60.8%)、阿坝(59.8%)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病例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46.0%)为主。结论四川省异性性接触传播HIV/AIDS病例以商业性性性行为传播为主,不同地区、人群的表现形式不同,应因地施策,把握地区传播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同时应关注非婚非商业性传播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性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and AIDS,PLWHA)的性行为现状及特征,为进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省资中县、昭觉县及西昌市对已确诊的PLWHA及其性伴、以及当地健康对照人群进行问卷访谈调查。结果资中县PLWHA中有15.0%的人有临时性伴。该比例在西昌和昭觉分别为57.9%和18.9%。在与固定性伴的性活动中,资中的36.8%PLWHA回答“经常使用”安全套;与临时性伴的性活动中。66.7%回答“从不使用”安全套。西昌地区的相应比例分别为65.4%和72.7%;昭觉为97.1%与100.0%。结论PLWHA的性活动较非PLWHA人群复杂,但该人群的性行为现状具有明显的共性,是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的突破口。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尤为重要;应将防制HIV性传播工作的重心逐渐由城市移向乡镇。  相似文献   

13.
2005-2008年兴文县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_2008兴文县年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监测兴文县境内2005-01一01/2008.12-31HIV/AIDS高危感染人群,对兴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初筛后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的HIV/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m1一01/2008-12-31初筛高危人数11341人,经确认的HIV/AIDS为37例,占初筛人数的0.33%(37/11341),占该县总人口数8.40/10万(37/44万),TB/HIV人数为5例,占初筛的0.04%,占HIV/AIDS的13.51%;HIV/AIDS中农村人口占67.57%(25/37),城市人口占32.43%(12/37);发病前3位的职业分别为农民/民工48.65%(18/37)、FSW(女性商业性工作者)18.92%(7/37)、无业13.51%(5/37)。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分别为64.86%(24/37)和35.14%(13/37),发病高峰期年龄段为20~50岁,占86.49%(32/37);37例患者通过性传播途径,注射吸毒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其他传播途径感染HIV/AIDS分别为25例、9例、1例和2例,患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1.08%。结论兴文县HIV/AIDS患者以性传播感染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农民工和FSW,发病高峰期年龄为青壮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多属性性伴关系、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等HIV/AIDS危险行为的人格特征,探讨人格因素与HIV/AIDS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市教育所收容的165名参与商业性行为的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和卡氏16种人格因素量表测试。结果调查对象的16种人格因素与常模比较无差别。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已婚男性的敢为性人格因素得分高于常模。同时具有非商业性临时性伴的男性的敢为性得分高于常模。世故性、忧虑性人格因素与男性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频率有关,有时使用组的世故性得分高于从未使用组,每次使用组的忧虑性得分与其他2组均有差别,且得分最低。结论加强对男性人群关于HIV/AIDS预防的健康教育,以提高那些在人格方面有危险行为倾向的男性的行为理智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13年期间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宜州市2000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2000—2013年累计报告AIDS/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共607例,报告病例数、死亡数逐年增加,2013首现负增长;庆远、德胜和洛东3个乡镇报告病例数占全市的54.86%;病例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68.20%,男女性别比为2.04∶1;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占70.35%;异性传播占80.23%。结论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在逐年上升后首现负增长,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加强领导、部门协作,加强筛查、健康教育、低档暗娼干预以及安全套推广工作等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州市艾滋病流行和防治现状,探讨对策。方法 对1986~2000年广州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86年广州市报告首例国外输入的HIV感染者,1991年报告首例AIDS病人,至2000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6例,在广州死亡29例,其中AIDS病人68例,在广州死亡25例。流行经历了传入期(1986~1989年)、扩散期(1990~1994年)和快速增长期(1995~2000年),分别发现HIV感染者4例、24例和378例。流行特征是HIV感染者主要以男性(86.95%)、20~49岁中青年(91.87%)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静脉吸毒为主,占57.64%,性传播途径占23.15%,尚未发现母婴传播。结论 广州市HIV广泛流行,形势严峻。今后防治对策应加强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加紧实施以宣传教育为主的艾滋病综合性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1999-2010年江油市艾滋病疫情变化趋势.方法 对131例HIV/AIDS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江油市1999-2010年累计报告HIV/AID 131例,其中死亡20例.性别以男性为主94例(71.76%),女性37例(28.24%).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95例,占报告总数的72.52%,其次为注射吸毒感染34例占25.95%.结论 新发现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传播途径由2007年以前注射吸毒途径为主转变为性传播途径为主,尤其是男男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青壮年仍足主要感染人群,感染者的年龄较大者呈上升趋势.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鹤壁市农村HIV/AIDS感染者的人群进行特征分析,以探讨鹤壁市农村艾滋病防治策略。方法针对2003-2012年鹤壁市艾滋病人/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46例艾滋病人/艾滋病感染者,农民127例(51.63%);127例农民感染者男性85例(85.00%),60岁以上的感染者40例(31.50%),异性性传播72例(56.69%),2011-2013年3年间农民感染急剧增加。结论针对艾滋病在农村的流行特点开展预防工作,对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性伴的性行为现状及特征,为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澜沧县对已确诊的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2.87%的感染者有临时性伴,HIV/AIDS与固定性伴、非商业非固定性伴和商业异性性伴性生活频率比感染前明显下降,性生活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40.00%、25.00%和62.50%;78例HIV/AIDS的性伴中检出13例HIV阳性,部分性伴存在多性伴现象。结论澜沧县部分HIV/AIDS及其性伴存在多性伴现象、性生活活跃,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宣传和干预,减少HIV经性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云南省暗娼HIV感染者的随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选择已经开展暗娼HIV感染者随访工作的个旧市,研究人员使用制定好的定性访谈提纲对不同类型的访谈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对象为当地防艾办的领导、当地疾控中心负责随访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疾控中心能够随访到的暗娼HIV感染者。[结果]本次定性研究共访谈11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能够被疾控中心随访到的暗娼HIV感染者对艾滋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结论]通过提高对暗娼HIV感染者的随访,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有效管理,对控制艾滋病在一般人群中的传播扩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