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通过整理相关古籍文献,对明清时期中医治疗癃闭的几种常用脐疗方法进行整理,并对其常用药物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癃闭的病机最常见的两种证型为寒凝和热积,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癃闭脐疗法,主要包括贴脐法、熨脐法、敷脐法、熏脐法和隔药灸脐法等5大类方法。常用药物主要有葱、盐、田螺、大蒜、麝香、栀子、滑石、冬葵子、木通、蜗牛、莴苣等十几种。古代文献的研究结果可为脐疗法治疗癃闭的现代应用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提高脐疗法治疗癃闭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疾病是目前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更是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它虽不像癌症那样能危及生命,但由于其表现症状多而复杂,更因为它的难治在医学界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从前列腺炎典型症状之一尿道滴出白色分泌物来看,类似中医所讲的“白浊”或“精浊”;从前列腺炎所表现的各种症状看,又和中医古籍中所描述的“癃闭”、“淋”、“浊”、“肾虚腰痛”、“阳痿”、“遗精”、“白淫”等病症有关,所以中医在临床治疗前列腺炎时多以“癃闭”、“白浊”或“精浊”为病名。  相似文献   

3.
提出正确处理古籍保护和古籍价值利用之间的关系,从中医古籍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及实用价值4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从中医古籍价值属性角度建立中医古籍定级指标体系,并从中医古籍的保护等级、保护内容、保护模式、保护措施等方面构建中医古籍保护框架,以期使中医古籍的多维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医"癃闭"病名历史沿革的分析来阐明癃闭的内涵与外延,并探讨引起"癃闭"的病因及与前列腺增生症的关系,为中医药更好地论治癃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数据化是形成数据类型的必备条件,把中医古籍校注文件转换成为各种数据类型是实现传统古籍校注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接轨、扩大古籍使用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中医古籍校注文件存在的数据类型、校注文件中各数据类型的组织方式、中医古籍校注文件数据化的启示等方面,探讨一个可行的中医古籍校注文件数据化方法,为运用大数据分析中医古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癃闭是中医的常见病之一,《内经》对其已有了相关的记载和认识。癃闭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尿潴留和各种少尿、无尿症,临床上很常见。文章从古代医籍相关论述中探讨癃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医古籍的文本内容、读者群及其阅读能力等因素,古籍文献的阅读推广在高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一直处于“盆地”状态。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读书节的馆藏中医古籍展览活动为例,阐述了媒体引导对中医古籍阅读推广的作用,如启发读者对中医古籍的兴趣、发挥中医古籍中的名人效应、彰显中中医古籍的海外影响力。媒体引导下中医古籍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效果为图书馆今后转换思路,做好特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服务是专业图书情报机构的发展方向之一,探讨了如何实现古籍文献信息的知识服务,从中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支持服务及语义关联三方面对中医古籍文献的知识服务进行探索,引入本体理论,探索构建基于本体的中医古籍知识库,进而实现中医古籍文献由资源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在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古籍蕴含着古代医家丰富的诊疗经验,对当代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所见之痉病、流行性乙型肝炎所见之黄疸,在中医古籍中虽没有将其命名为传染病,但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确切的临床疗效。该文拟从中医辨证"以症为据"的思路出发,从临床症状入手,以疾病对人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基础,进行中医古籍诊治传染性痉病经验的挖掘,介绍了目前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提出开展中医古籍医案中药相对剂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陕西中医古籍的历史发展状况做了梳理,并从中医目录书、研究著作、学术论文、课题项目等方面对陕西中医古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尚未有从考证学角度对陕西医籍及客陕医家所撰医籍进行全面系统调查考证的研究成果,提出需要进一步从历史学、文献学、社会学等方面对陕西中医古籍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籍书名是古代医学家为其医学著作起的名字,书名既可是对该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又可是作者美好愿望的体现。因此,中医古籍书名的表达方式形式多样,林林总总。中医古籍书名表达方式的变化经历了从直观趋向多样,从继承走向发展的过程,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医古籍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中医临症实践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令人慨叹的是,在中医古籍不断地被整理印行和引用授受的同时,历来研究和整理古籍的根本方法即传统的考据之学却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致使对中医古籍误改、误勘、误注、误读的现象比比皆是。重新拾起中医古籍考据的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阅览系统为例,简述中医古籍资源数据库及阅览系统的功能设计思路和实现的内容。中医古籍阅览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功能包括:中医古籍的基本信息、电子中医古籍的分类、检索功能、系统管理功能等。利用数字化手段整理开发我国丰富的中医典籍资源,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古籍主要收录在历代综合性书目及中医专科书目中,介绍了中医古籍在七分法、四分法、十二分法中的归类,以及中医专科书目《医藏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医籍分类,分析了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从分类角度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查找医籍文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20,(2):429-432
中医皮肤病的发展存在病名分类逐渐趋于细化、不同时代病名变化较大、历代皮肤病皆以"疮疡""恶疮"一类的感染性皮肤病为主3个特点。梳理中医皮肤病经典古籍,建立古籍文本专题数据库,并基于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对中医皮肤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有以下益处:一方面筛选中医皮肤病相关经典古籍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助于临床医师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古籍;另一方面通过皮肤病相关的关键词抓取,梳理皮肤病相关病名、别名、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方剂等信息,进而建立中医皮肤病知识元,帮助临床医师更快捷地从古籍中汲取所需要的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助益。但目前中医皮肤病古籍数据库的构建同样面临如下困难:其一,目前的中医古籍分词技术并不成熟,关键词的抓取较为困难;其二,中医皮肤病的古籍范围覆盖较广,关于皮肤病的论述大部分收录于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的医籍中而非以专著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付璐  朱彦  王哲  王俊慧 《中医学报》2020,35(2):429-432
中医皮肤病的发展存在病名分类逐渐趋于细化、不同时代病名变化较大、历代皮肤病皆以"疮疡""恶疮"一类的感染性皮肤病为主3个特点。梳理中医皮肤病经典古籍,建立古籍文本专题数据库,并基于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对中医皮肤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有以下益处:一方面筛选中医皮肤病相关经典古籍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助于临床医师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古籍;另一方面通过皮肤病相关的关键词抓取,梳理皮肤病相关病名、别名、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方剂等信息,进而建立中医皮肤病知识元,帮助临床医师更快捷地从古籍中汲取所需要的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助益。但目前中医皮肤病古籍数据库的构建同样面临如下困难:其一,目前的中医古籍分词技术并不成熟,关键词的抓取较为困难;其二,中医皮肤病的古籍范围覆盖较广,关于皮肤病的论述大部分收录于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的医籍中而非以专著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以中医院校相关师生对古籍资源的需求现状为切入点,指出图书馆需要正确处理古籍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从学科化知识服务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盘活古籍资源的现实意义和具体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中医药古籍知识挖掘与利用、其他工作等3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包括藏书环境改善、古籍修复、古籍调研、古籍缩微与数字化、古籍整理出版等,中医药古籍知识挖掘与利用包括中医古籍资源数据库建设、专题数据库建设、知识挖掘等,其他工作包括《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世界记忆名录》申报以及人才培养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医行业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中医古籍资源收藏与保护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地区中医古籍资源的收藏与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北京地区,56.25%的机构(个人)有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和62.50%的机构(个人)采取缩微保存、影印出版、数字化保存、数据库或知识库检索等形式对中医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有10个机构(个人)收藏的120部中医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结论:在原生性保护及再生性保护方面还存在不足,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对中医古籍的保护能力,充分发掘中医古籍多重内在价值,传承精华,促进中医古籍的合理发掘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该文基于中医古籍数据库对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白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配伍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同时,该文通过实际应用中医古籍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发现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医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